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戰爭觀

內容介紹

本書以翔實的史料考察1945年日本戰敗至1995年國會通過“不戰決議”整個戰後史中日本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認識的變化,揭示了日本歪曲戰爭性質、拒絕正式戰爭賠償、對外有限承認戰爭責任而對內則作曖昧甚至否定處理的雙重立場等等戰爭過觀諸方面的形成,及其與國際政治格局變遷、日本政治經濟發展以及日本社會文化思潮的流變的關係。作者以嚴肅的歷史責任感批判存在於日本政界和社會中的“一億總懺悔論”、“大東亞戰爭肯定論”、“戰爭責任問題免責論”,並尖銳地指出如果不以明確的形式對戰後問題以徹底的清算,日本人將永遠是戰爭的當事人——這是日本人必須面對的現實。
目錄
著者中文版序
第一章 檢證現實:歷史意識轉變了嗎?
——變化中的戰爭責任問題
——轉變所具有的政治意義
——中曾根內閣的重要位置
——輿論變化的意義
——反美民族主義
——直面戰後歷史之意義
第二章 美軍戰歷時期“太平洋戰爭史觀”的確立
——“一億總懺悔論”及其破產
——GHQ對日本人戰爭觀的“矯正”
——東京審判與日本保守勢力
——東京審判與國民的理解
——“天皇退位”論的抬頭及其受挫
——第三章 國民認識發展的障礙:從美軍占領到議和
——關於戰爭責任問題的國民意識
——國民認識發展的障礙
——蒙上冷戰陰影的東京審判
——亞洲國家的缺席
——“寬大”的議和
——國際政治力學與戰爭犧牲者
第四章 50年代:雙重標準的形成
——50年代的歷史位置
——圍繞議和的論爭
——雙重標準的形成
——“戰記讀物”熱潮的出現
————舊幕僚軍官寫作的戰記
——“國民戰記”的登場
——圍繞戰爭觀的對立
——“最大公約數”的戰爭觀
第五章 經濟高度成長時期戰爭體驗的“風化”
——“戰後”的“告終”
——全國戰死者追悼儀式的舉行
——“戰記讀物”的動向
——戰爭體驗的“風化”的背景
——《日韓基本條約》的締結
——中日邦交的恢復
——雙重標準的壁壘
第六章70年代:戰爭觀在經濟大國化過程中的嬗變
——70年代的歷史位置
——“幕僚史觀”的動向
——“海軍史觀”的抬頭
——經濟大國地位的確立與戰爭觀的變化
——平民戰爭體驗的記錄化
——國家領導者的對內責任
第七章 雙重標準在80年代發生動搖
——教科書審定問題的國際化
——中曾根內閣的政策轉換
——財界人士認識的變化
——宮中集團史觀的抬頭
——海軍史觀及其存在的問題
——作為“經營書”的戰記與戰爭責任論
——原參戰士兵們開口說話
——微妙的國民意識狀態
第八章 逃避歷史:現在及將來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的退潮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的嬗變
——作為主流政治主義、現實主義戰爭觀
——對國民責任的曖昧化
——幾點總結
著者後記

作者介紹

吉田峪,日本著名學者,一橋大學社會學部教授,專攻日本近現代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