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研究報告

旅遊產業研究報告

《旅遊產業研究報告》是2010年11月旅遊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凌雲。本書主要講述了旅遊產業的基本研究結果等內容。

編輯推薦

本年度報告匯集了這個團隊(包括已經畢業和在讀的研究生)在2009~2010年度的部分科研成果,主要側重於旅遊產業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對於旅遊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業態和新格局的探索和思考。選題注重基礎與前沿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業界與學界相結合。既仰望學術星空,又腳踏當下實地;既服務首都來研究旅遊,又跳出北京去審視旅遊;既潛心基礎理論研究,又追蹤前沿熱點探索。本研究報告中的有些研究的前期成果和論文部分已在國內學術期刊或有關出版物中公開發表過,但為了較為全面地展示本院旅遊產業研究團隊的工作,我們還是將這些成果經進一步補充和修改後收入本文集。

內容簡介

《旅遊產業研究報告2010》側重於旅遊產業的基礎理論研究,以及對於旅遊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業態和新格局的探索和思考。既仰望學術星空,又腳踏當下實地;既服務首都來研究旅遊,又跳出北京去審視旅遊;既潛心基礎理論研究,叉追蹤前沿熱點探索。報告較好地體現了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服務首都、立足北京、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學術研究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發展研究院的科研成果。

圖書目錄

世界城市與北京旅遊目的地建設的路徑選擇
北京旅遊業在建設“世界城市”中的優勢與不足
——北京與巴黎等世界四大城市旅遊發展差異比較分析
北京休閒產業發展研究
2009年北京入境旅遊形勢分析
近10年來北京旅遊產業研究綜述
回顧與展望:北京旅遊產業學術研究態勢
——基於2000~2009年中文期刊論文統計分析
2009年度我國旅行社專題研究綜述
我國旅遊產業研究進展
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旅遊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趨勢
中國旅遊科教發展與創新
——基於分類統計分析
全球化視野下我國旅遊標準化建設初探
城市公共休閒服務與管理標準化研究概述
出境旅遊需求量與人均GDP關係之實證研究
——以英、德、日、美和中國五國出境旅遊為例
近30年來我國旅遊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效應研究綜述
旅遊景氣指數研究評述
中國低碳旅遊研究架構
——以北京市鄉村旅遊為例

精彩書摘

1.旅遊業經濟總量提高,產業貢獻比例加大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15年中國將成為最大旅遊目的地國家。這就意味著將有大批海外遊客來到中國,而首都北京又必將成為熱點城市。世界城市每年都吸引了大批遊客參觀訪問,有數據顯示巴黎旅遊在整個城市經濟中的比重在50%以上,而其中54%的收入靠外來人口的流動而實現,而人的流動就是大旅遊。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都是區域外旅遊流的淨流入,儘管從旅遊業經濟效益來講,高端的國內旅遊消費往往超過入境的大眾旅遊。但是入境旅遊對於推進北京旅遊業乃至建設世界城市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
2009年北京旅遊總收入2442.1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遠遠高於全球旅遊市場國內旅行0.7 %的消費實際增長。到2010年7月底,全市接待入境過夜旅遊者274.9 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4.4 %。其中接待外國人234.6 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8.2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在打造世界城市的過程中,旅遊完全可以充當領跑者的角色。

前言

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以下簡稱基地)是北京市首批市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成立於2004年。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為主要建設單位,通過四方共建協定與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旅遊局、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共同建設基地。基地的建設宗旨是: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市重點學科——旅遊學科為基礎,依託本校旅遊發展研究院、旅遊管理學院、旅遊教育出版社,以及校外北京市旅遊局、首都旅遊集團、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等機構,整合旅遊及相關研究優勢資源,緊緊圍繞我國尤其是北京旅遊業發展過程中亟待研究解決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設計研究項目,推動我國及北京旅遊研究領域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創新和研究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北京旅遊教學、研究和旅遊業發展在國際上的層次和地位。
第一個3年建設周期中,基地在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等各級領導、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通過與北京市旅遊局及各區縣旅遊局、各有關旅遊企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的成果,為北京市及全國旅遊研究和旅遊行業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實現了基地建設的第一期目標。
新一輪建設中(2008-2010年),基地的目標是,進一步提升基地的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更好地為旅遊研究和旅遊產業發展服務。而“狠抓標誌性成果建設,打造權威報告品牌”是實現第二輪建設目標的一條重要途徑。今年乃至今後幾年,陸續出版的標誌性成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面向北京市旅遊行政管理機構和實踐單位的《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報告》;面向旅遊學科學術研究領域、致力於旅遊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的《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度報告》、《中國旅遊企業發展年度報告》、《中國旅遊目的地發展年度報告》、《中國會展經濟發展年度報告》(聯合)、《中國旅遊教育發展年度報告》(聯合)、《中國旅遊研究》、《國際旅遊研究》等。使上述報告成為“權威報告品牌”,是每個研究人員努力追求的目標和共同的期待。至於說能否實現我們的預期,這不是通過簡單的行政評價就能作出最終結論的,需要經過長期的積澱和時間的充分驗證。如果經過十年、二十年,當新一代旅遊工作者或者研究人員或者學子們在學習、研究到相關旅遊問題時,還需要去翻開這些也許已經變得發黃的著作時,當幾乎所有研究或者從事旅遊的人士要經常翻閱這些報告以期從中獲得靈感時,我們就有理由相信報告是“權威”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