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接柱

斗接柱

斗接柱”原本並非是一根木料,而是由二段或二段以上的木材接成一根柱子,在其接頭處使用暗榫相連,這樣的柱子叫做“斗接柱”。一般在需要較長木料而又沒有現成的一根長木料時,多採用斗接柱。

相關概念

柱是建築物中用來承托建築物上部重量的直立的桿體,俗稱“柱子”。柱子和其他大部分建築構件一樣,有豐富的品類和一定的發展過程根據柱子在建築中的位置,可以將它分為檐柱、金柱、中柱、童柱、瓜柱、角柱、廊柱等;而根據柱子的截面形狀來看,則有圓柱、方柱、六角柱、八角柱等不同形象;根據柱子所用的材料來分,有木柱、石柱等之別:根據裝飾來看,又有雕龍柱、油漆柱、素麵無飾柱等。此外,柱子在使用時有單獨直立的,也有兩柱緊貼而立的。柱子在各個時期既有延續與繼承,也有發展和變化。如,方柱在秦代時始出現,而漢代時則又增加了八角形柱、束竹式柱、人像柱等,唐代中期以後則極少再使用方柱,宋代時大多為圓柱和八角柱。還有很多柱子,作用與位置均相同,但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呼,如瓜柱,在宋代時稱為“蜀柱”、“侏儒柱”,明代以後才稱為“瓜柱”。

暗榫

斗接柱 斗接柱

兩塊木板的兩端對接,使用燕尾榫而不外露的,叫“暗榫”或“悶榫”。它是製作幾、案、箱子之類家具時必用之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