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草尋源

方草尋源

在炒作才能成功的今天,強調的是張揚,是攫取,是上位;沉默的力量被忽略,沉默的美德被拋棄,更忘記沉默隱含的博大深邃就如同浩瀚無垠的宇宙。所以,《方草尋源》策劃的宗旨就是遠離塵囂,走進自然,在跋山涉水中去找尋沉默中生存了千年萬年的中草藥,去領會它們一與自然萬物在沉默中的無限交流,去試著體驗天人合一的深邃境界。非典(SARS)一疫後,中醫藥越來越受重視,但我們日常接觸到的都是炮製國的藥材,真正原貌鮮為人見。亞洲電視攝製隊夥同廣東省中醫院教授及醫師,走訪中國名山大川,針對都市病,如脫髮、肥胖、失眠、暗瘡、胃病、早衰、糖尿病、肝病、鼻敏感、腎病、癌症等尋訪中藥源頭及有趣傳說。粵港中醫師教你對症下藥,詳細分析中藥真偽特徵。本書為你介紹多種中藥引發中世紀歐洲戰爭的三大香料肉豆蔻、肉桂和胡椒;化妝品之寶“紅花”;令武則天容顏不老的秘密“益母草”;令人吃了變聰明的“益智仁”;中華第一仙草“石斛”,具補腎之效;秦始皇畢生追求的“不死藥”麥冬;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天然的安眠藥,鮑魚殼“石決明”。

中文名: 方草尋源 第一季
英文名: Adventure For The Herbal Medicine
版本: 共13集
發行時間: 2008年06月20日
出品: 亞洲電視本港台(ATV)
地區: 香港
語言: 粵語
主持群: 鮑起靜
劉錫賢
江美儀
林偉
李小萍

簡介:

科技將曾經的不可能逐漸變為現實,我們是征服了世界還是在失去?
困惑、迷茫,身處繁華,卻又無邊寂寞?
即便是最基本的生理規條都在消逝:吃不香、睡不好?
【方草尋源】將給你耳目一新的健康感受。走遍名山大川,尋訪你所熟知藥材的最原生狀態。看沃土、藍天、碧水,聽花草密語,體會他們與自然相處、汲取天地力量的精髓。
長白山上的老把頭,多年行走白山黑水,依然對「人參」充滿敬慕。
雨中的「林蛙」知時節識舊途,為美顏聖品。
黃土高原上埋藏於梭梭樹根深處的「肉蓯蓉」,形若陽具,真正是以形補形,為補腎良藥。
「鮮枸杞」如小番茄,滋味無邊。
峨嵋山上的「苦黃連」,煲水外塗治暗瘡
「白果」常入饌,但千年銀杏樹可曾擁抱過?
還有「青黛」如美人,遍山盡茱萸。
節目並特別邀請中國頂尖的中醫藥專家與香港浸會大學的中醫師共同行走此次尋源之旅。他們將對香港都市中常見的疑難病症做出辨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起居提出專業意見。
《方草尋源》十三集中藥材主題:
第一集:青春不老
第二集:戰痘特工
第三集:將軍戍腰
第四集:四大名旦
第五集:陳香沁胃
第六集:大漠天驕
第七集:赤箭當歸
第八集:紫氣尋龍
第九集:紅樓問藥
第十集:心安理得
第十一集:辛香撲鼻
第十二集:赤龍護肝
第十三集:蓮之清語

內容簡介 

 在炒作才能成功的今天,強調的是張揚,是攫取,是上位;沉默的力量被忽略,沉默的美德被拋棄,更忘記沉默隱含的博大深邃就如同浩瀚無垠的宇宙。所以,《方草尋源》策劃的宗旨就是遠離塵囂,走進自然,在跋山涉水中去找尋沉默中生存了千年萬年的中草藥,去領會它們一與自然萬物在沉默中的無限交流,去試著體驗天人合一的深邃境界。
非典(SARS)一疫後,中醫藥越來越受重視,但我們日常接觸到的都是炮製國的藥材,真正原貌鮮為人見。亞洲電視攝製隊夥同廣東省中醫院教授及醫師,走訪中國名山大川,針對都市病,如脫髮、肥胖、失眠、暗瘡、胃病、早衰、糖尿病、肝病、鼻敏感、腎病、癌症等尋訪中藥源頭及有趣傳說。粵港中醫師教你對症下藥,詳細分析中藥真偽特徵。

