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孤

施孤

施孤,口頭上都稱為“薛孤”,是於農曆七月里奉行的拜鬼活動。孤,是指那些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是給它們一次施濟。施孤習俗,來源於佛教,是佛教的“盂蘭盆會”演進而來的。施孤活動,有的是善堂組織,有的是地方奉祀的老爺(通常為太子爺、將軍爺、千歲爺……)主持。施孤的彩台,俗稱孤棚,在這裡拜祭的祭品,祭後則散發給窮人或讓人搶奪,俗稱“搶孤”。盂蘭勝會的由來有這樣的傳說:佛籍中的目連僧因他母親罪惡深重,死後墜入餓鬼道中,目連送食,可是食物進了她的口,就化為烈火,目連為拯救母親,求佛指示,佛給他一套盂蘭盆經,說念此經,可招來四方之神,一起拯救他母親。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潮汕每年農曆七月這一個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動。清《海陽縣誌》便有“七月賽盂蘭會,謂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記載。

習俗來源

施孤習俗,來源於佛教,是佛教的“盂蘭盆會”演進而來的。“盂蘭盆”是梵語,意為“救倒懸”。佛教有一儀式,於每年夏曆七月十五日,教徒追薦祖先舉行了“盂蘭盆會”。佛經上說:“目連以其母死後,極苦,如處倒懸,求佛救度。佛令他在僧眾夏季安居終了之日(即農曆七月十五日),備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即可解脫”。目連依佛教導,母親果然得救。於是此風到處盛行。中國在南北朝時梁代開始仿行。後世除施齋供僧外,還加拜懺,放焰口。焰口,是古印度傳說中的一種惡鬼。身形焦枯,口內噴火,咽細如針,故而得名。佛教密宗有專對這種餓鬼施食的經咒和念經儀式,叫做“放焰口”。過去也作對死者追薦的佛事之一。

過去的施孤習俗,與佛教不同,施孤是對無主孤魂、無依野鬼的一場施濟,把供品施給乞丐,並非齋僧。時間也非定於七月十五日(中元節),而是另定一天,總須在農曆七月之內。傳說地府閻王於七月大開放,讓地獄孤魂野鬼都來人間求食。至七月底歸回,稱“關孤門”。所以施孤都在七月里。

組織形式

施孤活動,有的是善堂組織,有的是地方奉祀的老爺(通常為太子爺、將軍爺、千歲爺……)主持。這一天,大部分住戶都參加,有一戶承辦(有錢人家),也有多戶聯辦。供品十分簡單:一大葫白米飯,修成山形,四周圍著幾十塊豆乾,還有一鍋和豬肉一起煮的春菜,一捆冥紙,如此而已。有些農家,自家出產的薯、芋也蒸熟後作供品。主持人則四處募捐,並於募捐所得買了三牲、發粿、麵包,糊製紙衣紙袍等,祭拜完畢後燒化。是善堂主辦的,主持人則念些經咒,到場巡視。孤場在一片曠埕中,供品架放於竹籮上。若是由老爺主持的,便必須降乩。即神附體於一位平常人(稱乩童)上,穿了神袍,持塵拂及刀劍之類,走走跳跳,說些難懂的話,有的還上三層床(用三隻大方桌疊起來),在上面指指畫畫,請神招鬼,前來接受祭品。儀式完畢,燒紙散場,主辦人便向各家要些供品,集中後送給乞丐。舊時代乞丐很多,一早便坐在場外等待。善堂或老爺主辦人,把收集來的乾飯、豆乾、菜、薯、麵包等分給乞丐。乞丐們你搶我奪,有的丟落地面,足踏成泥,“拐腳搶孤,耳耳掉”的潮汕歇後語,便出於此。

相關活動

“施孤”民俗活動一般為:農曆七月初一日下午,家家戶戶都在自家門口置放各式各樣食物,焚香遍插每一種食物,並焚化紙錠,冥衣冥鏹,俗稱拜“開獄”。民俗認為這天地下閻王把陰司地獄裡的孤魂餓鬼統統放出來,象徵施孤活動的開始。農曆七月三十日(小月廿九日),用同樣方式拜祭,稱為拜“禁獄”。閻王這一天又把那些孤魂餓鬼統統驅回地獄裡,施孤活動也至此結束。在此中間,還有兩次活動,一次為七月十五中元節日,這一天除家家戶戶拜祭祖先外,還要施孤;另一次是各鄉、社或地段,自行選定日期進行(有的與中元節合一),這次活動稱為某地“施孤正日”,禮儀十分隆重,即所謂“盂蘭勝會”。除了各家各戶備辦拜祭的禮品要特別豐盛外,當地還集體高搭彩台,聘請僧人或道士做清醮誦經,普渡孤魂。彩台左側,用竹和紙紮塑一尊數丈高的白衣大士化身的青面獠牙鬼王,俗稱“孤王”,以制服孤鬼鎮壇;右側設無祀孤鬼之位。四周紙制幢幡低垂,陰森淒冷,令人有置身鬼域之感。

施孤的彩台,俗稱孤棚,在這裡拜祭的祭品,祭後則散發給窮人或讓人搶奪,俗稱“搶孤”。

盂蘭勝會的由來有這樣的傳說:佛籍中的目連僧因他母親罪惡深重,死後墜入餓鬼道中,目連送食,可是食物進了她的口,就化為烈火,目連為拯救母親,求佛指示,佛給他一套盂蘭盆經,說念此經,可招來四方之神,一起拯救他母親。後來,對沒人祭祀的孤魂餓鬼,也進行建醮超度祭奠,名為施孤,也叫盂蘭勝會,沿襲而有此風俗。

現在潮汕城鄉七月施孤活動還是很流行,不過大多簡化了。潮汕盂蘭勝會的活動還帶到馬來亞、泰國、印尼、港澳等地,凡有潮人聚集的地方,至今此民俗活動仍很盛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