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都機場

新首都機場

主航站樓工程是首都機場擴建工程的核心部分,位於首都機場東跑道東側。是具有世界一流功能和特色的現代化超大型航空樞紐,建築面積為28萬平方米,地下兩層,地上5層,建築高度45米,結構類型為鋼筋混凝土及鋼結構設計,標段總價為48億元人民幣。位於北京市郊順義縣天竺鎮首都國際機場內,工程建築面積33.5萬平方米,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建築物平面呈“工”字型,南北長747米,南北指廊東西寬343米,中央大廳東西寬121米,單層面積達9萬平方米。

機場簡介

新航站樓的南、北、東側共設有36個登機橋,可同時停靠36架飛機。樓內設自動步道、自動扶梯、配有168個辦票櫃檯、設有行李自動分檢、安全檢查、樓宇自動化控制、內部通訊等先進的機場管理系統。

機場規模

據悉,工程將於28日破土動工,2007年9月建成。根據設計規模,到2015年,新航站樓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的需要。屆時,擴建後的首都機場年旅客吞吐總量可達到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0萬噸,飛機起降50萬架次,高峰時每小時飛機起降124架次。

2008年2月29日北京奧運會最為重要配套工程之一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正式啟用。外形宛似一條巨龍的新航站樓,為即將迎來奧運盛會的古都北京,開啟了一個通向世界的新“國門”。

首都機場3號航站樓南北長2900米,寬790米,高45米,總建築面積98.6萬平方米,確認是全球最大的單體航站樓。

3號航站樓功能

3號航站樓分T3C、T3D、T3E三個功能區,工程總投資概算270億元。其中T3C區用於國內、國際及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乘機手續辦理、國內出發及國內國際行李提取,T3D區暫用於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包機保障,T3E區用於國際及香港、澳門等地區的出發和到達。

歷時3年零9個月建設而成的3號航站樓,建築面積是首都機場原有的1、2號航站樓總和的兩倍多,建成後將大大緩解目前首都機場超負荷運行的現狀。

新航站樓投入使用後,首都機場將成為國內第一家三座航站樓、雙塔台、三條跑道同時運營的機場,航班起降能力從目前的每天1000個航班提升至1700至1800個航班,空中客車A380等新一代大型客機也能在新跑道起降。

人性設計

新的航站樓體量巨大,但其中充滿了人性化的精巧設計。新航站樓屋頂鋼管都是正南正北走向,旅客只需看看屋頂線,就能分清東南西北。另外,航站樓屋頂色彩從紅到橙再到黃漸漸過渡。不同的顏色代表處於航站樓內不同的區域。旅客記住對應的屋頂顏色,也能一望而知自己身處哪個區域。

首都機場新航站樓有46個公共衛生間,每個衛生間除了通常的男女廁所外,還增設了母嬰盥洗室和無性別廁所。無性別廁所可供殘疾人士和協助的異性伴侶共同使用,既方便又保護隱私。

交通便利

為方便乘客快捷便利地到達或離開機場,首都機場新航站樓在交通組織方面也有其獨到之處。目前,一個圍繞機場的立體交通網路正在形成,兩條機場高速公路直通市區,軌道交通機場將在北京奧運會前直通機場的地面交通中心。

雄偉的3號航站樓,廣泛採用了世界一流的航空保障技術,其中捷運系統、行李高速傳輸系統、單燈引導系統三大系統都是在內地機場首次採用。

新航站樓捷運線路長2.1公里,設T3C、T3E、T3D三站,投入11輛運營車輛,全程無人駕駛,最小發車間隔2分鐘,從T3C到T3D僅需4分鐘,每小時能運送旅客8200人。更讓許多國內旅客感到新奇的是在新航站樓中投入使用的“小火車”,即中國首次使用的多樓連通的旅客捷運系統(APM)。這套無人駕駛的全自動旅客運輸系統全程設3個車站,行車路線單程2080米,最大發車間隔3分鐘,高峰小時單向運送旅客可達4227名,將滿足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日益增長的旅客流量需求。

便捷服務

新航站樓採用了世界最大、傳送速度最快的行李處理系統,傳輸速度最高達每秒7米,每小時能處理行李近2萬件,將充分滿足今年奧運會期間機場航空客流劇增的需求,先進的無限射頻技術還能自動跟蹤識別行李,避免行李在航站樓內丟失。新航站樓的行李處理採用國際最先進的自動分揀和高速傳輸系統,據測算,到港行李從飛機直接用行李車運送到提取轉盤平均時間國內航班為10分鐘,國際航班為20分鐘。

從空中俯瞰,南北長2.9公里,東西翼展寬750多米的新航站樓,游龍般的身姿分外壯觀:T3C、T3D、T3E三大功能區構成挺拔的龍身,近300個三角形自然採光窗猶如片片龍鱗,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網如同延伸的龍鬚,而航站樓前橢圓形玻璃屋頂下的地面交通中心,則呈現出“龍吐碧珠”的生動景象。

奧運會期間,從世界各地湧向北京的旅客,步入新航站樓就能領略到濃郁的中國風情:國際到港通道和辦票大廳內,清明上河圖、長城萬里圖巨型屏風和仿渾天儀的《紫微辰恆》雕塑會讓南來北往的旅客忍不住駐足讚嘆;T3C二層行李提取大廳的外廊,《門海吉祥》的4口大缸和漢白玉製作的《九龍獻瑞》成為標誌性景觀,前者以紫禁城太和殿兩側的銅缸為藍本,後者以北海的九龍壁為藍本;在旅客候機區,分布著曲苑風荷、吳門煙雨、御苑諧趣、御泉垂虹等精緻的古典園林景觀,將成為航站樓內休憩觀賞的幽靜角落。

目前航空公司入駐情況

3號航站樓總體建築面積約98.6萬平方米,分T3C、T3D、T3E三個功能區。其中T3C區用於國內國際及港、澳、台乘機手續辦理、國內出發及國內國際行李提取,T3D區暫用於奧運會及殘奧會期間包機保障,T3E區用於國際及港、澳、台出發和到達。

本月29日0:00,山東航空公司、四川航空、澳洲航空、卡達航空、英國航空、以色列航空6家航空公司將率先進駐新航站樓,3月26日,國航、上航、漢莎航空、美聯航、新加坡航空等21家航空公司將進駐。根據機場總體安排,3號航站樓將主要交給國航及星空聯盟的外航使用,而目前南航運營的1號航站樓將交給海航使用,2號航站樓主要交給南航、東航及天合聯盟的外航使用。機場表示,1號、2號航站樓的搬遷調整暫時還不會進行。

機場新航站區將採用監視雷達對飛機的運行狀態進行跟蹤監視,為每架到港、離港的飛機設定滑行路線,然後通過單燈控制的滑行道燈光系統,自動引導地面飛機安全滑行,大大提高機場運行效率。

以巨龍為設計創意的新航站樓處處滲透著迷人的東方神韻,並集納多項世界一流技術,使首都機場一步跨入世界最先進的現代化機場行列,年旅客吞吐能力將從3600萬人次提升到7600萬人次。奧運會期間,首都機場高峰客運量將達到556萬人次,新航站樓將完全滿足奧運需求。新航站樓的建成使用,將使這一亞洲最繁忙機場之一的空港鞏固世界第八大機場的地位,並且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