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酥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1956年用蘋果梨×身不知梨雜交育成的品種,1969年定名。

早酥

主題關鍵字: 國內選育品種 果樹 落葉果樹

品種簡介

早酥
果實性狀:果實大型,平均單果重200~250克。果實卵圓形,果頂突出,表面有明顯棱溝,果皮綠黃色,具蠟質光澤,西北地區栽培陽面有紅暈,美觀。果點小,不明顯。果梗較長,萼片宿存或殘存。果心較小,果肉白色,質極細酥脆,汁特多,味甜稍淡,含可溶性固形物12.5%~14.6%,可溶性糖7.5%~8.2%,可滴定酸0.19%~0.28%,品質上。果實在山東西部7月下旬成熟,安徽等地7月上旬即可食用。較耐貯藏,室溫下可貯存20天左右。

栽培習性

樹冠中大,幼樹生長勢強旺,結果後變中庸,樹姿半開張。萌芽力強,成枝力弱。幼樹定植3~4年結果,極易形成短枝,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中果枝及腋花芽均可結果。自花結實力弱,需配置授粉樹。坐果率高,豐產穩產,但結果過量,樹勢易衰弱。有采前落果現象,宜適當早采,分批採收。對氣候和土壤條件適應性強,抗寒,抗旱,耐低溫冷涼,栽培範圍廣,除寒地外全國均可栽培,但在山丘地、粗沙地栽培時易出現果肉木栓化現象,應加強肥水管理和改良土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