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紋蛇鰻

枚尖銳的上頜間齒;平均脊椎骨組成:8-78-157,總脊椎骨數為157。 棲所生態大多潛居於淺海域10-50米深之沙泥底。 漁業利用數量一般,但經濟價值不高,多作為下雜魚處理。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全長為頭長的11.0-11.7倍;全長為鰓孔位體高的33.5-36.2倍;全長為軀幹長的2.3-2.4倍。尾長短於體長;沿著體側有大小不一的紅褐色圓形斑紋,愈接近頭部斑紋逐漸小而密集;背鰭亦有紅褐色斑紋,臀鰭則為白色;背鰭起點於鰓孔上方;齒為圓錐狀,具4 枚尖銳的上頜間齒;平均脊椎骨組成:8-78-157,總脊椎骨數為157。本種體色頗為美麗。其舊名為圓斑小齒蛇鰻,系根據原始學名Microdonophis erabo 意譯出來的。棲所生態大多潛居於淺海域10-50米深之沙泥底。地理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日本、韓國、中國、夏威夷及印尼皆有產。東部海域的大溪與南方澳皆有零星的採集記錄。漁業利用數量一般,但經濟價值不高,多作為下雜魚處理。可食用,但刺多肉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