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態經濟:使環境保護有利可圖的探索

第一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2月1日)
叢書名: 當代科學思潮系列,哲人石叢書
平裝: 256頁
開本: 32開
ISBN: 7542840584
條形碼: 9787542840585
尺寸: 20.2 x 14 x 1.3 cm
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作者:(美)格蕾琴·C·戴利 (美)凱薩琳·埃利森 譯者:鄭曉光 劉曉生
格蕾琴·C·戴利(Gretchen C.Daily),美國史丹福大學生物學教授、保護生物學中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院士,美國藝術-9科學研究院(AAAS)院士,21世紀科學家獎獲得者。已發表150餘篇科學論文和科普文章,編撰了當代環境科ff影響最廣泛的著作之一——《自然的服務》。

內容簡介

地球生態系統——森林、濕地、珊瑚礁等等——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之一,提供了諸如氣候調節、水質淨化等不可或缺的服務。然而,為什麼它們會被如此迅速地破壞呢?本書作者認為,僅僅靠人類的善意和政府的規範並不足以拯救自然。作者針對目前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通過講述先行者們嘗試駕御個人利益來保護生態環境的生動實例——美國紐約市如何摒棄昂貴的水過濾廠的修建,而選擇通過保護北部流域的自然環境來確保城市飲用水的安全;環保人士瓦姆斯萊如何將澳大利亞情況日益惡化的農場變為興旺的生態旅遊景點;生態學家詹曾如何採用創新的方法使哥斯大黎加的熱帶雨林重煥生機,等等——介紹了關注環境的革新者提出的一種新的概念“新生態經濟”,旨在傳達從創新角度應對全球環境危機的理念,以此作為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強有力的工具,促使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媒體評論

書評
傑出的科學家、傑出的作家和傑出的思想組合成這樣一本令人豁然開朗的生動的傑作。戴利和埃利森告訴我們自然保護是如何盈利的。
——戴蒙德(Jared Diamond),《槍炮、病菌與鋼鐵》的作者
這是一本樂觀的書,一個期待已久的……無疑,就解決環境問題的思路而言,考慮自然服務的經濟回報比單純依賴技術前進了一步。
——《舊金山紀事報》
本書以實例介紹了環境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人類福祉方面的作用……富於啟發意義。
——邁爾(Norman Myers),《自然》雜誌
本書思路開闊,可讀性強,引人入勝,大大有助於政治家、企業家和風險投資機構認識到自然服務的經濟價值。
——皮爾斯(David Pearce),《科學》雜誌
在這本充滿智慧和洞察力的著作中,作者雄辯地闡明了人類給自己製造的挑戰,同時講述了先行者艱苦的努力。這些先行者堅信,把自然的綠色轉化為經濟效益是拯救我們美麗家園的惟一途徑。
——韋爾尼茨(Todd Wellnitz),《生態學》

目錄

中文版序
譯者序——當大自然不再免費
前言 大自然的財富
第一章 卡通巴和尖端科技
第二章 打造神賜之碳
第三章 紐約:運轉流域
第四章 逐水草而免其患:納帕有芳鄰
第五章 溫哥華島:蛇鯊行動
第六章 華盛頓州金縣:長袖善舞取之有道
第七章 澳大利亞:袋食蟻獸口吐金元
第八章 哥斯大黎加:白吃,白拿,白乾,一個也行不通!
第九章 特雷索波利斯:空轉的馬達
第十章 鳥類、蜂類和生物多樣性危機
後記 山雨欲來風滿樓
致謝
延伸閱讀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