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旅遊

1、旅遊信息管理;2、旅遊信息網路發布;3、旅遊目的地信息諮詢。 旅遊信息資料庫旅遊套用信息系統的實現基於旅遊信息資料庫。 旅遊信息資料庫為旅遊套用信息系統的套用提供數據保障。

概念:

數字旅遊是旅遊信息化的一個重要領域,指的是整個旅遊活動過程的數位化和網路化,是指現代數字信息科技設備、數字信息技術手段、如網路、視頻、三維、圖片、聲音等元素的合成的多媒體宣傳呈現的所有有關旅遊的數位化信息。

陝西省中際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在長期對城市發展和數字城市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就自身"數字城市平台"建設研究與開發工作,對數位化旅遊服務做了專題研究,提出"CUDI數字旅遊系統"概念。

"CUDI數字旅遊系統"是以3S (RS、GIS、GPS)技術、分散式計算技術、三維可視化技術、虛擬現實技術、資料庫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融合技術、寬頻網路技術、通訊技術(如3G)、雲計算技術、SOA(服務導向框架)等技術作為支撐。數字旅遊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其輸入是各種旅遊信息,包括空間信息和非空間信息,信息處理是對數字旅遊體系中各種套用功能的實現;輸出是數字旅遊體系提供的所有服務。

數字旅遊系統:

一、旅遊管理與規劃信息:
1、電子政務外網解決方案;2、政府熱線解決方案;3、應急指揮中心解決方案;4、大型行政視訊網路解決方案。
二、旅遊綜合管理:
1、旅遊信息管理;2、旅遊信息網路發布;3、旅遊目的地信息諮詢。
三、電子商務服務:
1、網上預訂;2、線上支付。
四、三維虛擬旅遊:
1、旅遊+網路的發展趨勢引發大眾消費需求;2、當代社會發展的特點為其提供廣闊市場。
五、旅遊安防:
1、無線通信;2、無線數據接入和定位;3、預警預防;4、無線視頻傳輸。
六、旅遊教學管理:
1、大幅提高學生對旅遊課程的學習興趣;2、大幅提高旅遊教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3、大幅提高旅遊教學的教學效率。

行業概況

供求關係是一個數字旅遊行業能否快速發展的前提。目前來看,市場需求是很大的,而供應方面卻略顯不足,尤其是擁有核心智慧財產權,專利產品及服務質量過硬的企業並不多,行業整體缺乏品牌效應。在需求旺盛的階段,行業需求巨大,發展前景好,這是毋庸置疑的。業內企業共同努力,尤其需要發揮盡善盡美的研發精神,進一步提高研發技藝,降低成本,真正解決客戶的實際困難,嚴把質量關,提供最可靠的產品及服務。

數字旅遊背景

社會背景

以計算機技術和網路化技術套用為主要手段的信息化已成為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旅遊業的信息化是現代化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需求和必然,也是旅遊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第十五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5/ 7) 》,截至到2004年12月31日, 我國上網用戶總數為9400萬,比去年同期增長8.0%,其中使用寬頻上網的人數達到4280萬;上網計算機達到4160萬台,增長了14.6%;CN下註冊的域名數、網站數分別達到43萬和66.9萬,分別比半年前增長了5萬和4.3萬;網路國際出口頻寬總數達到74429M,IPv4地址總數59945728個,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4.8%和44%。由此可以看出,上網用戶的數量和增長速度顯示了旅遊業的信息化有著強大的市場空間。
世界旅遊組織在《旅遊目的地線上行銷――資訊時代的戰略》中指出:“網際網路和其它不斷發展的互動多媒體平台對旅遊行銷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旅遊目的地行銷系統是一種旅遊信息化套用系統,它以網際網路為基礎平台,結合了資料庫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路行銷技術,把基於網際網路的高效旅遊宣傳行銷和本地的旅遊諮詢服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遊客提供全程的周到服務,可以極大地提升目的地城市的形象和旅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目前旅遊目的地行銷系統(Destination Marketing System, DMS)已經成為國際先進旅遊目的地在行銷前沿的實踐,成為旅遊行業信息化最核心的系統。
為適應世界範圍內的旅遊信息共享,國家旅遊局於2001年1月正式啟動旅遊行業信息化系統工程―― “金旅工程”。“金旅工程”是國家信息網路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旅遊信息化的系統工程,也是各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利用信息技術推動21世紀旅遊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它集全國旅遊行政辦公網、旅遊行業管理業務網、公眾信息網和旅遊綜合資料庫(即“三網一庫”)於一體,其中公眾信息網包括了旅遊電子商務網和政府網。

技術背景

數字旅遊是在數字地球產生的大背景下出現的。由於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使數字旅遊的實現成為可能。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著信息高速公路的全面建設,網路寬頻技術、“3S”技術、多元資料庫技術、電子商務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計算機硬體的飛速發展都為數字旅遊的誕生提供了技術基礎。數字旅遊將成為旅遊主管部門、旅遊企業的一個重點關注的領域,人們從中可以看到旅遊業發展新的契機。數字旅遊將為旅遊業帶來全新的經營管理理念,促進旅遊業的“二次創業”。

