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護與民族發展

文化保護與民族發展

四、右江民族文化的現代轉型 二、民族自覺與文化確認 一、廣西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的實踐

基本相信

作 者:覃德清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7081735
出版時間:2009-01-01
版 次:1
頁 數:316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社會科學 > 民族學

內容簡介

《文化保護與民族發展》在西部開發和全球一體化的時代背景下,採用微觀、中觀和巨觀兼顧的研究方式,就特定區域的人文底蘊、社會發展、民族教育、文化保護、旅遊開發和文化安全等現實問題進行多側面的反思,主要是為了嘗試採用“點”、“線”、“面”相結合的研究模式,一方面選擇華南一珠江流域中上游少數民族聚居區的一些村落或特定文化事象開展實地調查,另一方面,也在西部開發、全球一體化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時代語境中,對珠江上游各特定區域的族群文化發展,進行整體性的審視和探究。

作者簡介

覃德清,男,1963年7月生,廣西柳江縣人,壯族,1986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獲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獲文化人類學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現任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兼任華南民族文化研究所所長,壯學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華南區域文化、審美人類學、民族文化保護等方面的教學、實地調查和理論研究。先後承擔三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獨著《審美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壯族文化的傳統特徵與現代建構》,合著《壯族文學發展史》,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天人和諧與人文重建》等論著,在《文學評論》、《民間文學論壇》、《民族文學研究》、《東南文化》、《東方叢刊》、《民族藝術》、《廣西民族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0餘篇。

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文獻綜述
二、研究理念與研究方法
三、調查區域與研究宗旨
第一章 桂北-灕江流域的族群結構與文化保護
一、生態環境與族群結構
二、陽朔西街旅遊開發與文化保護的經驗
三、草坪回族的族群記憶與文化復興
四、柯林頓訪問漁村引發的文化變遷
五、福利鎮“五月八”節日演變中的文化延續
六、高田壯族的語言傳承與文化信心
第二章 桂林申報世界遺產與天人和諧境界的建構
一、世界遺產標準觀照下的桂林自然與文化資源
二、桂林城市改造對申報世界遺產的積極影響
三、桂林邁向世界遺產進程中面臨的挑戰
四、中國審美經驗與“天人和諧”境界的建構
第三章 桂中-柳江流域的生態環境與人文積澱
一、生態環境與族群格局
二、人文積澱與現代傳承
第四章 柳江流域的風土民情與旅遊開發
一、作為旅遊資源的桂中民俗風情
二、柳州市區旅遊資源與開發策略
三、宜州文化習俗與旅遊發展
四、融水-貝江流域的旅遊資源開發
第五章 桂西-紅水河流域的人文傳統與文化發展
一、生態環境與歷史沿革
二、人文傳統與文化品格
三、水能資源開發與民族文化發展
第六章 紅水河流域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與保護
一、紅水河民族文化藝術的傳承現狀
二、民族文化藝術傳承與人生模式
三、紅水河文化藝術價值的闡揚
四、民族文化衍生載體的建設
第七章 桂西-右江流域的人文傳統與現代轉型
一、生態環境與族群結構
二、歷史淵源與人文底蘊
三、從“春曉岩”到“敢壯山”的變遷
四、右江民族文化的現代轉型
第八章 桂南-左江流域和環北部灣地區的文化躍遷
一、歷史淵源與文化積澱
二、民族自覺與文化確認
三、環北部灣建設與文化躍遷
第九章 多元文化教育與壯族文化的延續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時代語境
二、文化安全與民族文化進校園
三、壯族文化源流與精神特質
四、壯族教育與壯族傳統文化的銜接
第十章 民族文化變遷與侗族教育的發展
一、侗族衍生空間與文化源流
二、侗族文化象徵與現代變遷
三、侗族教育現狀與發展前景
第十一章 審美教育與壯侗民族的人文重建
一、審美教育與人文重建的宗旨
二、整合效應:審美人類學理論的滲透力
三、審美體悟:審美教育的價值指向
四、西部開發:生態文明時代的躍遷機遇
五、讀圖時代的審美習慣與人文重建
第十二章 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
一、廣西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的實踐
二、全球化背景與國際力量的牽引
三、地方官員與文人學者的歷史使命
四、商業利益驅動下的文化資源開發
五、地方文化傳人的焦慮和探索
六、民間文化的審美特質與適應性傳承
第十三章 非物質文化保護精神實質的多元解讀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之緣起
二、國家意志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客位闡釋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主位解讀
第十四章 文化保護與民族拯救
一、魚和水——民族和文化
二、文化成就民族的學理依據
三、文化危機逼迫人類陷入困境
四、文化拯救民族的內在機理
第十五章 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的民族文化匯融與更新——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的鄉土資源與新農村建設
一、恭城族群文化的深厚底蘊
二、社會變遷與民間傳統的揚棄
三、新農村建設與民族文化的匯融
四、新農村建設與民族文化的更新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