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翻羽調綠腰

《綠腰》又名《六么》、《錄要》,為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 第一部分名為“散序多攏捻”,節奏自由。 第二部分首段名為“輕盈綠腰舞”,中序入拍,旋律優美典雅,節奏舒緩,充分展現了宮廷舞女輕盈婀娜的舞姿。

《新翻羽調綠腰》由楊潔明創作於1982年,王偉華訂指法。
《綠腰》又名《六么》、《錄要》,為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據傳唐貞元年間,樂工進新曲。樂曲清新委婉,德宗非常喜愛,但又嫌其太長,於是命樂工錄其主要的精彩部分演奏,故名《錄要》。以後,琵琶上也有了《綠腰》的獨奏曲。
此曲是作者根據唐詩中關於《綠腰》舞的描述創作的,並刻意追求唐代的風韻在琵琶上加以發揮。樂曲分為五個段落,模擬唐代大曲的結構。五個小標題,除第一個取自唐代詩人元稹的《琵琶歌》外,其餘四個均取自李群玉的《長沙九日登東屢次觀舞》詩。
第一部分名為“散序多攏捻”,節奏自由。
第二部分首段名為“輕盈綠腰舞”,中序入拍,旋律優美典雅,節奏舒緩,充分展現了宮廷舞女輕盈婀娜的舞姿。二段名為“慢態不能窮”,慢起漸快,用摭分起後用附點節奏,情緒較為活躍,舞女們姿態百生,令人目不暇接。三段名為“婉如游龍舉”,為中板,氣勢渾騰,用搖指、勾輪等手法,表現了舞女們穿插如梭,猶如金魚般地來回嬉遊。
第三部分名為“繁姿曲向終”,入破,也稱“花十八”,音繁節促,旋律在琵琶寬廣的音區中跌宕起伏,強烈的掃拂和快速的十六分音符進行,表現了綠腰舞蹈臨將曲終時,急速翻旋高潮迭起的生動場面。
全曲旋律優美流暢,節奏節拍多變,頗具古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