春秋史話-中國歷史大講堂

內容介紹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中斷髮展脈絡者,我們的歷史是最應珍視的一筆遺產。中國歷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獻,文書檔案浩如煙海,一部中國史,該從何處說起?
為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我們約請組織在史學界享有崇高聲望的老一輩歷史學家,精心編撰了這套《中國歷史大講堂》從書。本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他們以大手筆撰寫小文章,在各分冊中,對該斷代的重大事件.經濟發展.民族關係,中外交流.社會生活、哲學思想、文學藝術、科技發展等都作了詳細的介紹,既有專業的厚度,義不乏詼諧和幽默,文筆平實流暢,通俗易懂。希望這套書能對海內外炎黃子孫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有所幫助。

作者介紹

王貴民,研究員。男,1930年生,江西湖口人。196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參加郭沫若主編大型科研資料《甲骨文合集》的編纂,曾任核心組成員。從事先秦史研究,主要專著有《商周制度考信》、《中國禮俗史》、《春秋》(合著,任通審)、《商西周文化志》(合著)和《春秋會要》(合著)。專題論文有《就甲骨文所見試說商代的王室田莊》、《從殷虛甲骨文論古代的學校教育》、《商朝的官制及其歷史特點》、《試論貢賦稅的早期歷程》、《兩周貴族子弟群體的研究》、《商周廟制新考》以及《試論商代社會和政權的結構》等80餘篇。
應永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主要著作有《甲骨文合集》(合著)。論文主要有《試論周代三公制度的建立,發展及其衰亡》等。
楊升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1964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年8月進入中國科學院(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曾先後擔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秘書長、副會長等。個人專著主要有《商代經濟史》、《春秋戰國政治制度史》。合著有《甲骨文合集》、《中國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甲骨文精粹選讀》等,以及學術論文80餘篇。

作品目錄

開頭語 ——略說春秋 第一章周室東遷王綱解紐一、由鎬京到洛陽二、春秋時代的列國疆域三、東周王室的式微四、宗法、世官制的衰落 第二章列國爭雄的序幕一、周鄭編葛之戰二、鄭莊小霸三、鄭厲公功虧一簣 第三章齊桓公“尊王攘夷”一、齊魯乾時、長勺之戰二、管鮑之交和管仲改革三、漁鹽之利與臨淄城四、“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五、“邢遷如歸,衛國忘亡”六、宋襄公的“仁義之師” 第四章晉國的興起和晉文公的霸業一、武獻興晉二、驪姬之亂三、患難中的改革求存四、重耳的歸國和圖霸五、晉楚城濮之戰六、“天王狩於河陽” 第五章秦穆公稱霸西戎一、在關西的經營二、“五投大夫”與老臣蹇叔三、弦高犒師四、秦晉分手和秦霸西戎 第六章楚莊王問鼎中原一、從“篳路藍縷”中崛起二、“一鳴驚人,一飛沖天” 三、問鼎中原四、晉楚鄭之戰五、鞭長莫及 第七章晉國霸業的再起一、趙盾專政與董狐直筆二、齊魯交兵和魯國的改革三、晉齊章之戰 四、聯吳制楚的戰略五、鄢陵之戰及其後果 第八章中原爭霸的尾聲一、晉悼公整飭內政二、晉齊平陰之役三、晉國的服狄“和戎” 第九章弭兵大會——春秋政局變化的標誌一、第一次宋之盟二、列國內爭的新情勢三、弭兵大會的召開 第十章晉國的內爭與封建制因素的出現一、鑄刑鼎——成文法的公布二、舊世族的消滅和縣的廣泛設立 三、范氏、中行氏被滅和鐵地誓師四、侯馬城和侯馬盟書五、晉國霸業的沒落六、新興貴族的強大和三家分晉 第十一章子產相鄭一、內憂外患,嶄露頭角二、整頓內政三、反抗強權的外交 四、可貴的無神論思想 第十二章田氏代齊一、齊滅萊和奴隸制的迴光返照二、統治半個世紀的齊景公三、輔佐三君的晏嬰四、舊族凌替,田氏坐大 第十三章春秋後期中小國家的局面一、宋國的外交處境和強宗擅權二、接二連三的亂子三、衛國的逐君四、父子爭位的鬧劇五、兩次工匠起義 第十四章魯國的守舊與變化一、“周禮盡在魯”二、三家強大,公室衰微三、季氏逐君四、三家自己的麻煩 第十五章孔子——其人及其思想一、孔子與魯國的政治二、孔子的政治思想和倫理學說三、孔子的認識論和教育思想 第十六章春秋後期楚國的政局 一、“書土田”、“量人修賦” 二、王權集中和“多寵王弱”三、從章華之台到乾賂之辱四、納女滅子,伍邰蒙難五、旋起旋滅的一次叛亂 第十七章吳楚交兵與吳國霸業一、吳史梗概二、吳楚的爭霸戰爭三、伍子胥入吳與闔廬圖霸四、柏舉大戰,吳破楚都五、孫武與《孫子兵法》 第十八章吳越爭霸和越滅吳一、會嵇山下興起的越國二、以退為進的戰略勝利三、臥薪嘗膽,勾踐圖霸四、吳國滅亡,越國稱霸五、浮游五湖,致產巨萬 結語附錄一春秋王侯世系表附錄二春秋大事年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