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纛之祭

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 又,班師凱旋致祭禮。 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

禮制名。清代祭祀旗纛的制度。後金天命十年(1625) 攻占瀋陽,還軍扈渾河,殺牛祭旗纛, 此為旗纛之祀之始。天聰十年(1636)八旗軍出征凱旋日,立旗纛拜天。自是清軍每出師、班師,均行祭旗纛。若皇帝親征,啟行前於堂子內門外建御營,樹黃龍大纛,八旗及火器營分兩翼設八列旗纛在其後。皇帝身著戎服,佩刀,出宮乘騎,至堂子衙門下馬, 環殿禮畢, 出內門向纛神致禮,率從征將士行三跪九拜禮。禮成,作樂,鑾駕啟行。領侍衛內大臣及司纛侍衛率親軍舉纛從行。又,班師凱旋致祭禮。屆日,自郊外五里至堂子,陳設法駕鹵簿。皇帝行至郊外,降輿拜纛。雍正初定,三年一祭。各省祭旗纛,遣武員戎服致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