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漢語成語]

日落西山[漢語成語]
日落西山[漢語成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日落西山,讀音rì luò xī shān,漢語成語, 太陽將要落山。形容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出自 《上唐書·音樂志》。

基本信息

解釋

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群臣皆再拜,依次就坐。庖人進食,太史奏樂。飲至日落西山,興尚未已。”

《上唐書·音樂志》:“‘棲鳥夜飛’,沈攸之元微五年所作也。攸之未敗前,思歸京師,故歌和云:‘日落西山還去來。’”

用法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示例】

財主們已經是~,紅不過一會兒了。★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詞語辨析

英 譯 The sun sinks in the west

日落西山的詩句

日出東方金遍地,日落西山血連天;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同義詞

日薄西山

日薄西山,指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或腐朽的事物衰敗接近滅亡。

•中文名

•日薄西山

•外文名

•The sun is sinking in the West

•拼音

•rì bó xī shān

•亦作

•西山日迫

•釋義

•指臨近死亡

出處: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 慮夕。

李密《陳情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