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陶瓷藝術館

易武陶瓷藝術館

中國易武陶瓷藝術館由聯合國教科文國際工藝美術家、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專家評審、湖南省陶瓷藝術大師易武主持,該館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醴陵瓷器地理標誌。2011年10月13日易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榮獲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簡介

文化部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授予易武 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榮譽稱號

一、易武釉下彩藝術瓷特徵


中國易武釉下彩瓷是釉彩裝飾的一種,又稱“窯彩”。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種主要裝飾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乾的生坯(即半成品泥坯)上設計繪製各種紋飾,然後罩以白色透明釉,入窯高溫(1380℃)一次燒成。燒成後,作品畫面被一層透明的釉覆蓋在下邊,表面平滑、光亮柔和,顯得晶瑩透亮。特點是色彩保存完好,經久不退。

二、易武釉下彩藝術瓷貢獻

易武,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國家

高級工藝美術師專家評審;易武陶瓷藝術館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醴陵瓷器地理標誌;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易武陶瓷藝術作品集》,被中國國家圖書館永久館藏,同時被中國美術館存覽;釉下彩瓷作品《荷韻》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館藏;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台灣佛光山享譽國際的星雲大師珍藏了《荷韻》、《荷趣》二件藝術瓷作品,永久館藏在台灣佛光緣美術館,這對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貢獻!榮獲聯合國教科文國際藝術組織授予易武作品“中華藝術精品金獎”。
易武在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從事釉下彩藝術瓷研究、設計工作二十年,擅長多種釉下五彩技法。其作品具有獨特的視覺審美和藝術價值。易武藝術瓷作品多次參加香港、日本、新加坡、南非陶藝展出,其作品造型雄健、釉色古樸,呈現出古香古色的藝術效果,被海內外收藏家、藝術館等珍藏。
易武是採用光緒年間醴陵釉下五彩最傳統的手法創作,製作難度極大:是直接在生泥坯上 作畫,高溫一次燒成,這對畫師技藝和燒成技術要求非常高,目前極少人能以此方法進行創作、燒造,這種作品再現清朝時期早期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瓷風韻,效果極好,非常珍貴。

三、易武釉下彩藝術瓷業績

·1992年有釉下彩瓷作品《三十六計》瓶參加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香港主辦的“中

國現代陶瓷藝術新展”,同時榮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頒發的榮譽證書;
·1993年有釉下彩瓷作品《浮雕百壽》瓶代表湖南省工藝美術參加日本展出;
·1994年有釉下彩瓷作品《七星伴月》、《浮雕百壽》瓶參加新加坡陶藝展;
·1996年中國中山市政府贈日本屬口市政府結為友好城市紀念瓷《浮雕百壽》瓶;
·1997年參加中央工藝美院、中國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在香港主辦的“中國當代名家特製陶瓷精品展”,並有釉下彩瓷作品《馬蹄蓮》載入《中國當代名家特製陶瓷精品集》;
·1998年釉下彩瓷《菊》瓶在中國國家輕工業局、中國陶瓷協會主辦的第六屆全國陶瓷評比中榮獲“二等獎”;
·2001年《山果》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一屆全國陶瓷藝術與設計展中,獲中國美協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韓美林親筆簽名頒發“榮譽證書”,並載入《中國陶瓷藝術作品集》;
·2003年《三十六計》、《傳承》、《紋》三件瓷瓶在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第二屆全國陶瓷藝術與設計展中,獲中國美協陶瓷藝術委員會主任韓美林親筆簽名頒發的“獲獎證書”;
·2005年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江珍藏了《浮雕百壽》、《年年有餘》二件藝術瓷作品;
·2005年易武陶瓷藝術業績被國內外發行的《收藏》封二專版介紹;
·2005年獲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湖南省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2005年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易武陶瓷藝術作品集》,該專集已被中國國家圖書館編號永久館藏,並獲中國國家圖書館永久館藏榮譽證書,同年獲中國美術館存覽。
·2006年有三件釉下彩作品《年年有餘》、《生機》、《水仙》參加了在南非比利陀利亞由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感知中國”——《中國工藝
珍寶展》,獲得好評,並獲榮譽證書。
·2006年中國文聯 聯合國教科文國際藝術組織授予易武作品“中華藝術精品金獎”。
·2007年有釉下彩瓷作品《龍瓶》、《生機》參加了中國美術館“和諧之美中國釉下彩瓷專展”。
·2008年中國新聞社出版的《中國新聞》“當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名家作品專輯”中共15版介紹易武代表作品“孫子兵法十三篇釉下彩藝術瓷”等作品。
·2008年湖南省醴陵市易武陶瓷藝術館榮獲國家地理標誌。
·2008年被聘為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專家評審。
·2008年釉下彩作品《荷》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館藏,並頒發館藏榮譽證書。
·2009年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享譽國際的星雲大師收藏了《荷韻》、《荷趣》 釉下彩作品。
·2011年文化部中國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授予易武 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榮譽稱號

四、專著出版

易武釉下彩專著《易武陶瓷藝術作品集》的出版:
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中 國 美 術 館 存 覽
中國國家圖書館編號館藏
中國工藝美術館館藏
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專家評審易武先生所著的《易武陶瓷藝術作品集》,該專集具有一定的學術性、藝術性,是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瓷的專著。該專著的出版發行為中國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瓷走向世界作出了重大貢獻。
《易武陶瓷藝術作
品集》是醴陵唯一榮獲“中國國家圖書館”編號永久館藏的醴陵釉下彩瓷的專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檢總局根據易武的富有地域特色原創專著《易武陶瓷藝術作品集》等重要資料,批准醴陵市政府獲醴陵瓷器國家地理標誌所有權,易武陶瓷藝術館榮獲國家地理標誌醴陵瓷器使用權。
《易武陶瓷藝術作品集》在2005年全國主要城市新華書店經銷。被中國美術館存覽、中國國家圖書館編號永久館藏、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館藏、作品榮獲國家地理標誌。
作者採用光緒年間醴陵釉下五彩最傳統的手法創作,製作難度極大:是直接在生泥坯上作畫,高溫一次燒成,這對畫師技藝和燒成技術要求非常高,目前極少人才能以此方進行法創作、燒造。作品再現清朝時期早期醴陵釉下五彩藝術瓷風韻,效果極好,非常珍貴。
作者的陶瓷藝術創作顧及了整個造型設計、紋飾設計、坯體成型、紋飾彩繪、高溫燒成。最可貴的是:以上工藝全部是作者單獨一手完。是傾注創作者全部的情感,是和諧的樂章。陶瓷藝術是一種綜合的造型立體的藝術,講究造型、紋樣、色彩、肌理的多元性的藝術。
易武釉下彩藝術瓷是採用最傳統技法及多種手法創作的醴陵釉下彩藝術瓷作品,造型雄健、古樸、沉穩,釉色厚重、透亮、溫潤,具有柔和“奶油白”和“糯米白”之釉色。高溫釉下彩窯變瓷、跳刀藝術瓷,紋樣、色彩變幻莫測,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衝擊力,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作品造型雄健,釉色古樸,呈現出古香古色的光緒年間醴陵釉下彩藝術瓷效果,作品深受海內外收藏家,國家級美術館、國家級圖書館等珍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