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蒼縣委黨史辦公室

業務工作

(一)徵集黨史資料。旺蒼是革命老區,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有著光榮的歷史,黨史內容豐富。1986年至2000年的15年間,黨史研究室(黨史辦公室)按上級黨史部門的部署,立 足於搶時間、搶救"活資料",採取大面積突擊和專業人員相結合的辦法,先後訪問老紅軍、老幹部和知情者數千人次,到省內外的博物館、檔案館、陳列館查閱檔案數千卷,共徵集發掘出地方黨資料2萬餘件,約1500萬餘字。
(二)編輯地方黨史書刊。在廣泛徵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繼1985年編輯內部出版了旺蒼地方黨史叢書《紅軍在旺蒼》第一、二輯後,1986年編輯內部出版了《紅軍在旺蒼》 第三輯,計18萬餘字。這套叢書獲旺蒼縣1987年度科研成果獎。1988年5月,編印出《紅四方面軍木門會議陳列館文物 陳列敘述文字》專集,計52萬餘字。是年底,編輯內部出版了《木門會議文集》一書,計13萬餘字,該書獲旺蒼縣 1988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1989年,編輯內部出版了《中國共產黨旺蒼縣組織史資料》一書,計46萬餘字,該書獲旺蒼縣1989年度科技進步三等。1992年,編輯內部出版了《旺蒼紅軍名錄》一書,計26萬餘字,該書獲旺蒼縣1992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是年,編印出《川陝蘇區時期的旺蒼》小冊子,計25萬字o 1993年,編輯內部出版了《中共旺蒼地方史大事記》一書第一卷,計18萬餘字,該書獲旺蒼縣1994年獎度科技進步三等。1995年,編印出《旺蒼黨史研究》專集,計15萬餘字。1996年,編輯內部出版了《中共旺蒼地方史大事記》第二卷,計21萬餘字,該書獲廣元市1996-2000 年黨史成果二等獎。同年,編印出展現旺蒼古蹟名勝、革命遺址、秀水名山、土特名產、古今人物為內容的《旺蒼風物》一書,計18萬餘字,1997年,編輯內部出版了《旺蒼蘇維埃志》一書,計22萬餘字,該書獲廣元1996-2000年黨史成果二等獎。1998年,應軍事科學院之邀,編印出《王樹聲在川陝蘇區》專集,計6.6萬餘字o 2000年,編印出《中共旺蒼地方史大事記》第三卷,計18萬餘字。同年,編印出 《旺蒼紅軍城史跡陳列館說明文字》專集,計5萬餘字;編寫出《中共旺蒼地方史》第一卷(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 書的初稿,約24萬餘字。自1986年以來,黨史研究室編印出期刊《旺蒼黨史研究資料》152期,計283萬餘字。
參加相關單位編寫、編輯書刊。自1986年以來,黨史研 究室相繼抽派專人參加相關部門或單位編輯、編寫書刊。 1986年前後,黨史辦公室全力以赴參加編輯、編寫由廣元、 綿陽兩市黨史工委合編的《紅四方面軍在綿陽廣元鬥爭紀實》一書,該書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1987年至1995年,相繼參加編輯、編寫出由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 主編的《蜀門紅旗》、《滄海橫流一經濟戰線人物譜》(該書由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利州魂一高科技人員傳略》、《廣元魂一弘揚廣元精神文選》、《鄉鎮長 必讀手冊》、《公僕頌》等6部書。其間,並參加編輯、編 寫出由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主辦的《利州黨史》雜誌共四期。1994年至1996年,參加編輯、編寫出《旺蒼縣誌》一 書,該書近100萬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此書獲旺蒼縣1997年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參加編輯、編寫出 《旺蒼年鑑》(1986-1997)一書由1999年至2000年,參加 編輯、編寫出由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主編的《中共廣元地方史》第一卷、《飛向世界一廣元機場創業紀實》和《廣元革命老區》三部書。1997年至2000年,參加編輯、編寫出由縣 政協主辦的《旺蒼文史資料》第15、16、17、18輯。
(三)進行黨史研究。 1986年以來,黨史研究室(黨史辦公 室)大力開展黨史學術研究,撰寫學術論文和地方黨史專題 研究文章,總結歷史經驗,為現實服務。一是撰寫論文。1986年至2000年,黨史研究室共寫出黨史論文80餘篇,參加 全國和省、市級黨史學術研討會35人次。其中有26篇論文在 研討會上交流,有19篇論文發表在省、市級黨史刊物上。有《淺析木門會議的歷史地位和作用》、《談紅四方面軍出發 長征的時間和地點》、《淺談研究社會主義時期黨史的方 法》、《論川陝蘇區貨幣的時代特色》、《淺析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金融事業》、《論鄉鎮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論黨史工作在黨的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等15篇論文獲獎。二是撰寫地方黨史專題研究文章。15年間,黨史研究室 寫出了《簡述紅四方面軍出髮長征接應中央紅軍的經過》、《旺蒼在川陝蘇區的歷史地位與作用》、《談編寫社會主義 時期黨史大事記的幾點體會》、《紅四方面軍水兵連在旺蒼的組建與訓練》、《一個戴著手銬長征的人》、《旺蒼曾有 474寧市"》、《川決蘇區時期的英安縣》、《旺蒼的解放 與接管建政概況》、《旺蒼的大煉鋼鐵運動》、《旺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情況簡述》、《旺蒼縣的農業合作化運動概況》、《旺蒼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建立》等150餘篇專題研究文章。