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付鎮

昌付鎮

昌傅鎮是江西省樟樹市下轄的一個鎮,地處樟樹市西側偏南,距市區35公里,地勢南平北丘,東與臨江鎮接壤,南與新乾、新余隔河相望,西與黃土崗鎮交界,北與吳城鄉、市雙金園藝場毗鄰。鎮政府駐城頭街。(1957年屬黃崗公社,1960年析出成立昌傅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 全鎮共轄1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6個自然村,總面積73平方千米,總人口3.1萬人,其中城區0.42萬人(非農業人口0.3萬人),人口自熱增長率7.46‰。 1930年10月,毛澤東、朱德等紅軍總前委在原太平戴家園召開了著名的“太平圩會議”,“太平觀碑”被列為省歷史文化重點保護單位,“古宅清泉”、“情侶石獅”、“雙龍戲珠”以及今下房村明未清初古建築群是全鎮非物質文化遺產突出代表作。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昌傅鎮歷史文化悠久,昌傅自商周至春秋戰國,先後屬吳、越、楚。據清同治《清江縣誌》(今樟樹市)記載,唐武德五年(622),在今昌傅鎮太平圩建立了始平縣。這段時間贛江、蒙河、蕭江、袁河等流域,出現了繁榮的經濟。

據《清江縣誌》(1989版)記載,清康熙22年更改明治,昌傅鎮分屬建安鄉的3都4都以及思賢鄉的5都。

民國十七年以前沿襲清治,民國十八年實行地方自治,昌傅鎮屬蒙水區分為太平、矗湖、長藍三個鄉。

在現代革命鬥爭中昌傅同樣也是一片紅色革命土地,1930年10月,毛澤、朱德等紅軍總前委在原太平戴家園召開了著名的“太平圩會議”,為紅軍下一步行動路線指明了方向

解放後清江縣(今樟樹市)境內幾經調整,1953年昌傅設第八區,區劃面積與今昌傅鎮大致相同,第八區分為:城頭鄉、昌傅鄉、汪南鄉、正大鄉、馬青鄉、鄒崗鄉、長安鄉、黃塘鄉、雙金鄉、長合鄉、洛湖鄉、安陽鄉。1957年先後與黃崗合併成立公社,1960年從黃崗公社析出成立昌傅公社。1984年清江縣(今樟樹市)實行政社分設,公社改鄉設昌傅鄉。1996年撤鄉設鎮,建立昌傅鎮,至此昌傅鎮一致沿襲至今。

昌傅鎮政府駐城頭街,位於市區35公里處,因處於古始平縣城前頭,名城頭山。民國十七年形成街道,故改今名。面積17.1平方千米,集鎮街道常住人口約為0.5萬人。城頭街為全鎮經濟、政治、文化、衛生、教育中心。農曆每月一、四、七的趕集習俗一直沿襲至今,街道內學校、醫院、銀行、購物廣場等便民服務設施一應齊全。

民國三十八年昌傅政區圖 民國三十八年昌傅政區圖
清同治年間昌傅政區圖 清同治年間昌傅政區圖
1953年昌傅行政區域 1953年昌傅行政區域

行政區劃

雙金園藝場、城頭街居委會、安崗村、城頭村、孟塘村、太平村、港口村、馬青村、洛湖村、安陽村、藍房村、新江村、袁江村、忠心村、港東村、塘邊村、長蘭村、吳家村、鄒崗村、昌付村。

發展狀況

支柱產業

昌傅鎮是以第一產業為主,二、三產業並舉的多產業經濟結構鎮,盛產稻穀、花生、大豆、生豬;主產柑桔、藥材、茶葉、水產;精製大米、紅壤花生、良種生豬、商洲枳殼、藥都珍眉享有盛名。

特色農業

昌傅是個農業大鎮,糧食和生豬兩個大宗產品進入了無公害化生產;糧食生產已列為國家大型優質商品糧生產基地,年產優質稻穀23000噸之多;鎮內糧食加銷戶的精製大米暢銷廣州、深圳、上海、浙江等大中城市。生豬生產規模大,品質優,年出欄生豬200頭、300頭、600頭以上的養殖大戶分別為178戶、95戶、56戶,年出欄千頭以上和萬頭以上生豬的專業戶有13戶和2戶,全鎮的二元雜交商品豬先後在福建、浙江、廣州等省市建立了常年銷售視窗。

