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

新發現

新發現《SCIENCE&VIE》是歐洲的大眾科學人文雜誌,中文版以法國版為基礎,在樣式上保持和法國母版同樣的水準,流行16開本和法國母本完全保持一致。全部為輕塗紙張,圖文並茂,富有質感,便於攜帶和閱讀。但是內容全面本土化,在選題上多提供和人類自身生存密切相關的內容。以與人類自身生存密切相關的科學話題作為主打內容,文筆清新活潑有幽默感,親和力強,介紹科普領域最新最全的潮流文化,直擊全球科技人文的新潮流,力求激發讀者想像力。

基本信息

創刊號類型

奔跑:揭秘人類ExclusifRevelationssurI'Homme

新發現新發現

一位古人類學家提出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觀點,他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擁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能力——耐力跑!他通過對化石的研究,得出結論說正是這種能力使智人得以戰勝其他物種,使其大腦得以如此發達!然而,進化的寵兒——人類,如今跑的越來越少,正在為此付出代價……

長跑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助推器26>31

漸漸失去活力的人類32>39

冠軍的秘密40>43

試刊號1
猴子,人,然後呢……

和我們的起源一樣,我們的未來也是一個令科學家們著迷的問題。他們藉助從古人類學到分子生物學再到各種新興學科的知識,試圖描繪出我們遙遠未來的後代們的模樣。結論是什麼?可以說,未來人類的一切都將由自己決定。因為從今往後,人類的進化掌握在人類自己的手中……

人類的外表在變化……28>33

永遠的晚期智人?34>37

人類的進化是文化的進化38>43

實驗室:掌控人類生物學的未來44>48

試刊號2
你的大腦"欺騙"了你

黑白棋盤上筆直的線條怎么變彎了?棋盤上怎么顯現出一個球形?這種視覺幻像說明,我們的大腦經常戲弄我們,有時甚至會攪亂我們的理性思維、破壞我們的真實記憶!做一做我們提供的測試吧:它一定會讓您暈頭轉向找不著北的。專家們對這些大腦短路的現象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得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結論:大腦的這一缺陷……正是我們得以生存的一個保障。但是他們還是擔心:這種弱點可能會使我們的大腦容易受人操縱。

大腦是個現行犯28>34

測試:20個讓你對自己產生懷疑的實驗?34>41

騙你……是為你好!42>47

被人利用的大腦缺陷48>52

《新發現》《新發現》

試刊號3
銀河系是"食人怪獸"!

天文學家們發現,銀河系遠非表面看起來那么平靜,而是既粗暴又極具破壞性。它不僅吞噬周圍的小星系,在其正中央還有一個超大黑洞,對自身進行侵蝕。

我們的星系吞噬從它身邊經過的一切26>31

它還蠶食自己32>37

報刊月刊

2005月刊

《新發現》《新發現》
2005年11月號

史達林格勒貝魯特塞拉耶佛……巴格達。近代軍事史說明,戰役越來越多地在城市中展開。這是因為,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城市越來越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可以說,奪得城市者贏得戰爭。然而,對於軍人來說,城市作戰簡直是一個噩夢:在士兵眼裡,它布滿了陷阱;對指揮官而言,它充滿了挑戰;對無辜的平民來說,它讓家園變成了地獄!新式武器的出現會給城市戰帶來新的前景嗎?……

城市作戰:軍人的噩夢26>41

科技優勢是王牌42>48

2005年12月號

《新發現》《新發現》
《新發現》《新發現》
一些物理學家提出的大膽質疑如今已經得到了確認:那就是,我們所以為的現實世界,其實不過是我們對現實世界的印象(信息)而已。這一認識將改變一切:它不僅使無限小的概念終於變得可以理解,而且要求我們從信息

2005年12月號封面圖片

2005年12月號封面圖片

學的角度來對時間、空間及物質等概念重新加以詮釋。

現實?抑或錯幻的信息?22>29

世界:0和1的漩渦30>35

2006月刊

2006年01月號

《新發現》《新發現》
蚊蟲傳播病毒、蝗蟲蠶食莊稼、白蟻噬咬房屋……昆蟲向我們發起了全面進攻。某些昆蟲在全球的擴張勢頭達到了一種史無前例的程度。螞蟻現象22>31

頑強的抵抗26>31

沒有統帥的軍隊32>37 與人類對決?38>39

其他大肆擴張的蟲類40>43

2006年02月號
L'evolutiona-t-elleunsens?

