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聖旨博物館

明清聖旨博物館

明清聖旨博物館位於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山東聊城市著名景點光岳樓附近,兩個景點依鄰輝映。館藏文物中,部分為國內外罕見的孤本,記載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研究價值。其中,聖旨類藏品達到87件,其數量與質量在國內民間專題性博物館中當屬一流。

基本信息

簡介

明清聖旨博物館明清聖旨博物館

明清聖旨博物館位於歷史文化旅遊名城-山東聊城市著名景點光岳樓附近,兩個景點依鄰輝映。館藏文物中,部分為國內外罕見的孤本,記載了重大的歷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政治、歷史、文學、藝術研究價值。其中,聖旨類藏品達到87件,其數量與質量在國內民間專題性博物館中當屬一流。“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冊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諭外邦等專用文書形式。它起源於商周,規制於秦漢,發展於唐宋,完善於明清。其內容和制式體現了各個朝代統治者的意志。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化等多種形態,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學術研究價值。

聖旨,是中國古代封建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冊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諭外邦等一種專用的文書形式,亦是帝王權力的載體和象徵。中國聖旨起源於商周時期,規制於秦漢,發展於唐宋,完善於明清,其內容和制式體現了封建歷史王朝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意志。

該館以明清時期的詔書、國書、誥封、敕封(通稱為聖旨)為主體,配以科舉試卷、官場文書、字畫、牌匾等藏品,內容之廣,數量之多,加之高品位的展館設施,在國內民間專題性博物館中當屬一流。展館外觀為二層仿古建築,總面積一千餘平方米,館內分四個區域:一個藏品展示區、一個藏品庫管區、一個技術保護區、一個服務辦公區。其中藏品展示區分三個展廳,第一、二展廳主要展示明清時期重要的詔書、誥命、命等實物;第三展廳主要展示科舉文本、奏摺、官契、牌匾、字畫以及部分官場文書等。“聖旨”是中國古代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冊封宗室、表彰功德、告諭外邦等專用性文書形式,起源於商周,規制於秦漢,發展於唐宋,完善於明清。其內容和制式體現了各個朝代統治者的意志,反映了當時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社會文化等多種形態,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學術研究價值。

目前,國內以“聖旨”作為收藏專題的博物館尚不多見。該館把塵封久遠的中國宮廷文化的一個側面發掘並展示給大家,是因為它的確具有特殊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它所具有的觀賞性,也將使每位參觀者大開眼界。

創建背景

由山東文物收藏家呂乃濤先生申請創辦的“聊城明清聖旨博物館”對外開放一年間,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旅遊者紛至沓來,爭睹難得一見的明、清兩朝“聖旨”真跡,令參觀者大開眼界。

該博物館是中國首個以“聖旨”為專題的民間收藏博物館。它坐落在有“江北水城”之稱的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駐地,與著名旅遊景點“光岳樓”相距僅50米,相互依鄰輝映。

展品陳列

館藏展品館藏展品

博物館館長劉新華先生介紹,這處“聖旨”博物館為二層仿古建築,展出面積1000多平方米,館藏明代、清代的詔書、國書、誥封、敕封(通稱為聖旨)達132道之多,開館展出的“聖旨”55道,以及“偽滿洲國聖旨”和日本、越南、韓國等國家的“聖旨”,並配以明清時期的科舉試題、殿試卷、官場文書、字畫匾牌及用墨魚汁做墨汁密寫在衣衫內的“夾帶小抄”等科舉文物2000多件,反映了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及中國宮廷文化等多種形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