醫療衛生通訊

境內現建有有線電視站、調頻廣播站和聯通、移動電信塔,組建了移動通訊集團;到目前有線電視入戶1890戶,開通程控電話3688門;文化站各類藏書6000餘冊。教育事業形勢喜人,全鎮現有國中兩所,國小11所,校舍面積2.9萬平方米(目前無危房),在崗教師217人,在校學生2982人;昌傅國中和昌傅中心國小被命名為宜春市示範性國中和示範性國小,昌傅國中初升高考試錄取率連續三年居樟樹市農村中學首位。醫療衛生工作不斷改進,現有中心衛生院一所,衛生院醫務人員43人,科室14個,病床40張;另有農村衛生所8所,從醫人員36個;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21480人,占農村人口的87.8%。

全市中藥材總面積18(昌付鎮557畝)萬畝,產值約3.96億元。其中車前子、黃梔子、樟樹吳茱萸、清江枳殼(俗稱“三子一殼”)是江西的道地中藥材,也是樟樹主產品種,有百畝以上基地86個,千畝以上基地18個,種苗基地6個。其中:車前子1.35萬畝,黃梔子3.95萬畝,樟樹吳茱萸3.22萬畝,枳殼2.05萬畝,其它如天門冬、木瓜、杜仲、玉竹、金銀花等7.43萬畝。

主要基地分布情況:

(1)枳殼基地:馬青村、洛湖村、安陽村、長藍村、鄒崗村、塘邊村、藍溪村、新江村、袁江村;

(2)車前子基地:馬青村、洛湖村、鄒崗村、塘邊村、藍溪村、新江村、袁江村。

(3)吳茱萸基地:太平、港口、昌付、安崗;

(4)黃梔子基地:安陽村、長藍村、鄒崗村等。

發展趨勢

2005年財政收入498.2萬元,比上年增109.2萬元,增長29.1%;農民人均純收入3874元,比上年增200元,增長5.4%;招商引資、糧食總產達6500萬元和35806噸,分別比上年增1200萬元和1815噸,增長22.6%和5.3%。民營企業異軍突起,發展迅速,全鎮398個民營企業中有8個外資企業,這些企業擁有固定資產4600萬元,年產值1.4億元,提供財政稅收580萬元。客商投資興辦的德上藥業有限公司在完成第一期項目投資的基礎上計畫第二期項目投入3000萬元。昌傅牧工商公司,實施牧工商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的企業發展方略,使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倍增,2004年被省產業化經營領導小組認定為省級龍頭企業

地理位置

昌傅鎮地理位置優越。地處樟樹、新余、新乾三縣(市)交界,六鄉鎮(場)相依,距三縣(市)城區均不遠36公里,有利政治、經濟、文化的相互溝通和互動發展。

昌傅互通 昌傅互通

水陸交通便捷。浙贛鐵路、昌吉贛城際鐵路、滬昆高速公路、贛粵高速公路、東昌高速公路清宜公路均穿境而過,在此互通立交,並設互通出口。集鎮與12條平坦寬闊的鎮村主要公路網聯一體;全鎮現有雙塔納、昌河的士30輛,公車10輛,15噸以上載重大型貨運車51輛。境內袁河由西往東沿南纏流44華里。

自然環境

昌傅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具有氣候溫潤、四季分明、霜期較短、日照充足的特點。年均氣溫17.7℃,七月份平均氣溫29.3℃,一月份平均5.3℃;極端最高氣溫40.9℃,極端最低氣溫-11.7℃;≥5℃積溫6145.6℃,≥10℃積溫5585.0℃。年降水量1710.7毫米,多集中在三至六月,約占全年降水量的50%。年日照為1718.2小時。無霜期273天左右,約在十一月下旬初霜,二月底終霜。“春寒”易引起爛種、爛秧,“五月寒”使水稻分櫱受阻和幼株受害,“秋害”危害二晚抽穗揚花,五、六月的暴雨易釀成洪澇,秋旱、冬季冰凍霜雪,常損害作物

經濟概況

近年來昌傅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2.78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6億元,增長 5.4%;第二產業增加值 5.63億元,增長22.4%;第三產業增加值5.29億元,增長56%。工業總產值 7.35 億元,增長 26.8%。農業總產值1.98億元,增長15.3%。主要農產品有稻穀41735噸,花生2246噸,油菜籽975噸,青茶69.3噸,柑桔234噸,生豬102534頭。地方財政收入0.619億元,同比增長20.5%,支出0.48億元,同比增長2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0元,比上年增加19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388元,同比增加1326元。城鄉居民年末儲蓄餘額8.2億元,增長14.4%。