《新發現》《新發現》
生物豐富的多樣性絕不僅僅是由自然巧合造化而成的,而且這種觀點在今天變得越來越大行其道:世界各地都有一些研究者相信自然之中蘊含著一種“智慧的昭示”。

有人說,存在著一個無形的程式24>29

頑強的抵抗26>31

達爾文的理論足以解釋眾多迷題30>35

進化沒方向,但有規律36>39

2006年03月號
Unetheorieexpliquel'intelligencedelanature

《新發現》《新發現》
大自然擅長創造完美的結構。今後,人類也將能進行這種創造!一位聞名世界的美國熱力學家就創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論,為設計理想的物品、機器、居所、網路等指明了方向。這一"構造論"至今尚不為大眾所了解,但它必定會掀起工程領域的一場革命。

構造論,解開完美結構之謎28>33

世界是最佳化的嗎……34>41

對"黃金比例"的漫漫追尋之路42>45

2006年04月號
L'equilibreestrompu

溫度屢創紀錄、颶風接踵而至、水旱災害頻仍:2005年注定要在史冊上留下深深的印記,因為這一年氣候變化的波雲詭譎,似乎愈來愈印證了人們關於全球變暖的擔憂。更嚴重的是:全球變暖的進程一旦啟動,就將一發不可收拾;而其造成的氣候變化將使地球變為地獄!除非我們立刻採取行動,亡羊補牢。因為現在還不算太遲……

2005,最熱的一年!28>33

氣候過熱,危險迫近!34>41

回歸平衡,希望尚存42>46

2006年05月號
MemoireOnadecouvetlamoleculedel'oubli!

遺忘並不是缺陷,而是記憶的關鍵環節!"遺忘分子"的發現打破了人們的成見,揭開了大腦神秘面紗的一角,為記憶障礙的治療帶來了希望。本專題還專門為您準備了一系列測試:通過它,您可以全面地了解您的記憶能力--包括遺忘能力。

記憶機制所必需的分子28>33

干擾記憶的病症34>39

測試和改善您的記憶力40>47

2006年06月號
BigBanglln'apeut-etrejamaiseulieu

宇宙誕生於大爆炸的觀點似乎已被奉為權威,任何質疑都是對它的冒犯。然而,現在的多項實際觀測結果令這幢壯美的理論大廈產生了裂痕。憑什麼懷疑這一理論?就憑超級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它們的出現非常關鍵。

新近的觀測提出了疑問28>35

目前占上風的理論36>41

在天空中尋找答案42>45

2006年07月號

從《達·芬奇密碼》到迪迪埃·梵·考弗拉艾(DidiervanCauwelaert)的新著,如今這些以揭秘耶穌生平或探討克隆耶穌可能性為主題的作品在市面上越來越流行。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所有這類作品都嫻熟地將科學與虛構糅合在一起,編織出一個陰謀來掩蓋真相……那么真相是什麼?讓我們翻開耶穌檔案。

耶穌曾經婚育?28>33

耶穌可以從遺物中被克隆?34>39

科學揭示真相!40>42

2006年08月號
MoustiquesLagrandemenace

瘧疾、契昆根亞熱、登革熱……這些能置數百萬人於死地的疾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通過蚊子進行傳播。蚊子在全球範圍內的分布區域越來越廣闊,對殺蟲劑具備了越來越高的抗藥性,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威脅日益嚴重。面對這一災難,科學家正在積極迎戰。

縱橫天下,傳疾致命28>33

天賦奇才,與人俱進34>39

克蚊新攻略40>44

2006年09月號
Cequelasciencesaitdelamort

為破解死亡之謎,研究者們從生命的角度去進行探索。死亡,是個體生命的"最後一刻",是細胞生命的自我毀滅,是物種生命的延伸繼續。結果,他們為這些每個人都關心的根本問題找到了驚人的答案。

何時?死亡重新定義26>33

如何?生就的細胞機制34>41

為何?物種為自身延續的必要代價42>51

2006年10月號
PourquoiDieunedisparaitrajamais

神經生物學的一些研究工作證實了這樣一個驚人事實:人類之所以擁有信仰,是由人們大腦本身的結構所決定的,而其中某種微小分子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信仰對於戰勝焦慮也能起到關鍵作用,擁有信仰的人通常比沒有信仰的人更為健康長壽!