本書為你介紹多種中藥
引發中世紀歐洲戰爭的三大香料肉豆蔻、肉桂和胡椒;化妝品之寶“紅花”;令武則天容顏不老的秘密“益母草”;令人吃了變聰明的“益智仁”;中華第一仙草“石斛”,具補腎之效;秦始皇畢生追求的“不死藥”麥冬;世界上最毒的植物“見血封喉”;天然的安眠藥,鮑魚殼“石決明”。

目錄

青春不老脫
松針
戰痘特工暗瘡
女貞子、黃連、雪蛤膏
將軍戍腰腎病
大黃、山茱萸、杜仲
四大名旦白血病與紅斑狼瘡
青黛、靈芝、牡丹皮、積雪草
陳香沁胃胃病
陳皮、砂仁、海螵蛸、佛手
“療”如指掌:胃病
人漠天驕早衰與糖尿病
肉蓯蓉、枸杞子
“療”如指掌:早衰
赤箭當歸帕金森病
天麻、當歸、葛根
紫氣尋龍哮喘
紫蘇、白果、冬蟲夏草、蛤蚧
心安理得心臟病
人參、南芪
辛香撲鼻鼻敏感、香港腳及濕疹
辛夷花、蒼耳子、黃柏、土茯苓
“療”如指掌:鼻敏感
赤龍護肝更年期及肝病
大棗、夜交藤、五味子、丹參
“療”如指掌:青春常駐
蓮之清語肥胖
荷葉、何首烏
“療”如指掌:減月巴
寸草春暉傳統婦科良藥
益母草、紅花
“療”如指掌:痛經
甜夢如初天然安眠藥
麥冬、桂圓、石決明
“療”如指掌:失眠
俠骨柔情明目止嘔要藥
石斛、半夏、吳茱萸
“療”如指掌:醒腦明目
愛情碩果消滯之藥
檳榔、青梅
“療”如指掌:便秘
熊貓植物癌症剋星
紅豆杉、長春花、燈盞花
紅樓問藥四大懷藥
山藥、地黃、菊花、牛膝
山里來客山哈人的畲醫
路路通、海金沙、牡蠣
“療”如指掌:頸肩腰腿痛
南方人參大瑤山保健佳品
絞股藍、鉤藤
“療”如指掌:安兒妙法
五指神山海南島奇藥
膽木、益智仁
花中君子是花也是藥
蔓荊子、重樓、雞蛋花、霸王花
“療”如指掌:頭痛
香料之戰調味料的價值
肉豆蔻、肉桂、廣藿香、胡椒、梔子
見血封喉能救人的毒藥
草烏、見血封喉、馬錢子、斷腸草
特別介紹:諾麗果、甘草、蘋果、西瓜
真假藥材與容易混淆中藥的辨別
美食藥膳
甄文達及尹達剛推廣中國飲食文化
後語體驗中藥的人生哲學