工業經濟

昌傅鎮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改進工作方法,內挖潛力,外借推力,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取得了成果豐碩,2014年被評為樟樹市“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農業經濟

昌傅千畝茶園 昌傅千畝茶園
江西春暉羊業現代化標準羊舍 江西春暉羊業現代化標準羊舍
宏達牧業 宏達牧業

昌傅鎮堅持把農業產業化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主攻方向,積極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著力發展“一村一品”經濟模式,同時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培育出一大批種植、養殖及農業深加工大戶和專業村,有效地促進了昌傅農業經濟的發展。

社會文化衛生事業

境內現建有有線電視站、調頻廣播站和聯通、移動電信塔,組建了移動通訊集團;到目前有線電視入戶1890戶,開通程控電話3688門;文化站各類藏書6000餘冊。教育事業形勢喜人,全鎮現有國中兩所,國小11所,校舍面積2.9萬平方米(目前無危房),在崗教師217人,在校學生2982人;昌傅國中和昌傅中心國小被命名為宜春市示範性國中和示範性國小,昌傅國中初升高考試錄取率連續三年居樟樹市農村中學首位。醫療衛生工作不斷改進,現有中心衛生院一所,衛生院醫務人員43人,科室14個,病床40張;另有農村衛生所8所,從醫人員36個;全鎮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21480人,占農村人口的87.8%。

歷史文化

昌傅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別致。歷史文物“太平觀碑”南塘時期建於境內太平街西一公里處,碑頂至底座通高4.07米,碑身高3.75米,寬1.25米,厚0.31米,1957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太平街召開著名的“太平圩會議”,揭開了我黨我軍歷史新篇章。毛澤東主席曾居住在文昌宮(現在的太平國小內)。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太平廟會”,歷經數百年久盛不衰;忠心團坊村的古宅清泉,飲益後人;袁江中村朱氏祠堂的“雌雄石獅”,栩栩如生;長蘭敖村的“乾隆鐵井”,令人觀賞;下房村的明清建築群和村莊四周殘留的城牆,重見昔日風采,特別是門樓上鐫刻的石字、屋內“雙獅戲珠”、“情侶麒麟”等各式各樣的木雕,展現了當時歷史文化。

風景名勝

“太平觀碑”南塘時期建於境內太平街西一公里處,碑頂至底座通高4.07米,碑身高3.75米,寬1.25米,厚0.31米,1957年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

太平觀碑 太平觀碑

1930年10月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在太平街召開著名的“太平圩會議”,揭開了我黨我軍歷史新篇章。毛澤東主席曾居住在文昌宮(現在的太平國小內)

毛澤東舊居—文昌宮 毛澤東舊居—文昌宮
太平圩會議舊址 太平圩會議舊址

著名人物

朱孫貽(1807——1878年)

朱孫貽,字石翹,又作石樵,江西清江矗湖鄉人(今屬江西樟樹市昌傅鎮)。

歷署湖南寧鄉、長沙、湘鄉知縣,曾識拔羅澤湖、劉蓉、王鑫、李續賓等人。首倡團練鄉兵鎮壓太平軍革命,糾集團丁為左中右三營,定起伏分合之制,湘軍及其紀律自次始。鹹豐年間率所辦湘鄉團丁守長沙,攻安化太平軍,擢郴州知州。又赴江西,指揮羅澤南中營等六營湘軍與太平軍戰於南昌永定門外,一戰死三將,痛哭不已。解南昌圍,晉寶慶府知府,嚴行保甲,搜剿義民,親歷各縣鄉訓練鄉勇。後以治防功優敘道員,主湘鄉寶慶團防。鹹豐十年加按察使銜。翌年隨駱秉章出兵四川,參與鎮壓太平軍石達開部。同治元年(1862)又授浙江鹽運使。後因與駱秉章左右不合,稱病辭官。

著有《團練事宜》、《勸誡士民條約》、《宰相節錄》、《朱湖齋集》、《朱厚齋行略》、《朱石翹奏稿》。曾參與修同治《清江縣誌》,總纂同治《臨江府志》。

人物生平

江西人朱孫貽,字石翹,江西清江人(今屬江西樟樹市)。“入貲為刑部主事。改知縣,發湖南,歷署寧鄉、長沙,皆有聲”。他於道光三十年即公元1850年獲任湘鄉知縣後,召集劉蓉、王鑫等人,以“欲衛閭里,非團練鄉兵不可”為由開始建立地方武裝。這一年的曾國藩正好四十歲,之前的1849年9月剛任兵部右侍郎,身在京城。由此可見,朱、曾二人同屬京官,但朱氏早於曾氏下放地方。