三是撰寫文章在報刊上發表,宣傳革命老區旺蒼。據統計,15年間,黨史研究室的同志發表在中央黨史資料、台灣工作通訊、上海黨史信息報、四川日報、四川僑報、四川黨史、四川黨史通訊、河北黨史博採、廣元日報、川陝蘇區歷史研究等報刊上的各類文章180餘篇,約25萬字。四是落實"二戰"肅反中被錯殺人員的平反昭雪政策。1986年至 1988年,黨史辦公室與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協作,按國務 院檔案精神,調查核實出旺蒼在"二戰"時期,內部肅反被 錯殺的紅軍指戰員、蘇維埃幹部、赤衛隊員及一般民眾等2160多人,提交政府分別落實了相應的政策。
(四)宣傳黨史,資政育人。1986年以來,黨史研究室(黨史辦公室)利用旺蒼地方黨史的編研成果,大力宣傳黨的光輝歷史,發揮黨史宣傳教育的社會功能。1、籌建陳列館。1988年,黨史辦公室與縣文教局、文化館等單位聯合籌建起 "紅四方面軍木門會議陳列館",該館展線長480餘米, 199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黨史研究室與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局等單位聯合在省級 歷史文化名城旺蒼籌建起"旺蒼紅軍城史跡陳列館",該館展線長180餘米。使老區旺蒼有了兩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2、攝製電視片。1985年至1986年,黨史辦公室與縣廣播電視局聯合攝製出地方黨史資料片《紅軍在旺蒼》,此片報送中央、省委黨史部門,得到充分肯定。1991年,黨史研究室 與縣委組織部、宣傳部、縣廣播電視局聯合攝製出電視專題片《旺蒼人的希望》,該片曾在四川電視台兩次播出。3、 舉辦地方黨史圖片展覽。1987年"八一"前夕,黨史辦公室 與縣文化館聯合在縣城舉辦了題為《發揚老傳統,建設新旺蒼》的黨史資料圖片展覽,共展出圖片250餘幅。1991年,黨史研究室與縣委宣傳部、縣農委、農業局等單位聯合承辦了題為《發揚革命老區精神,振興旺蒼經濟建設》的大型圖片展覽,展出圖片670餘幅。此次圖片展覽在廣元市城區、 旺蒼縣城及部分鄉鎮結合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展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4、舉辦黨史知識競賽活動。1991年"七一"前夕,接縣委的統一部署,黨史研究室與縣委組織部、宣傳部聯合承辦了"旺蒼縣萬名黨員學習黨的知識競賽"活動。通過這一長達3個月的活動,全縣各級黨組織認真組織廣大黨員掀起了空前的學習黨的歷史和黨的知識高潮。5、與相關部門聯合舉辦專題紀念會、報告會、座會。1986年6月,黨史辦公室與縣城建局、四川城鄉建設報社聯合舉辦了"紅軍在旺蒼的光輝歷程報告會洪江第二國小聯合舉辦了"發揚紅軍精神,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少先隊隊日活動會。1987年7月,應邀在旺蒼中學黨支部會上作了"旺蒼在旺蒼的決蘇區時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專題告。1990年1月12日,黨史研究室參與舉辦了"紀念 旺蒼解放40周年座談會"。同年7月,應邀為城關中學師生作了"繼承和發揚紅軍精神"的專題報告,並與該校聯合舉 辦了"沿著紅軍足跡走"中學生夏令營活動。lO月與廣元市委黨史研究室、老幹部局等聯合舉辦辦了"紀念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進駐旺蒼城5%6周年座談會與縣委組織部、宣傳部舉辦辦了"紀念建黨7切O周年系列活動,"’。7月,應邀為西南石油學院教學實習來旺蒼的師生作了"紅軍在旺蒼的光輝歷程"的專題報告。1993年6月,與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局聯合舉辦了"紀念中囡工農紅軍解放 旺蒼60周年報告會"。1995年9月,與縣委辦、宣傳部聯合承辦了"旺蒼縣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 年報告會"。同月,應邀為來旺蒼參觀學習的廣元中學教職工作了"旺蒼在川陝蘇區時期的貢獻"的專題報告。1996年7月,為來旺蒼參觀學習的成都鐵路局子弟校三好學生代表團作了"紅軍在旺蒼的光輝歷程"的專題報告,同年9月,與縣委宣傳部、老幹部局聯合承辦了"證蒼縣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報告會"。1998年12月,與縣委宣傳部、黨校、縣直屬機關工委聯合舉辦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理論研討會"。6、為外地來旺蒼視察、考察、參觀學習的首長、老紅軍、老幹部、機關團體、專家學者和新聞 記者等宣傳旺蒼地方黨史。一是為來老區旺蒼視察的許世友、吳階平、洪學智、張志堅,以及林佳據、程振聲、臂光義、王定國、吳忠、徐小岩、何理、耿全禮等領導同志介紹 老區旺蒼的歷史。二是為來旺蒼考察的中央老區慰問團、老區開放開發宣傳記者團、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四川電視台、電影電視劇組和中央黨校、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 解放軍總參謀部通訊部、成都軍區宣傳部、南京軍區炮兵部 隊、四川省委黨校、廣元市部分機關、巴中川陝革命根據地 博物館等單位的領導和黨史軍史專家、學者,介紹旺蒼的光榮歷史,提供旺蒼地方黨史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