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多尼亞紅土鎳礦床

新喀里多尼亞紅土鎳礦床屬於礦床地質學,解釋為一種由超鐵鎂質岩經風化淋濾而形成的鎳礦。位於新喀里多尼亞島,含礦的蛇紋石化橄欖岩分布很廣,約占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一,形成了很厚的風化殼,有1500多個紅土鎳礦。

學科:礦床地質學
詞目:新喀里多尼亞紅土鎳礦床
英文:NouveHe Cale'donie laterite-typenickel ores
釋文:超大型紅土鎳礦床。一種由超鐵鎂質岩經風化淋濾而形成的鎳礦。位於新喀里多尼亞島,含礦的蛇紋石化橄欖岩分布很廣,約占全島面積的三分之一,達5957平方千米。形成了很厚的風化殼,有1500多個紅土鎳礦。已新發現的礦床:科尼阿姆博礦,含鎳2.58%、儲量達390萬噸;納凱蒂礦,含鎳1.42%~1.53%、儲量178萬~192萬噸,含鈷0.11%~0.12%、儲量13.8萬~15.1萬噸;戈羅礦,含鎳1.6%、儲量592萬噸,含鈷0.17%、儲量63萬噸。規模大,埋藏淺,品位穩定,適於露采。上述三個礦區已探明鎳金屬儲量1174萬噸,基礎儲量1500萬噸;鈷金屬儲量78萬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