鹹豐二年即公元1852年,朱孫貽將所掌握的縣屬武裝分成左、中、右三營,其中,王鑫負責左營,羅澤南負責中營,康景暉負責右營(康為湘鄉四十七都紳士),並有專人負責糧草、兵器等後勤事務,湘軍的雛形由此形成。在打擊匪患,防備太平軍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名聲鵲起。這年的7月,曾國藩奉命赴江西擔任鄉試正考官,半路上得到其母親去世的訊息,便請假回家奔喪守孝,回到了湘鄉。

1853年,曾國藩奉旨協助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事務,由此開始了其軍事生涯,從文官轉向率兵打仗。經商議後,張亮基“聞湘鄉團丁名,調防省城,孫貽令王鑫、羅澤南、羅信南、劉蓉率之往”,曾國藩由此逐步掌控了這支地方武裝。並以它作為保證省內治安的重要支柱。

1854年,湘軍在朱孫貽帶領下首次出省作戰,馳援在江西的曾國藩、江忠源,名正言順地打起了湘軍的旗號,由此湘軍開始了漫漫征戰歲月,且深刻影響了近代中國的歷史。

朱本人也全不象一介文弱的縣官,頗能打仗,剿匪時不顧身上中彈仍裹傷再戰,故在江西立下戰功後晉升為寶慶(今邵陽)知府。他在寶慶府任上仍舊沿襲了在湘鄉的做法,繼續大辦地方團練武裝,維護了一方平安。1856年,曾國藩仍困在江西,朱孫貽則被湖南巡撫駱秉章疏薦人才,記名以湖南道員簡放。不過,1858年,大約是拖延時間未應招去廣西作戰,受到降級的處分,退回到了知府的位置,他拖延不到的原因今已難以查考。直到兩年後的1860年,同劉長佑一道平定了廣西柳州,才“開復處分,賜花翎,加按察使銜”。駱秉章奉命到四川督戰的時候,委任朱孫貽負責後勤事務,不多久,二人關係因在是否辦團練一事上意見不合而產生裂縫,朱孫貽稱病引退,不再出馬,於光緒三年(1878年)病故。

何金明(1952-)

人人樂商業集團CEO,樟樹昌傅太平人,原名本姓陳,因為逃難而改姓。
201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171名。歷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何金明的排名一年年的倒退,2010年的排名還是75,11年就降至171了。

人人樂,中國上市公司、中國本土零售業巨頭,唯一一家與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零售商業巨頭都近距離競爭的本土企業;“中國連鎖企業30強”、“中國企業500強”。

陳創(1974-)

陳創,中國大陸著名男演員。1974年12月19日出生於中國江西省樟樹市昌傅鎮,演員。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2001年,參演張今標執導電影《毛澤東在1925》並在劇中飾演龐叔侃 。2002年,在蔡明、虞夢、李建華主演的愛情電視劇《黨員馬大姐》中飾演陳新星。2003年呂樂執導的電影《美人草》飾演林山。2005年,在古裝電視劇《寶蓮燈》中飾演哮天犬。2008年4月在曹駿 ;舒暢 主演科幻電視劇《魔幻手機》並飾演黃眉大王 。2009年,在焦恩俊主演古裝電視劇《寶蓮燈前傳》中飾演哮天犬。2011年,在張國強、溫崢嶸主演的愛情電視劇《只要你過得比我好》中飾演夏博文 。2012年,在朱泳騰 、馬雅舒主演的抗戰電視劇《槍火》中飾演多吉 。2014年2月在舒暢 、李濱、曹駿主演的科幻劇《魔幻手機2傻妞歸來》飾演黃眉大王一角。

2016年參演《誅仙》改編電視劇《青雲志》。

樟樹昌付人,樟樹人都知道,以前跟劇團的人吃飯,其父陳鑫擔任過樟樹市採茶劇團的團長,陳鑫曾經入圍過“十佳樟樹人”候選人,已過世。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曾在多部影視劇里扮演角色。大家記得估計也就是哮天犬。
大家可能不知道他在《歸去來》裡面飾男一號,
《歸去來》獲2004年印度喀拉拉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2005年印度浦那國際電影節優秀電影藝術獎。不過好像含金量不夠。
最新參演的《賴漢的幸福指數》已於8月殺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