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痛痛病

神通川流域從1913年開始煉鋅,“骨痛病”正是由於煉鋅廠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周圍的耕地和水源而引起的。 1961年,富山縣成立了“富山縣地方特殊病對策委員會”,開始了國家級的調查研究。 1967年研究小組發表聯合報告,表明“骨痛病”主要是由於重金屬尤其是鎘中毒引起的。

20世紀初期開始,人們發現該地區的水稻普遍生長不良。1931年又出現了一種怪病,患者大多是婦女,病症表現為腰、手、腳等關節疼痛。病症持續幾年後,患者全身各部位會發生神經痛、骨痛現象,行動困難,甚至呼吸都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後期,患者骨骼軟化、萎縮,四肢彎曲,脊柱變形,骨質鬆脆,就連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患者不能進食,疼痛無比,因無法忍受痛苦而自殺。這種病由此得名為“骨癌病”或“痛痛病”(Itai-Itai Disease)。

1946-1960年,日本醫學界從事綜合臨床、病理、流行病學、動物實驗和分析化學的人員經過長期研究後發現,“骨痛病”是由於神通川上游的神岡礦山廢水引起的鎘(Cd)中毒。

由於工業的發展,富山縣神通川上游的神岡礦山從19世紀80年代成為日本鋁礦、鋅礦的生產基地。神通川流域從1913年開始煉鋅,“骨痛病”正是由於煉鋅廠排放的含鎘廢水污染了周圍的耕地和水源而引起的。

鎘是重金屬,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人體中的鎘主要是由於被污染的水、食物、空氣通過消化道與呼吸道攝入體內的,大量積蓄就會造成鎘中毒。神岡的礦產企業長期將沒有處理的廢水排放注入神通川,致使高濃度的含鎘廢水污染了水源。用這種含鎘的水澆灌農田,稻秧生長不良,生產出來的稻米成為“鎘米”。“鎘米”和“鎘水”把神通川兩岸的人們帶進了“骨痛病”的陰霾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