大腦偏愛信仰30>35

信仰是一帖鎮靜劑36>39

信仰源遠流長40>45

信仰的存在絕非偶然46>48

2006年11月號
EspacetempsEts'ilfallaittoutreprendreazero?

一位物理學家斷言:物理學的基礎本身就是不正確的,而且這錯誤要追根溯源到伽利略的身上!今天,地球上各個角落的實驗室都在尋找"缺失的那一塊拼圖",以期藉助它建立一種能夠將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相調和的理論。

他在追捕最初的錯誤30>33

無所不在的實驗室34>37

有待重建的拼圖38>41

2006年12月號
Umeseuielangueetait-elleal'originedetoutes?

人類的各種語言間存在著種種匪夷所思的相似之處,難道所有的語言都源自同一種原始語言,因而或多或少地烙上了它的印記?未來會不會出現一種語言占統治地位的現象?自從有了科學的參與,語言的出現和演變,對我們來說已不再神秘。

人類所有語言出自同一祖先?26>35

目擊一種新語言的誕生!36>39

英語會消失,漢語會勝利?40>43

2007月刊

2007年01月號:
生死幹細胞Cellulessouches:ellesrepoussentleslimitesdelavie!

幹細胞的發現是生物學領域中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它打開了通向生命奧秘的道路,使我們有可能修復任何受損的器官,甚至重又喚起了長生不老的幻想。

一切細胞的源泉,器官形成的關鍵32>37

再生非夢想,回天有希望38>45

生命界限與倫理禁區46>49

2007年02月號:
給地球降溫!REPROIDIRLATERRE!

對抗全球變暖的驚世計畫L'incroyableprojetcontrelerechauffement

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我們該怎么辦?出於最壞的打算,部分科學家主張採取種種極端措施,來促使地球氣溫大幅下降。然而向氣候宣戰並非一勞永逸的萬全之策,還會令我們回憶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破釜沉舟的極端方案32>43

病弱的地球,能否承受如此猛藥?44>49

2007年03月號:
走進意識深處Lascienceauxportesdelaconscience

從大腦神經活動、化學分子交換的角度徹底破解人類意識的奧秘,這可能嗎?神經科學正在為之努力奮鬥。藉助腦電圖,研究人員成功地"拍攝"下視覺意識在大腦中形成的全過程,並開始構建意識活動的模型。意識研究的新紀元來到了!

實驗:成功拍攝意識的形成32>35

專家:建造意識的神經模型36>41

科學:意識挑戰著它的極限42>45

2007年04月號:
摩登原始人Sommes-nousfaitspourvivredansnotremonde?

進化心理學告訴我們一個不幸的訊息,儘管人類已經邁入21世紀,然而人腦的進化仍然處於史前階段!我們是否會因此而無法適應這個新世界了呢?別急,大腦還有一張關鍵的"王牌"……

現代的社會,原始的我們30>35

基因拖了我們的後腿36>39

大腦的"可塑性"力挽狂瀾40>43

2007年05月號:
後石油時代Apreslepetrole...NUCLEAIREouCHARBON?

有限的儲量、動盪的局勢、高昂的價格……石油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新的能源革命方興未艾。誰能接替石油,成為新世紀的能源霸主?

