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打樣

數碼打樣

數碼打樣是指以數字出版印刷系統為基礎,在出版印刷生產過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產標準與規範處理好頁面圖文信息,直接輸出彩色樣稿的新型打樣技術,即使用數據化原稿直接輸出印刷樣張。

數碼打樣是指以數字出版印刷系統為基礎,在出版印刷生產過程中按照出版印刷生產標準與規範處理好頁面圖文信息,直接輸出彩色樣稿的新型打樣技術,即使用數據化原稿直接輸出印刷樣張。它通過數碼方式採用大幅面印表機直接輸出打樣來替代傳統的制膠片、曬版等冗長的打樣工序。數碼打樣系統一般由彩色噴墨印表機或彩色雷射印表機組成,並通過彩色列印及模擬印刷打樣的顏色,用數據化的原稿(電子檔案)得到校驗樣張。

(圖)數碼打樣數碼打樣

產生

打樣是當前基於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新材料和工藝複雜的印刷工業中聯繫印前與印刷的關鍵環節,是印刷生產中進行質量控制和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對控制印刷質量、減少印刷風險與成本極為重要。隨著內容表達與工藝控制的數位化,產品周期日益降低,生產效率迅速提高,因此對印刷生產流程中起質量控制和產品檢驗的打樣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興的數碼打樣由此應運而生,並開始為印刷提供相關的標準,為用戶提供印刷成品的質量標準或驗收標準。

數碼打樣系統

數碼打樣系統是以數字出版印刷系統(CIP3/CIP4)為基礎,利用同一頁面圖文信息(RIP數據)由計算機及其相關設備與軟體來再現彩色圖文信息,並控制印刷生產過程的質量。目前數碼打樣系統由數碼打樣輸出設備和數碼打樣軟體兩個部分組成,採用數字色彩管理與色彩控制技術達到高保真地將印刷色域同數碼打樣的色域一致。其中數碼打樣輸出設備是指任何能夠以數字方式輸出的彩色印表機,如國內目前最常用且能夠滿足出版印刷要求的多為大幅面彩色噴墨印表機;數碼打樣控制軟體是數碼打樣系統的核心與關鍵,主要包括RIP、色彩管理軟體、拼大版軟體等,完成頁面的數字加網、頁面的拼合、油墨色域與列印墨水色域的匹配。如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是採用真網點技術的高術Blackmagic數碼打樣系統。

(圖)數碼打樣數碼打樣

數碼打樣的流程

數碼打樣的流程是:接收頁面電子檔案—RIP—數碼打樣。作業工序包括:系統設定——電子檔案驗收——拼大版——選擇打樣材料——數碼打樣。通常一套對開四色版的數碼打樣需要15~30min,一套好的數碼打樣軟體可以控制多台數碼打樣機,因此生產效率很高。

數碼打樣既不同於傳統打樣機圓壓平的印刷方式,也不同於印刷機圓壓圓的印刷方式,而是以印刷品顏色的呈色範圍和與印刷內容相同的RIP數據為基礎,採用色域空間較大的彩色列印匹配色域空間較小的印刷方式來再現印刷色彩,能夠滿足平、凹、凸、柔、網等各種印刷方式的要求,並能根據用戶的實際印刷狀況來製作樣張,解決了打樣與後續實際印刷工藝不能匹配,給印刷帶來困難的問題。

優點

與傳統打樣相比數碼打樣具有以下優點:
①設備投資少,占地面小,環境要求低。
②節省人力資源,降低成本費用,對操作人員經驗依賴小。
③速度快、質量穩定、重複性強、成本低。
④適應性廣,特別適合於直接製版、凹印和柔印等不能打樣或不易打樣的工藝。既能模擬各種印刷方式的效果,又能與CTP(計算機直接製版)及數字印刷機的數字設備結合,真正實現自動化的工作流程。

不足

目前數碼打樣與傳統打樣相比適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圖)數碼打樣數碼打樣機

①專色打樣除高術Black-Magic等少數專業數碼打樣系統外,雖然數碼打樣系統支持專色,但實際上是將專色用CMYK四色表示固定專色,與印刷使用的專色不完全相同,類似於印刷中專色的調墨。
②網點結構不同除高術Black Magic等少數具有真網點的數碼打樣外,基本使用調頻網點或者無網點的染料升華技術,這與以前印刷操作人員的傳統網點的打樣稿完全不同,印刷操作人員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和接受數字打樣的結果。

