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稃鹼茅

斑稃鹼茅

斑稃鹼茅,多年生,叢生。稈高30-40厘米,灰白色,具3-4節,頂節位於下部1/3處,基部節膝曲,較粗。葉鞘長於其節間,帶褐色,具顆粒狀糙澀;葉舌長1-1.5毫米;葉片半內卷或對摺,長3-6厘米,寬2-3毫米,分櫱葉片長約10厘米,頂端漸尖,上面與邊緣微粗糙。圓錐花序伸長,長8-15厘米,緊縮;分枝長2-3厘米,自基部即著生小穗,微粗糙,花後開展;小穗長圓形,含6-9小花,長6-8毫米,寬約2毫米;第一穎長約1.5毫米,具1脈,上部隆起成脊,粗糙,第二穎長1.5-2毫米,3脈不明顯,先端鈍與邊緣具纖毛;外稃倒卵形,具脊,長2.5-3毫米,帶紫色,先端截平有三角狀尖頭,邊緣具細纖毛,下部脈具短柔毛;內稃兩脊具小刺狀粗糙;花葯長約1.5毫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斑稃鹼茅(種子植物名稱)
拉丁學名: Puccinellia poecilantha (C. Koch)
Krecz.
別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屬: 鹼茅屬

形態特徵

斑稃鹼茅
斑稃鹼茅2
多年生,叢生。稈高30-40厘米,灰白色,具3-4節,頂節位於下部1/3處,基部節膝曲,較粗。葉鞘長於其節間,帶褐色,具顆粒狀糙澀;葉舌長1-1.5毫米;葉片半內卷或對摺,長3-6厘米,寬2-3毫米,分櫱葉片長約10厘米,頂端漸尖,上面與邊緣微粗糙。圓錐花序伸長,長8-15厘米,緊縮;分枝長2-3厘米,自基部即著生小穗,微粗糙,花後開展;小穗長圓形,含6-9小花,長6-8毫米,寬約2毫米;第一穎長約1.5毫米,具1脈,上部隆起成脊,粗糙,第二穎長1.5-2毫米,3脈不明顯,先端鈍與邊緣具纖毛;外稃倒卵形,具脊,長2.5-3毫米,帶紫色,先端截平有三角狀尖頭,邊緣具細纖毛,下部脈具短柔毛;內稃兩脊具小刺狀粗糙;花葯長約1.5毫米。花期5-7月。染色體2n=28(Solokovskaya et Probatova 1975)。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

產地

產青海(德令哈)、新疆(巴坤、布爾津、阿爾泰山)。生於戈壁水邊、乾旱草原、鹽地、鹽湖岸邊,海拔3000米。分布於歐洲、黑海、高加索、土庫曼斯坦、中亞、阿富汗、伊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