數字旅遊體系的總體框架

數字旅遊是數字地球、數字中國、數字省、數字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國家、省、城市的基礎信息建設為依託,同時與其它領域的數位化建設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繫,其內容包括旅遊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旅遊套用信息系統工程的建設。數字旅遊體系的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數字旅遊的關鍵技術

作為數字旅遊支撐的關鍵技術,包括寬頻網路和電子技術、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決策支持系統、多元資料庫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融合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多種軟體集成技術,為整體系統服務提供技術支撐,使數位化旅遊成為可能。

數字旅遊體系的核心內容

數字旅遊體系建設的核心主要是旅遊套用信息系統工程的建設,包括旅遊非空間信息管理系統與旅遊空間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具體由若干子系統組成,分別是:系統管理模組、旅遊信息管理系統、旅遊信息網路發布系統、旅遊目的地信息諮詢系統、三維虛擬旅遊系統、旅遊管理與規劃信息系統、旅遊災難預警系統等。

數字旅遊體系的服務對象

數字旅遊體系的服務對象主要包括政府主管部門、旅遊企業、旅遊者以及旅遊專業的學生。數字旅遊歸根到底,就是提供旅遊信息服務:為政府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由傳統政府向電子政府過渡;為旅遊企業提供及時的旅遊信息,為企業的市場行銷、線路設計提供技術上的支持;為旅遊者個人提供旅遊地的與旅遊有關的各種旅遊信息和預訂服務,並可根據旅遊者的喜好為旅遊者制定特色路線,同時虛擬現實技術可讓旅遊者提前進行體驗;為旅遊專業的學生提供虛擬的實習環境,為旅遊教學服務。
由數字旅遊體系的總體框架可以看出,旅遊套用信息系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是整體功能和服務的具體體現。它採用地理信息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的技術,實現對旅遊套用信息進行實時管理。旅遊套用信息系統工程構建框圖如圖2所示。

旅遊套用信息系統工程的構建

系統管理模組包括:
(1)項目資源管理,主要用來管理系統中各項目所用到的各種資源表的數據及系統的各種運行參數;
(2)項目數據管理,如定義或選擇系統中所用到的各種數據及數據結構。項目數據管理使系統更加靈活實用,可以生成系統中所用到的各種屬性數據初始表;
(3)系統項目管理,包括新建、打開、刪除項目。系統可以新建項目,並同時管理若干個項目,這樣可以管理複雜的數據,也可以使數據的維護工作變得簡單方便;
(4)系統用戶管理,如新建、刪除、修改不同級別的用戶等;
(5)系統安全管理,如增加或改變資料庫用戶的密碼、用戶對系統使用許可權認證等;
(6)數據更新、維護與系統定製功能,為系統管理員提供系統數據的更新維護與系統定製功能。系統管理員通過身份與許可權認證登入管理系統,依據許可權的不同可以編輯、維護系統數據,定製發布信息的內容與風格樣式。

旅遊套用信息系統的實現思路

旅遊信息資料庫

旅遊套用信息系統的實現基於旅遊信息資料庫。旅遊信息資料庫包括海量的圖形數據、屬性數據、影像數據與多媒體數據。數據質量的好壞與數據組織是否合理直接影響所有套用系統功能與性能的發揮。旅遊信息資料庫為旅遊套用信息系統的套用提供數據保障。數字旅遊信息資料庫邏輯模型應分為四層,分別是全國級旅遊信息資料庫、省(直轄市)級旅遊信息資料庫、城市級旅遊信息資料庫、景區/景點級旅遊信息資料庫。前三層旅遊信息資料庫又包含基礎數據(如:行政區、公路、鐵路等)和旅遊數據(旅遊城市、景點、旅遊線路等),最後一層旅遊信息資料庫只包含旅遊數據。

旅遊套用信息系統架構設計

由於多層分布體系具有客戶端與資料庫隔離,保證系統的安全可靠、可擴展、可維護、負載均衡等,針對旅遊空間信息服務的多樣性以及用戶需求的不同,構造一個跨伺服器平台、跨中間件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旅遊套用信息系統採用基於J2EE的分散式空間信息服務系統集成總體結構,包含四層結構,分別為表示層、Web服務層、套用服務層數據服務層,充分利用了J2EE體系結構的平台無關性,以EJB封裝空間信息服務的業務邏輯,實現套用層的可移植性。以C++實現的ORB對象完成高效的分散式高效空間分析。該體系結構與基於客戶/伺服器的機制不同,將業務的表現與實現邏輯分開,這樣更接近於現實世界的業務處理。因為前台的操作人員不需要對業務邏輯進行控制,而業務邏輯是由管理人員確定的,操作人員僅面向人機互動。

結語

數字旅遊目前在我國的套用主要體現在各個旅遊地編制的旅遊地信息系統、旅遊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網路行銷等方面。從整體上看,我國數字旅遊的發展處於一個初級階段,缺少統一的管理體制,旅遊從業人員並未從思想上真正重視數字旅遊給旅遊業帶來的變化,因此為了數字旅遊更好發展,應該建立一個統一、協調的組織,同時加強數字旅遊的人才培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