前言

中醫的哲學
前時敲詐朋友,自詡美食家的他頗用心思地在報紙上翻出一問自稱獨具特色的日本料理店,準備讓我這個饕餮之徒好好吃一頓。他是一個有司機的人,但那天突發奇想,要好好用用八達通卡(編者註:八達通卡為香港捷運等交通卡)。於是,沒有了專車的我們從捷運里鑽了出來之後,就迷失了方向。八月的香港,雖然晚風徐徐,但是,狂走20分鐘,亦已大汗淋漓,形容狼狽。最要命的是,他在手心記了路名,卻沒有記下食肆的名稱和電話。所以,在華燈初上中,我們不知道何去何從。
朋友氣急敗壞,因為覺得沒面子。“什麼破地方,不去了。”然後扭頭走進身邊的一幢大廈。正好,那裡有一家從沒聽說過名字的料理店,“就這裡了”。他看也不看我,直衝進電梯,我一面暗笑,一面在心裡慨嘆:“完了,我的大餐”。
事情竟然峰迴路轉。在那裡,我品嘗到有生以來最美味的日餐。精緻的出品,細緻周到的日式服務……細問下獲悉,這個隱藏在鬧市中的樓上店竟然是一個在日本有著兩百年歷史的品牌,剛剛登入香港僅8個月。
生活就是這樣,一個細節的變動,就會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天地。《方草尋源》的出品就是這樣。
與中醫的接觸,是人到中年之後。此前,我只選擇西醫。一次偶遇,我接觸到廣東省中醫院的專家。與之前所接觸的西醫不同(西醫的權威感與高傲常常讓病人訥訥不敢言),中醫專家相當重視與病人的交流,有著儒家的謙遜溫和。因此,治療的過程漸漸變成朋友式的溝通。當時,我被所謂的亞健康狀態所困擾,相當長的時間內,已經放棄了治療。即使看中醫,也是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在治療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非常重視對生活細節的了解,特別注意跟我探討影響情緒的點滴。針對我的問題,專家建議,要學會疏導情緒,尤其是工作或生活中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不要壓抑,要儘快排遣。比如,有了不愉快的事情,做運動就是一個排解的好辦法。一方面運動可以產生一種讓人快樂的生化酶,而且,運動中出汗還可令體內因壞情緒所產生的毒素迅速排出,讓人恢復到平衡的狀態。在用中藥進行輔助治療之後,困擾我達10年之久的亞健康狀態竟然逐漸消失。
這令我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的中醫師不僅可以治病,而且亦成為我情緒的導師。我亦發現,中醫治病的過程,非常重視人的整體,而並非僅關注表面的一些症狀,在治療的過程中,尤其強調一種內外平衡。這都令我充滿好奇與疑惑。之後,我發現曾經篤信的西醫突然對常見的流感病毒變得束手無策。我們知道,抗生素的發明,對於現代醫學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曾經威脅人類生命的許多病毒都有摧枯拉朽的作用。尤其是感冒,對於現代人來說,早已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簡單的吃藥、打針或者注意休息就足以應付。但2003年的非典(SARS)及之後的禽流感,乃至最近蔓延於校區的病毒性流感,似乎把這一切信心顛覆。你會發現,人類在自然面前依然軟弱。
中醫,自有文字記載,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但是,在現代科技進入醫療領域之後,中醫陷入了低谷。尤其是在香港,中醫的形象並不太好,在社會的中上層,很多人都對其有很深的偏見和誤解。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中醫、西醫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想體系,亦形成截然不同的方法論。
西醫,有著嚴謹的科學體系和實驗模式。也正因為如此,它對於疾病的治療,首先在於確定是什麼病,由何種病毒引致,然後對症下藥或者研製新藥。但是,這樣一個周期走下來,耗時甚巨。往往在剛剛確定病毒種類或者變種途徑之後,新的變種又出現,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為什麼現代醫學對於層出不窮的流感病毒顯得應接不暇的原因。不過,我始終認為,西醫的檢測手段以及在急重病症的治療中有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其嚴謹的科學體系和方法論應值得尊重和敬仰。
中醫治病則並非如此,它是一種哲學體系下的方法論。中國的古代醫學從哲學的角度來解釋疾病的成因。同大宇宙一樣,小宇宙人也受制於陰陽這兩種對立的力量。人一旦受到來自外部或內部因素的干擾,這兩種力量失去平衡,機體就會遭受損壞。所以,對於患者,中醫不斷病,只看症。在治療中,它不強調要殺死某某病菌,它認為萬物都有生存的理由。得病的原因是因你本身機體的內環境提供了某種能夠讓病毒生存的條件。因此,中醫治病會以調節人體本身的內環境為主,讓病毒沒有生存的空間,從而達到把病毒趕走,使病症得到解除的目的。這種理論體系也使中醫在近年來對抗流行性感冒的戰役中屢建奇功。因為中醫不管病毒有千變萬化,其治療始終有一定之規。
而且,中醫除了在日常醫療保健中提供了西醫之外的選擇,它的哲學觀對於人的內心自省有著莫大的益處。中醫的世界觀傳承於中國傳統的道家、儒家思想,《易經》是它的綱領。它認為個人、社會和自然界三者各成體系,但他們彼此間又互有關聯且互相影響;三者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同時,每個體系本身也是一個有機整體。自然界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宇宙,個人與社會則各是一個小宇宙。個人本身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同時也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在這個理論體系中,德被認為是宇宙能量與力量的起源,是本體或現象界的固有本質,也象徵著真善美、和諧與平衡。因此,中醫強調個人的內在條件、人際關係與精神層次都能到達這樣的狀態。這種強調身心協調的世界觀,對當下都市人浮躁的心態有莫大的幫助。
焦躁,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心理問題。信息的發達與爆炸,亂花漸欲迷人眼。曾經引以為豪的無瑕與靈性在社會的進步與文明的高度發達之後,好像逐漸消失殆盡。都市人很難再有和諧與寧靜的時刻,每天焦慮的是明天的早餐在哪裡,為什麼別人的早餐比我的豐富?很多人失去與萬物共處的耐心與對其起碼的尊重,只想索取,不斷地索取。在這樣一個人已經可以被複製的年代,傳統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評判標準在迅速瓦解,人與人的關係已經簡單地演變成成本效益考慮。心靈的孤獨,是這個發達時代一個令人沮喪的標誌。
在炒作才能成功的今天,強調的是張揚,是攫取,是上位;沉默的力量被忽略,沉默的美德被拋棄,更忘記沉默隱含的博大深邃就如同浩瀚無垠的宇宙。所以,《方草尋源》策劃的宗旨就是遠離塵囂,走進自然,在跋山涉水中去找尋沉默中生存了千年萬年的中草藥,去領會它們一與自然萬物在沉默中的無限交流,去試著體驗天人合一的深邃境界。
《方草尋源》在收穫了電視觀眾的首肯之餘,其實對於整個製作團隊亦是一次真正的心靈體驗之旅。每一次的找尋,都是一段艱苦的旅程,整個攝製團隊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從翻閱藥典、資料蒐集,到拍攝地點的確定,《方草尋源》收視的成功與這個剛剛組建的團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們是執行監製:溫少江;導演:劉瑞;攝像:張旭;後期製作:葉智斌、黃志勇;燈光:郭瑞;撰稿:畢艷芳、陳俊偉、趙瑩;製作統籌:列莉莉、蕭敏賢。另外,在專業資料的蒐集方面,我們還要特別感謝廣東省中醫院的胡延濱、毛煒、李姝淳。同時,我們有幸邀請到廣東省中醫院的專家,尤其是特邀顧問呂玉波、黃慧玲楊志敏為整個節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們亦有幸得到余仁生集團的大力協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的朋友給我意外的大餐,我在這個小插曲中也重新體驗了《方草尋源》的心靈真諦。
《方草尋源》策劃/監製趙春曉

