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邵安

民國11年(1922年),應聘到漳州龍溪中學任教。 民國15年,雲霄創辦縣立初級中學,回初級中學任國文教師。 民國32年秋,又應聘回雲霄,先後在縣立初級中學和省立雲霄高級中學任國文教師。

方邵安(1883~1960年)字景袁,號筱庵、今吾,福建雲霄城關人。幼家貧,7歲就讀於進士林鎮荊之弟林亦樓,家中時常斷炊,課本靠自己抄錄,林見他勤奮好學,常給予資助。光緒三十年(1904年),院試錄為生員,開始設塾授徒維持生計。民國初年,方邵安受聘為甄陶、陽霞、孫坑等國小的教師。民國11年(1922年),應聘到漳州龍溪中學任教。民國15年,雲霄創辦縣立初級中學,回初級中學任國文教師。民國18年,籌資為林鎮荊整理刊印《話雨山房詩集》。民國19年,方聖徵、方誌賢在船場創辦啟明國小(今船場國小前身),被聘為該校國文教師。民國31年,雲霄物價飛漲,國小教師待遇菲薄,經常領不到薪金,為生計,不顧年屆花甲,路途遙遠,應聘到平和大誠中學、進德女子中學和雙十中學任教。民國32年秋,又應聘回雲霄,先後在縣立初級中學和省立雲霄高級中學任國文教師。民國36年,縣成立修志委員會,被推舉為委員。1950年春,方年老辭去教職家居,為人治病。他讀書明志,潔身自好,從教40多年,窮困潦倒,歷盡坎坷,甚至於無法養活子女,子女中4個夭殤,4個送人撫養。1954年,被省人民政府聘請為福建省文史館館員,雖年過古稀,仍表示要“誓輸能力答明時”,經常拄杖深入採風。1957年,為政協雲霄縣委員會邀請為首屆委員。著有《淚珠集》(詩集,3000多首)、《小香草吟箋》、《臥齋吟稿續編》、《臥齋吟稿後編》和《臥齋談薈》等詩文手稿,《淚珠集》於“文化大革命”中被親屬焚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