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褐

語出:《晉書·皇甫謐傳》:“辭容服之光粲,抱敝褐以終年。”

基本解釋

破舊的短衣。指寒素身份。《晉書·皇甫謐傳》:“辭容服之光粲,抱敝褐以終年。”

詞語分開解釋

敝 bì 【形】
敝,一曰敗衣。——《說文》
苟有衣必見其敝。——《禮記·緇衣》。鄭訓敗衣。
鄰有敝輿而欲竊之。——《孫子·謀攻》
侯生攝敝衣冠。——《史記·魏公子列傳》
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又如:敝鼓喪豚(擊破鼓,宰殺豬以求神治病。指徒費而無益);敝帷不棄(不輕易丟棄破舊的帷幕);敝衣(破舊衣服)
疲憊,睏乏,衰敗。
還師以敝楚。——《左傳·襄公九年》。注:“疲也。”
土敝則草木不長。——《史記·樂書》
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資治通鑑》
吏民凋敝。——《漢書·張敞傳》
又如:敝卒(疲憊的士卒);敝敝(疲睏的樣子)
敗壞;衰敗。如:經久不敝;敝腸(壞心腸,惡性情);敝人(德行淺薄的人)
對自己或自己一方的謙稱。如:敝處(本處。敝,破舊;謙稱);敝房(謙詞。敝室。對人說自己妻子);敝國(自己的國家)
敝 bì 【動】
失敗
敝於韓。——《左傳·僖公二年》。注:“敗也。”

冠而敝之。——《禮記·郊特牲禮》。釋文:“棄也。”
損害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傳·僖公三十年》
蓋供過求,時價劣經價,則供者必受敝,受敝則遷。——清·梁啓超《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

褐 hè 【名】
(形聲。從衣,曷聲。本義:用粗麻織成的襪子)
褐,編枲襪。——《說文》。段玉裁注:“取未績之麻,編之為足衣,如今草鞵之類。”
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獸毛,後通常指大麻、獸毛的粗加工品,古時貧賤人穿。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詩·豳風·七月》。鄭玄箋:“褐,毛布也。”
從者衣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褐巾(用粗布縫成的頭巾);褐衣(粗布衣。借指平民);褐衫(粗布衣);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貧賤的人)
卑賤的人。
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左傳·哀公十三年》。杜預注:“褐,寒賤之人。”
褐 hè 【形】
黃黑色。如:褐煤;褐鐵礦
褐色 hèsè 黃黑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