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光

春日光

02. 10. On

專輯名稱:春·日光
歌手組合:蘇打綠
專輯語種:國語
唱片公司:林暐哲音樂社
發行日期:2009-5-8

專輯曲目:

01. 融雪之前
02. 牧神搭上春色的火車
03. 日光
04. 在我們之間
05. 配樂 1
06. 各站停靠
07. 一千座噴泉
08. 交響夢
09. 異次元的玫瑰
10. 配樂 2
11. 嬉戲之後
12. 早點回家

專輯簡介:

2009蘇打綠決定以“韋瓦第計畫”作全面跨國性突破出擊,以“春、夏、秋、冬”的主題呈現,預計在兩年內發行四張專輯和一次小巨蛋演唱會。
蘇打綠的“韋瓦第計畫”,定名來由是來自於18世紀初古協奏曲之父—韋瓦第,他以音樂呈現文字,寫出了“四季”小提琴協奏曲〈The Four Seasons〉,從07年“無與倫比的美麗”專輯當中“四季狂想”這首歌開始萌芽“韋瓦第計畫”的發想,緊接著在小巨蛋的演唱會也以“春、夏、秋、冬”的主題呈現,因此簡單說明“韋瓦第計畫”就是包含了四個季節 + 四個城市 + 四種情緒 + 四張專輯,蘇打綠將依序逐步實現。 
計畫中,“春”在“台東”屬於溫暖的民謠,“夏”在“倫敦”屬於熱情的搖滾,“秋”在“北京”屬於憂傷的詩歌,“冬”在“柏林”屬於莊嚴的古典。計畫首波“春·日光”於5/8發行。蘇打綠擁有大量的創作作品,原本計畫從原有未發表過的作品中挑選出來適合的主題集結成新專輯,但經過團員的熱烈討論及構想,整張專輯全部重新寫新歌,更完整的表達出“春·日光”的春天概念。
青峰為了這次的專輯,特別染了一頭粉紅色的頭髮,青峰認為粉紅色很能代表春天的感覺,有一種神話的特殊感受。是否也會因為四季不同而將發色變成不同,青峰笑著表示這個主意很好,可以考慮。
一、概念由來
One Season,One Concept —— 一個季節 一個概念
蘇打綠這次創作的靈感,是用四季來做音樂類型的區隔,於是在專輯的名稱之前標上季節,“春·日光”因而誕生。
二、詞曲創作
Brand New,Old School —— 全新創作 古早味道
蘇打綠的主要詞曲創作來自於主唱青峰,為了符合專輯的春天氣息,青峰一口氣寫了一、二十首新歌,幾年前寫好還未發表的作品,反而沒有收綠在此次的專輯,因此整張專輯聽下來有種完全徹底的新鮮感。然而這次的旋律極具復古味,這兩種感覺交錯,更是迷人。
青峰特別手寫了這次的歌名,這些歌名看上去,原來是一首新詩。
三、音樂風格
World Music,Folk Style —— 世界音樂 民謠風格
簡單的說,這次的專輯主要以世界民謠風為核心。
除了保持原本就有的清新民謠氣息,蘇打綠這次特別邀請台灣最頂尖的打擊樂手李守信(小白),演奏了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節奏樂器,讓歌曲的多了一些異國情調,也堅強了整體專輯的節奏感。
四、視覺表現
We're Dancing,We're Dreaming —— 回歸自然,手舞足蹈
為了讓音樂更貼近大自然, 蘇打綠的音樂之旅第一站從台東出發,讓海洋溫柔的抱擁挾帶春天的溫暖信息,所有的音樂錄影帶都在台東拍攝,除了和當地天真純樸的人們一起歡樂起舞,也捕捉了大自然真實和虛幻間的奇妙視覺。