煤炭問鼎"新世紀能源"王座34>39

來自氣候和環境的噩耗40>45

核能不會甘心俯首稱臣46>51

2007年06月號:
四季:行將終結Verslafindessaisons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原本涇渭分明的四季全都亂了套,而且季節紊亂還不僅僅體現在氣溫上……對於季節的這種新變化,植物、動物,還有人類都必須加以適應。

全球變暖,季節紊亂32>39

動植物面臨嚴峻考驗40>45

人類健康,備受影響46>48

2007年07月號:
癮的解析DependancePourquoinousnesommespastousegaux

普天之下,各種各樣的毒品層出不窮。然而,最新的科學研究告訴我們,上癮的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攝入物質的種類,還取決於大腦的化學機制。

上癮的大腦化學機制32>37

毒品各有"獨門本領"38>45

千奇百怪的"依賴"45>49

探尋治療上癮的有效手段50>53

2007年08月號:
道德的動物

道德意識源自何方?對於這個古代哲學家早已提出的問題,認知科學最新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人類之所以是一種具有道德意識的動物,是由人體生物學機制所決定的!這一發現將改寫我們對道德的認識。

道德的先天基礎已被發現32>41

全新視角看道德?42>45

2007年09月號:
世紀抑鬱

抗抑鬱藥物消費量直線上升;全世界1億多患者,中國2600萬……各種數據表明,抑鬱症的的確確是我們的"世紀之痛",而世界衛生組織更是將它列為世界範圍內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的頭號根源。然而,抑鬱症究竟從何而來?我們能夠找到有效的抗抑鬱療法嗎?在摸索中前進的抑鬱症研究為我們帶來了點滴答案。

抑鬱症始自何時?34>39

環境因素是不是全部癥結所在40>43

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44>47

2007年10月號:
偶然創造生命Etsilaviedevaittoutauhasard...

大到物種多樣化,小至生物細胞,偶然性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說,如果沒有偶然性,生命也許根本就不可能存在!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一生命主宰的廬山真面目吧。

沒有偶然,就沒有生命!34>39

偶然性的成功實錄40>45

偶然為何如此令人困擾?46>51

2007年11月號:
數從何而來?D'ouviennentlesmaths

神經生物學家的最新發現表明,我們的大腦對數字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認知能力。而這種認知能力在我們的祖先身上同樣存在!然而問題在於,對真實世界做出如此完美描述的數學是否僅僅是人類大腦想像的產物呢?

人腦對數字有先天意識32>37

人與數學20萬年前已經結緣38>41

數學是對真實世界的描述還是人類大腦的創造?42>47

2007年12月號:
天塌下來的時候Quandlecielnoustomberasurlatete...

高盧人曾經將天空想像成潛伏世界末日的危險所在,中國也有過憂天的杞人。事實上大家的擔心並不多餘,因為科學家已經確定,我們居住的這顆小小星球面臨來自太空的三重威脅:龐大小行星的猛烈撞擊、與另一星系的"短兵相接"、太陽的"末日烈焰"。雖然這些危險尚未近在咫尺,但是70億年後,天也許真的會塌下來。

小行星:難以避免的"飛來橫禍"32>39

仙女座:星系大撞車40>43

太陽:吞噬天地的末日烈焰44>47

2008月刊

2008年01月號:
物理的迷霧Quereste-t-iladecouvrir>P32

什麼是暗物質?什麼是暗能量?外星生命真的存在嗎?這些宇宙終極奧秘問題對今日物理學家提出巨大挑戰,同時也可能令物理學的基本問題產生動搖。

宇宙八大懸疑34>47

物理學陷入危機?48>53

特別策劃——何日土再來?Pertedeterrefertile:aquandlafin?>P88

2008年02月號:
長生不老

人能活到百歲仍然活力四射嗎?生物學的發展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隨著越來越多有關衰老的奧秘被揭開,推遲衰老的到來已經成為可能。

衰老的真相水落石出34>39

延緩衰老,科學有道40>50

2008年03月號:
一個民間科學家的終極理論

美國人加瑞特·里斯是個以充當遠足嚮導和教授衝浪為生的自由職業者,他聲稱最終發現了物理學的聖杯--統一自然界四大基本作用力的理論。是天才創意還是曇花一現?無論如何,他的"萬有理論"在物理學界掀起了軒然大波。我們採訪了這位或許能將物理學研究帶入新天地的物理學家。請見本刊獨家專訪。

