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柳[南宋楊萬里詩作]

新柳[南宋楊萬里詩作]
新柳[南宋楊萬里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柳》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新柳[南宋楊萬里詩作] 新柳[南宋楊萬里詩作]

新 柳 (宋: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新 柳 (唐:司空曙)

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

撩亂髮青條,春風來幾日。


新 柳 (唐:賈棱)

御苑陽和早,章溝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葉乍迎春。

秀質方含翠,清陰欲庇人。輕雲度斜景,多露滴行塵。

裊裊堪離贈,依依獨望頻。王孫如可賞,攀折在芳辰。

作品譯文

1,百尺長的柳條輕拂過閃耀著銀光的水塘。

千萬不要以為柳條是深青色的,現在它還只是淺淺的鵝黃。

不是柳條真地延伸到了水面能蘸到水,而是柳條隨風飄拂,柳條的影子也搖曳不定,水中的柳影就好像在牽引水上的柳條,把它拉得很長很長。

2,完全是欺負芳蕙遲遲未開放,又像是嫉妒寒梅開放得迅猛。張狂雜亂地萌發出青色枝條,這才得益於和煦春風的潤育幾天啊!

作品鑑賞

1, 楊萬里的《新柳》一詩描摹細膩,韻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別開,頗能代表其“誠齋體”的詩風。

詩人漫步賞柳,由遠而近,視線也由上而下,從岸上柳條,寫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個非常親切的“引”字,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照應了前面的“拂”一詞,又描繪出一幅柳條和水中柳影相連相映優美而有動感的圖畫,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對新春的喜愛之情。(早春時節是淺黃的柳條,暮春時節柳條是深青的,這裡還採用象徵的手法)“引”呼應篇首的“拂”字,說明水上柳條隨風拂動,水中柳影也搖曳不定,仿佛在“牽引”水上柳條。“引”字描繪出微風吹動,柳枝輕揚,水上水下連成一片,仿佛有“百尺”之長,把把整個畫面都寫活了。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活潑、新穎、意趣和作者對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衝破江西詩派冷僻生澀的藩籬而表現的特色—“誠齋體”的特色。

此處新柳,猶如怡人仙境。詩人漫步湖邊,見柳條垂下 ,柳枝拂動,水中倒影與真實柳條相呼應,構成和諧美景,襯托出此時詩人心情舒暢,輕鬆。

2,司空曙的《新柳》,一“欺”一“妒”一“撩亂”,形象生動地揭示了新貴們一副小人得勢的嘴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末一句,點明他確乎是位平步青雲的暴發戶。

3,詩中“新柳”的特點:顏色淺黃,形態纖長、輕柔。

作者簡介

楊萬里

(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乾道,知奉新縣,擢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權吏部右侍郎官,將作少監。淳熙間,歷知常州,提舉廣東常平茶鹽,遷廣東提點刑獄。十一年(1184),召為吏部員外郎。歷任樞密院檢詳官,尚書右、左司郎中,秘書少監。十五年,出知筠州。光宗受禪,召除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為實錄院檢討官,出為江東轉運副使。三年,改知贛州,不赴,乞祠祿而歸。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諡文節。

司空曙

(約720-790年),字文明,或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唐代詩人。約唐代宗大曆初前後在世。大曆年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為至交。性耿介,不乾權要。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辟致幕府。授洛陽主簿。未幾,遷長林縣丞。累官左拾遺。終水部郎中。曙詩有集二卷,登進士第,不詳何年。曾官主簿。大曆五年任左拾遺,貶長林(今湖北荊門西北)丞。貞元間,在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幕任職,官檢校水部郎中,終虞部郎中。曙為盧綸表兄,亦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其詩多為行旅贈別之作,長於抒情,多有名句。胡震亨曰:"司空虞部婉雅閒淡,語近性情。"(《唐音癸簽》卷七)有《司空文明詩集》。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長於五律。詩風閒雅疏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