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新會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以發展新會文學藝術工作為己任,積極發揮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作用。

基本信息

百科名片

新會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文聯簡介

本屆(2008.1--)領導機構名單

主 席:李悅忠
專職副主席:陳慧清
兼職副主席:林瑞華、黃永照。

主要職責

1、貫徹黨的文藝“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開展各類社會性的文藝活動,為新會的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2、加強與所屬各文藝協會的聯繫,確保黨和政府同文藝界協商渠道的暢通;負責向有關方面反映會員的情況和要求;承擔協會需要統籌安排的事宜;負責對所屬協會的管理。?
3、開展文學藝術交流活動,聯絡和爭取社會各界對文藝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出作品 、出人才,為文藝創作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促進新會文藝事業的繁榮。?
4、指導、協同各文藝家協會採取多種形式,組織和推動文藝工作者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深入生活,積極開展創作和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提高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品位。對各種優秀文學藝術成果予以獎勵和表彰。?
5、辦好《新會文藝》等文藝刊物,為文藝工作者提供創作園地,積極發現、扶持和培養文藝新人,不斷壯大文藝隊伍。?
6、開展各方面、多形式的服務工作,為文藝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創作環境;維護憲法賦予文藝工作者和文藝團體的合法權益;探索、參與興辦文化產業,促進文藝事業的發展。? 四、文藝社團組織
新會區文聯下屬有文學協會、戲曲協會、音樂協會、舞蹈協會、美術協會、書法協會、攝影協會、民間文藝協會、岡州詩社和楹聯學會共10個文藝協(學)會以及會城、三江、睦洲、大鰲、古井、沙堆、崖門、銀湖灣、雙水、羅坑、司前、大澤共12個鎮級文聯。目前有會員930人,其中省級會員130人,國家級會員27人。

近年來主要工作及成績

根據廣東省文代會關於建立基層文聯的精神,新會區文聯積極指導、推動基層文聯建設。至2009年,全區12個鎮(街)已全部完成鎮級文聯成立工作。為鼓勵創作,制定了《新會區文藝精品獎勵方案》,對在省級以上各類文藝活動中獲獎和在國家級各類文藝活動中展出、發表的作品每年給予獎勵。
近年來,新會區文聯以發展新會文學藝術工作為己任,積極發揮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作用,協助各協會外出採風、舉辦專題創作研討會、文藝創作培訓班、文藝作品評選、展覽、演出等活動;協助各鎮、街(區)先後成立企文藝術團、會城葵城詩社、大鰲書詩畫影社、古井新泉詩社、崖門婦女舞蹈隊、大澤攝影學會和各街(區)曲藝社等50多個文藝團隊,形成了一支生機勃勃的文學藝術大軍,活躍在葵鄉大地,廣泛組織和參與各種文學藝術活動,並參與省市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大賽和評獎活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對推進和發展新會區的先進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新會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舉辦多項大型文藝創作、演出活動,如“新會葵鄉文化藝術節”(5年一屆)、“愛新會、頌新會粵曲大賽”(4年一屆)、“新會區五個一工程文藝精品評選活動”(2年一屆)、每年一次慈善義賣義演和圍繞“建國六十周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等專題開展文藝精品創作評選活動,我區廣大文藝工作者熱情高漲,創作了大批優秀文藝作品;圍繞以崖門海戰等歷史題材和梁啓超、張其光、陳享等著名歷史人物,創作了《廣東大儒陳白沙》、《江會洪兵傳奇》、《崖海魂》、《一代奇才》(合著)、《南宋痛史》、《英雄淚》、《洪聖蔡李佛》、《張其光將軍》等長篇歷史小說和大量優秀文藝作品及優秀表演節目。
新會區文聯與新會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出版《新會文藝》、《新會文化報》等刊物。本著“關注社會焦點,展現時代風采,構建文藝平台,弘揚葵鄉文化”的辦刊宗旨,為新會文學藝術工作者構建了一個展示作品的平台,展現了時代人物風采,弘揚了葵鄉文化,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對新會區文學藝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新會區文聯下屬各文藝社團不定期編印岡州詩社社員叢書、《岡州詩草》、《蘭蕙集》、《新泉詩刊》等詩詞集和《七彩僑鄉》、《新會書壇》等書畫刊物。據不完全統計,自改革開放以來,各協會會員由國家出版社出版文藝書籍100多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