後記

後語體驗中藥的人生哲學
回對大自然,人顯得非常渺小,但人又很聰明,懂得積累經驗,利用自然。如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中醫藥,由神農嘗百草到歷代名醫,在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上,再加上自己行醫的經驗和心得,使中醫藥慢慢變成為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近年,人們活在社會上的目的,不單是為了追求生命的意義,也是為了創造經濟價值。現在的教育體系五花八門,但所傳授的只是謀生的~技之長,或是加薪的證書。多少在職場中精明能幹的專業人士,碰到人生危機時茫然無措,甚或崩潰。台灣著名學者賴聲川認為“智慧”已經遠離我們,在劇作《千禧夜我們說相聲》中說:“所有的問題,就是因為現在沒有人可以教我們怎么生活,唯~能教我們如何生活的,就是媒體,而媒體所教我們的唯一信息,就是買買買!儘量而趕快去消費,買買買!買越多越好,越快越好!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最高指導原則了,再也沒有任何指示給我們這個心靈空虛的時代了”。
古老的中醫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智慧,強調陰陽和諧,天人合一,重視人內心的調整、體察和提升。在漫漫藥庫寶典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數十種道地藥材,它們只是滄海一粟,最重要的是在尋訪過程中,我們體會到中醫學的哲學,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更驚嘆於古人的智慧。期望讀者在本書中除了獲得中藥知識,也能體會到與自然和諧相處、汲取天地精髓的健康理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