萬有理論,終極追問36>49

真偽如何辨別50>54

2008年04月號:
轉基因風暴

轉基因生物對人體健康有害嗎?會危及其他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嗎?會威脅野生動植物群落嗎?通過20年來的研究,我們對轉基因生物的風險在某些方面有了確定的認識,但依然存在認知盲區。

危害人體健康?38>45

威脅野生動植物群落?46>52

2008年05月號:
綠色能源的黑色檔案

全球氣候變暖,石油資源枯竭。綠色能源是理想解決方案?先別著急得出如此結論。事實上,可再生能源並沒有看上去那么“綠色”。

難以承受的期望38>45

並不太“綠”的可再生能源46>51

能源革命任重道遠52>57

2008年06月號:
動物實驗危機

失敗的嘗試,自相矛盾的結果,不確定的副作用……動物實驗正在引來越來越多的爭議。面對這一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支柱,我們該何去何從?

動物實驗,缺陷凸現34>45

抵制動物實驗呼聲漸高46>51

2008年07月號:
黑洞主宰宇宙

我們早就知道,黑洞會吞噬膽敢靠近它們的一切。其實,它們所作的可不止於此!它們不僅會噴發出奇幻的星辰,還會向鄰近的星系噴射物質流,而它們的死亡足以令時空震撼!更了不得的是,最近的模型實驗表明它們還可能通向其它宇宙。

星系的真正主宰34>39

時空的雕塑師40>45

通向其它世界的門戶46>49

2008年08月號:
記憶未來

科研人員已經證實,記憶有時對我們的捉弄並非背叛,而是完完全全為了我們好!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我們的記憶並不僅僅是對於過去的記錄,它還能幫助我們規劃未來。這兩種南轅北轍的作用勾畫出神奇記憶功能的真實面貌。

記憶的欺騙:為了自我完善36>41

記憶是塑造未來的源泉42>47

2008年09月號:
當大海上升3米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速度越來越快。科學家由此推斷,到2100年,海平面將較現在上升3米!如果這一預測成為現實,一座又一座的瀕海城市將面臨滅頂之災。

海面上升,警鐘長鳴38>53

兩極冰帽,生死攸關54>59

郵局訂閱

郵發代號:4-790

訂閱價:11元/本

零售價:2011年訂閱單本12元。2012訂閱單本15元,全年180元。

訂閱點:各地郵局或撥打11185免費上門收訂

享受折扣:

1.非會員連續訂閱一年(12期)每本11元原價144元現價132元送一年平郵費18元節省30元;

一次性訂滿兩年原價288元現價248元;

一次性訂滿三年原價432元現價348元

2.會員續訂一年(12期)即可享受8折每本9.6元原價144元現價116元

送一年平郵費18元節省46元

3.會員續訂兩年(24期)即可享受7.5折每本9元原價288元現價216元

送兩年平郵費36元節省108元

發現好禮:

現在訂閱一年以上(包含一年)《新發現》雜誌,期滿後即可成為《新發現》的金卡會員,續訂享受優惠折扣,並可參加本刊舉辦的各類活動,如:各種系列講座、內部評刊、雜誌周年慶活動等(訂閱雜誌第二年起即可享受會員金卡)

聯繫我們:

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593號1號樓413-A

訂閱負責人:王菁

其他信息

2006年11月號更窄的光子,更慢的原子

2006年11月號奇異波:沉船殺手

2006年11月號嬰兒猝死之謎

2006年11月號癌細胞玩博弈

2006年11月號“蠅眼”特工

2006年11月號DDT重出江湖抗瘧疾

2006年11月號生育影響健康

2006年11月號邏輯放一邊,直覺擺中間

2006年11月號數獨給計算機帶來新思路

2006年11月號讓內戰終結阿根廷螞蟻

2006年11月號自私是因為不成熟

2006年10月號共用一張床的學問

2006年10月號蝌蚪生存之道:晚上拚命吃

2006年10月號尋找登月原始錄像

2006年10月號暴君哥倫布

2006年10月號不要一口氣把長假玩完

2006年10月號大象為何不爬坡?

2006年10月號滴答聲中,年華老去

2006年10月號化石中的骨髓

2006年10月號南極洲曾經溫暖宜人

歡迎喜歡《新發現》的你們也一起來充實“新發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