數碼打樣的套用要點

目前,數碼打樣系統已經獲得了出版印刷界的熱切關注,其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和易用性受到業界專業人士的喜愛,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套用前景。但由於數碼打樣技術的基礎和套用目標與傳統打樣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準確理解數碼打樣,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套用要點:
1.網點結構。數字打樣方法採用的網點結構與傳統印刷網點結構不完全相同,加網印刷中潛在的龜紋故障很難檢出,印刷人員必須在印刷過程中使用色調匹配控制法來檢查印刷質量,而不是傳統的網點結構匹配方法。
2.色彩控制方法。數碼打樣系統與通過實地密度與網點值進行色彩控制的傳統打樣不同,採用色彩匹配的色彩控制方法來建立印刷成色色域與列印成色色域的一致,即建立ICC Pro file。能夠分別對不同印刷方式,不同印刷材料,不同生產環境匹配。

發展前景

數碼打樣是一個新興的技術,是現代印刷術數位化生產流程的關鍵環節。在排除人為與外界因素的影響中,大大提高了打樣輸出的穩定性,縮短了打樣流程,降低了打樣成本。數碼打樣作為印刷流程數位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未來的打樣必使用數碼打樣技術並淘汰傳統打樣,已成為印刷業必然的發展趨勢。

套用

在傳統的印刷流程中,打樣是最開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傳統打樣毋庸置疑能夠達到和最終印刷品最接近的效果,但任何一種技術都不是完美的。隨著噴墨技術在印刷行業的套用,數碼打樣漸漸興起,並以其流程短,數據可變的優勢迅速成為傳統打樣的有力補充。
在此就數碼打樣在印刷行業的套用及發展前景與大家做一探討。
一、打樣的用途
首先我們來明確一下打樣的用途,不管是傳統打樣還是數碼打樣,都有以下三點:
1、為客戶提供標準的審批樣張:樣張是一個專業製版公司的成品,客戶簽樣才標誌著整個製版環節的完成。
2、為印刷提供基本的控制數據和標準的彩色樣張:“只有客戶簽樣後才可以上機印刷”是印刷行業確保印刷內容和質量的準確,區分雙方責任的原則,也是印刷工人根據樣張需要對印刷環境進行調整的依據。
3、錯誤的檢查:通過樣張能夠全面檢查印前各工藝環節的質量,發現已存在或可能在印刷中出現的錯誤,以便對其進行校正,降低生產的風險。因此打樣具有為用戶和承印單位發現印前作業中的錯誤、為印刷提供各種不同類型的樣張、作為印刷前同客戶達成契約的依據等功能。總之打樣的關鍵是模擬印刷效果,發現印前工作中的錯誤,為印刷提供相關的標準。
二、數碼打樣的優勢
數碼打樣的出現是在噴墨技術的發展的基礎之上的,當噴墨的色域大於或者等於印刷色域的時候,在理論上數碼打樣就變成了可能。
數碼打樣與傳統打樣相比有哪些優勢呢:
1、打樣簡單,耗時短。配合噴墨印表機以及色彩管理軟體,就能還原90%以上的印刷色彩,操作方便,只需要做一條特性曲線,輸出一張對開的樣張一般十多分鐘就能搞定。
2、色彩重複性強。由於噴墨印表機本身相對穩定,整個打樣流程都是計算機控制,大大提高了數碼打樣的穩定性和可重複性,這是傳統打樣所無法比擬的。
3、節約成本。由於數碼打樣流程簡單,資源占用量就非常少,浪費也就非常小,基本為零。數位化的操作流程,所以就不需要專門的人員負責操作,一般經過一個星期的培訓就可以上崗勝任。
三、傳統打樣的不足之處
傳統的印刷打樣,由於用的耗材基本跟最終印刷品一致,毋庸置疑是跟印刷成品最接近的,但是傳統打樣有它致命的缺點:
1、打樣耗時長。因為傳統打樣的工藝流程跟印刷一樣,唯一的區別就是印量的多少,印前RIP製版、裝版、換墨等等一個工序都不少,導致打樣耗時長。
2、不經濟。一方面由於工序一個沒有減少,導致耗費的物料多,另一方面在打樣時,成品率低,往往需要半天時間甚至改版很多次才能出一個樣。
3、占用人力資源多。一般傳統打樣需要至少兩個專職人員負責,一個還必須是師傅級別的,一般是有過很多年機長經驗的老師傅去負責打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