歌曲介紹

《日光》
這首歌聽起來 既靜又動,既俗又脫俗,它的旋律有種古早的樂趣,節奏感強烈而新奇,讓人聽了不禁有種想微笑卻更想跳舞,想跟著哼唱,卻老跟不上的奇妙感受。
《各站停靠》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 莊子《齊物論》
把莊周夢蝶譜上旋律,然後再寫上一些句子,發展成生命中的各站停靠!邊念邊唱的表現方式,美到一個極致。
《交響夢》
這是一首詠物詩!歌詠的對象就是第一場春雷雨,那驚蟄的美麗。
在悶了一整個午後,一場雷雨就這樣順勢滂沱而來.......
春雨承載著許多人的希望,也承載著許多人的夢想。對於這一兩年社會有如冬天的我們,不也正期待著一場真正的春雨來臨嗎?
蘇打綠用音樂來歌頌春雨,只要細細品味,就會深深的感動。
《早點回家》
很溫暖的一首歌,音樂以吉他編曲為底,聽起來很懷舊又舒服。
用來描述爺爺奶奶在生命最後一段路依舊相互扶持的寫照。
輕輕淡淡的小品,同時表達不捨和豁達,徹底溫暖了我們對家人的情感。
專輯結束在這一首的最後.......牧神的笛聲又響起了,他帶著原始的人性,也帶著不遮掩的美好,回到他的世界裡,春天也悄悄落幕了……

音樂特色

金曲獎、小巨蛋、全國巡演後,蘇打綠已晉身為堪比五月天的華語樂壇一線樂隊。本次的四季概念唱片再次體現了樂隊一流的音樂創作水準和林暐哲音樂社一流的專輯企劃概念。
兩年之內四張專輯,製作人林暐哲不會如此冒險,為沖數量而丟質量。因此,在專輯發行之前已經能猜到這張有著12首音軌的“大碟”實質本是一張單曲EP。果不然,專輯中不時就來一段純演奏的過場,或是以《牧神搭上春色的火車》這樣詩歌的斷句來冠名。
除此之外,專輯中還有一部分很難界定它是否屬於一首完整的歌曲。如《各站停靠》,它有著鋼琴伴奏下的停停唱唱,以及斷斷續續地法語口白;而《融雪之前》《一千座噴泉》《異次元的玫瑰》甚至是《嬉戲之後》都像是青峰在日常創作時的一個旋律動機,他們都很短,且很簡單,正如錄音室排練間隙的嬉鬧和放鬆。換句話說,這些都不像是會拍攝成MV出現在K房的歌曲。
這樣數下來,專輯真正剩下的歌曲其實所剩無幾了。但這並不代表著專輯就因此縮水,相反,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春·日光》完整的企劃概念。整張專輯在輕與重、急與緩、疏與密、多與少、方面做得相當錯落有致、鬆弛有度。整張專輯一氣呵成,沒有半點唐突之感,主打歌突出,其它曲目也很好地起到到襯托作用。相較於濫竽充數的十首“完整”歌曲,《春·日光》的可聽度反而更高。
主打歌,《日光》絕對是年度金曲的大熱之選:讓人過耳難忘的前奏、爽朗的吉他掃弦、不插電必備的沙錘和手鼓……青峰招牌式的演唱帶領聽者進入遊樂場的童話世界。華爾茲的鋼琴編織下,巴洛克的曲風更增加了歌曲的耐聽度。而《交響夢》的抒情芭樂、《早點回家》吉他民謠同樣出色。
在四季系列中,“春”無疑開了一個好頭。為了表現春天的氣息,蘇打綠選擇了民謠,而愛爾蘭民謠式的不插電匹配對於蘇打綠來說不過是輕車熟路的事情,對各種原聲樂器的運用本來就不在話下。而在此基礎上,混音師加入了相當多北歐清新民謠式的效果,如《融雪之前》的鍵盤音色、《早點回家》的合成器,這些對於聽慣了Belle & Sebastian、Kings Of Convenience等的獨立樂迷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
總之,《春·日光》不僅展示了蘇打綠在歌曲本身的創作力,更突出地表現了一個唱片製作團隊在企劃、宣傳、執行等多方面的優秀水準,對專輯主題風格的確定、歌曲的選擇、概念的渲染和營造也是出類拔萃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