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胎記

新生兒胎記

胎記在醫學上稱為“母斑”或“痣”,是皮膚組織在發育時異常的增生,在皮膚表面出現形狀和顏色的異常。胎記可以在出生時發現,也可能在初生幾個月後才慢慢浮現。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見的色素型包括太田母斑、先天黑色素母斑、咖啡牛奶斑等,血管型則包括葡萄酒色斑、草莓樣血管瘤等。

新生兒胎記

新生兒胎記,有些新生兒皮膚上有幾塊色素斑,俗稱胎記。這些胎記倘若不在面部,一般家長是不太理會的。不過,從醫學角度來看,卻是萬萬不可輕視的,它們往往是孩子有某種病的反應。

危害

這些有胎記的孩子,往往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如驚厥、智力低下、運動障礙等。有時皮膚上先有異常反應,幾年以後才出現神經系統及其他系統症狀。據統計,這類疾病有40多種,但常見的僅有4~5種,如神經纖維瘤病、結節性硬化症、腦——三叉神經血管瘤病、色素失調症等。

種類

歸納起來,新生兒胎記有以下幾種:

①棕色胎記。這是一種棕色的色素斑,出生後就能見到。因其顏色像咖啡里加了牛奶,又稱“咖啡牛奶斑”。它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不凸起,無滲出,不脫屑,不痛不癢,分布於軀幹和四肢,橢圓形狀且不規則。這種斑在正常人身上有時也可見到1~2塊,沒有關係,倘若有5塊以上,直徑超過1.5厘米,則要考慮將來可能出現神經纖維瘤病。一般說,這種病不需要特殊處理,將來出現皮膚及皮下腫瘤如壓迫神經時,則需要切除。

②白色胎記。在新生兒身上發現有白色胎記(醫學上稱為“色素脫斑”),橢圓形,像一片尖尖的樹葉,或不規則,就要注意小孩以後會不會抽風,合併癲癇症,如有抽風,往往還伴有智力低下。

③紅色胎記。大約有50%嬰兒出生時可見到紅色胎記,常見於兩眉之間的前額部或頸背部,可突出於皮膚,有時近似圓形,有時不規則。這是一種血管瘤,只要不太大,生長得不快,又不是在重要位置,一般不需要治療,也沒有什麼危險。不過有一種面部血管痔,可合併腦膜血管瘤。面部血管痣,常限於一側顏面部,尤其容易波及眼窩、眉毛部。這是三叉神經分布的部位,又稱“腦三叉神血管瘤病”。其表面鮮色鮮紅,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用力壓迫不能褪色。在面部血管痔的對側的肢體會有抽搐,有些人還會合併肢體癱瘓,有些人智力低下,大約有:1/4的病兒生後有青光眼。

④黑色胎記。有的嬰兒有少數黑色胎記,沒有什麼關係,主要看生長的部位再決定是否治療。有的嬰兒身上出現黑斑的花紋,像大理石花紋似的,也有的是線條狀或漩渦狀,多分布於四肢及軀幹,常常合併有抽風和智力低下,還有的出現癲癇、腦性癱瘓等,發生率女孩高於男孩。

⑤藍色胎記。多分布在背、腰、臀部。有的面積很大,有的數目很多。這種胎記與神經疾病無關,隨著小兒年齡的增加,會逐漸消退,不需治療。

胎記顏色的診斷

胎記

黑色胎記:黑色素細胞痣、先天毛髮性黑色素母斑、獸皮樣黑痣、斑痣

青色胎記:蒙古斑、太田母斑、伊藤母斑、青色母斑

褐色胎記:咖啡牛奶斑、貝克氏母斑

紅色胎記:葡萄酒色斑、焰色痣、草莓樣血管瘤

紫色胎記:皮膚靜脈瘤、海綿樣血管瘤

膚色胎記:表皮母斑、 皮脂母斑、結締組織痣

胎記的發生率

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記只是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併身體器官的異常,甚至有惡性變化的可能,必須積極治療。例如有些海綿樣的血管瘤增生過快,會造成肢體殘缺,不只外觀不好看,還造成功能障礙。甚至血管瘤擴張速度太快時,會形成組織壞死,過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長了毛的獸皮樣黑痣,可能日後發生癌細胞轉移後導致死亡。但有的新生兒也會因為沒有收到胎記的影響而生活很健康葉恆快樂 沒有疾病 健康生活下去

新生兒胎記有哪些種類?形成原因是什麼?對於形形色色、奇形怪狀的胎記,家長們並不了解,更不用說分辨了。各位新爸爸媽媽和準爸爸媽媽們可要注意了,看看自家寶寶有沒有這些胎記。如咖啡母斑、毛細血管瘤、毛痣等則需高度重視,及早治療胎記。對於一些對身體沒多大危害的色素痣、太田痣,則不用過於擔心。

暗紅色斑(葡萄酒色斑)嬰兒剛出生時,這種紅斑是桃紅色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顏色會越來越深,變成淡紫色。多出現在面部和頸部,且面積比較大,暗紅色斑由毛細血管擴張引發,多數會變得越來越大,如果長在眼瞼上會增加患青光眼的風險,需要進行治療。

咖啡牛奶斑它的顏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呈棕褐色。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多出現在軀幹、臀部和腿部。它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大、顏色變深,一般不會帶來健康問題。如果同時出現好幾個比硬幣還大的胎記,很可能與神經纖維瘤有關,要馬上諮詢醫生。

先天性痣約1%的新生兒會長這種痣。它的形狀不規整,小的直徑為2毫米左右,大的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這類痣有可能發展為皮膚癌,如果面積較大就應該進行治療。

草莓樣血管瘤(毛細血管瘤) 這種胎記通常出現在臉部、頭皮、背部或胸部,多為紅色或紫色。草莓樣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後數周形成,可能不凸出於皮膚,也可能是稍稍高出皮膚的草莓狀柔軟腫塊,一般對健康沒有影響。如果有增大的趨勢則應及時治療。

海綿狀血管瘤此胎記就像充滿了血的淺藍色海綿組織。通常出現在頭部或頸部的皮下,如果長得比較深,上面覆蓋的皮膚看起來就沒什麼異樣,有些在青春期前會消失。如有增大應及時治療。新生胎記的種類和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如果爸媽新生兒出生有胎記,最好能及時與醫生溝通,面對有可能發生病變的胎記,最好及早的治療。惡性黑色素瘤的癌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