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鏡餅

日本鏡餅

裝飾鏡餅一般被認為12月28日最為合適;到了1月11日,就要“開鏡餅” 12月31日如果裝飾鏡餅被認為是“缺乏誠意”“喪禮的裝飾”等,所以作為“一夜餅”而被忌諱。 也有的把切開的鏡餅作成“あげもち”(油炸年糕)。

鏡餅的由來

鏡餅(かがみもち)是指供奉給神靈的扁圓形的年糕,日本的家庭在過新年的時候,裝飾在家中,祈求新的一年一切順利平安。
鏡餅的由來眾說紛紜,流傳最廣的是,在古代的日本,認為萬事萬物都有神靈,因此過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要感謝神靈一年來的保佑,進行祭祀。
而鏡餅因類似於古代的銅鏡而得名。自古以來,日本人都以為神明是在銅鏡之中,所以鏡子對於日本人而言,被當作一種神物,用於祭祀神典的場合。另外鏡在日本中也有“鑒”的意思(鑒みる かんがみる),即不斷反省的意味,久而久之,像鏡子的餅的讀音由(かんがみるもち) 也演變成了現在的(かがみもち)。有種說法認為“鏡”字意指其形狀與鏡子類似(同時日本神話中的三神器包含八咫鏡),另外圓形也似乎有祈求家庭圓滿之意;而餅用兩塊疊在一起的餅的理由則眾說紛紜,從意指過往之年與來臨之年、人類的心臟、日與月到陰與陽等的說法都有。
早在奈良時代,“鏡餅”就已經是新年來祭祀神明的供品,到了室町時代,榻榻米的家中開始設定壁龕,用武士的鎧甲甲冑(具足)裝飾在上面,然後將鏡餅放置在前面供奉。鏡餅的上方往往會放上一顆柳橙。因為橙在日語的諧音有“幾個世代”之意,故用以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 鏡餅上還可放上交趾木、乾鮑魚片、蝦子、海帶、橙子等,被稱為“具足餅”或者“武家餅”。 現在則鋪上三面的半分紙,上面放上裏白草,重疊著大小兩個年糕,上面也可用乾柿餅、乾魷魚、桔子、海帶進行裝飾。鏡餅的形狀逐漸固定了下來,
近年考慮到家庭裝飾的便利性和之後食用的衛生性,很多商家推出了鏡餅重疊形狀的塑膠容器填充年糕,配上塑膠制的桔子等進行銷售。

(圖)日本鏡餅日本鏡餅

一般認為在12月28日(明治維新前為農曆十二月廿八)開始供奉鏡餅是最適當的,除了“八”在傳統上是較好的數字外,在之後的日子中,29日的“九”與“苦”同音,日本人認為不吉,而30日是農曆中的最後一日,31日則為新曆的最後一日,若在此時擺的話,會變成“一夜飾”或所謂的“一夜餅”,會讓人覺得欠缺誠意或聯想到葬禮的擺飾,所以一般都在28日開始供奉鏡餅。

鏡餅的吃法

裝飾鏡餅一般被認為12月28日最為合適;到了1月11日,就要“開鏡餅” ,意味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開鏡餅的方法:用木槌搗碎鏡餅,然後與紅豆湯一同熬煮,做成香甜可口的年糕紅豆湯;也有把鏡餅作成油炸年糕,即將其切成小片,放置10天使其晾乾,然後放入油里炸,吃時蘸上鹽和黃豆醬油。

鏡餅裝飾的講究

鏡餅一般由大小兩個餅重疊在一起供奉。各地的習俗不同,還有三個重疊在一起的,在第二段處用表示吉祥的紅白兩種顏色的繩帶裝飾。
用乾柿餅、桔子等裝飾有 家庭和睦幸福的意味。
裝飾鏡餅一般被認為12月28日最為合適,因為8這個數字在日本是很吉利的,也有個別地域選擇大安的日子進行裝飾(12月31日以外)。
12月29日,因為9 發音為“苦”,所以這個日子比較避諱。但是也有個別地區認為 29和“福”的發音相近。
12月30日不好不壞,但是農曆上12月沒有31日,所以這一天被認為是“一夜餅”,不吉利。
12月31日如果裝飾鏡餅被認為是“缺乏誠意”“喪禮的裝飾”等,所以作為“一夜餅”而被忌諱。

開鏡餅

到了一月中旬,就要“開鏡餅” (鏡開き かがみびらき),意味過年的結束,新的一年的開始。
開鏡餅日根據地域也有所不同,一般為1月11日, 用木槌等粉碎然後加工食用。因為鏡餅作為神靈的供品,不能用刀子等切割,這被認為不吉利。切開後的鏡餅,通常與紅豆湯一起熬煮做成香甜可口的年糕小豆湯, 也有的把切開的鏡餅作成“あげもち”(油炸年糕)。就是將其切成小片,放置10天,使其晾乾,然後,放入油里炸,蘸上 鹽和黃豆醬油。
進行開鏡餅“鏡開き”(“割り”這個字忌諱使用)的儀式。這儀式最初是在元宵節至正月二十期間進行,後來因為德川家光於四月二十逝世,關東地區就把每月的二十視為忌日,於是把開鏡餅儀式改為正月十一進行現在則在格里曆1月7日至1月11日進行。其他地方則在1月20日進行。京都於1月4日(正月初四)。一般都會以木槌將鏡餅給槌開,並佐汁粉以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