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句

敘述句

敘述句 即陳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是陳述一個事實或者說話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The Affirmative Sentence)和否定句(The Negative Sentence)兩種。 陳述句是用來描述一個事實。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句子都是陳述句。在陳述句中動詞在第二位。第一位可以是主語,也可以是狀語,還可以是賓語。而不管句子怎么變,動詞(或者助動詞)總是在第二位。主語的位置則總是在動詞的兩邊,要么在第一位,要么在第三位。當出現助動詞或情態動詞時,助動詞或情態動詞在第二位,行為動詞在最後一位。 陳述句分為肯定句和否定句。

肯定句

肯定句 :基本結構為主+謂: He went to London to pass his holiday.

否定句

1、全否定

用not, no, never, neither, none, nothing等否定。表示“完全不是,完全不”的意思。

Nothing is wrong with me.

2、半否定句

在句子裡用否定詞hardly, scarcely, little, few, seldom, rarely等。

I hardly see anything in the room.=I can see little in the room.

“all/both/every/each/+謂語+not”表示概念為“有的是,有的不是”

All of them are not students.=Some of them are students, some are not.

3、賓語從句的否定形式

用在think, believe, suppose引導的賓語從句里則否定主句。

I don't think he'll come.=He will not come in fact, I think.

三、否定句的表達方式

(1)使用副詞否定詞“not”

(a)be,have為主要動詞

He has not many friend here. (在這裡他沒有很多朋友。)

解說:“be/have +not”常縮短成一詞,尤其是日常談話更是如此。

“am +not”不是“amn't”,而是“aren't”或“ain't[eint]”,

I am very nice to you, aren't I? (我對你很不錯,是不是?)

美國人用“ain't”很隨便,應該是“are not,is not,have not,has not”的地方,他們也會“ain't”一下就帶過去,宜注意。

(b)be,have為助動詞

He hasn't yet paid the money. (他尚未付錢。)

be+ V -ing(進行時),be +P.P.(過去分詞)(被動詞態),have(has,had)+P.P.(完成時)等的“be,have(has,had)”皆為助動詞。

“be going to …”在學校文法中也常被視為助動詞。

(c)“助動詞+V”時

動詞帶有助動詞“will,shall,can,may,must,need,dare,ought to,used to,had better”等時,將“not”置於助動詞與主要動詞之間。

You had better not tell her everything. (你最好不要樣樣事情都告訴她。)

註:“can”的否定形式是“cannot / can't”,不可寫成“can not /cann't”。

(d)使用助動詞“do”的否定句

一般動詞的否定句通常使用助動詞“do”,句式如下:do(does, did)+not + V(原形動詞)

Don't believe him. (不要相信他的話。)

註:“have”表達“有”以外的意義時,其否定句通常使用助動詞“do

We didn't have (=enjoy) a good time there yesterday. (昨天我們在那裡玩得不愉快。)

不過美式英語“have”作“有”的意義使用時也如一般動詞使用助動詞“do”

I don't have brothers. (我沒有兄弟。)

(2)使用“not”以外的否定詞:

(a)副詞:never,seldom,hardly,little,neither等

She seldom comes to see me. (她不常來看我。)

(b)形容詞:no,few,little等

He has few friends in Hong Kong. (他在香港幾乎沒有朋友。)

(c)代詞:nothing,nobody,none等

I found nobody about computer. (在那棟房子裡我沒看到任何人。)

註:

1.有些文法書認為“Not +V”為句子否定法,是否定句,而“no +n.或如nothing等”為單詞否定法,不宜稱為否定句。

He has no breakfast. (他沒有早餐可吃。——單詞否定,肯定句)

2.否定也可以借用前綴或後綴來表達

They are childless.(=The don't have children.) (他們沒有小孩。)

轉換方法

把反問句變成陳述句或把陳述句變為反問句時,可通過具體的練習,總結出改變句式的方法:

陳述句變反問句:原句+疑問詞+不+語氣詞-句號+問號

反問句變陳述句:原句-疑問詞-不-語氣詞-問號+句號

反問句變陳述句,去掉問號,有加強反問的語氣詞去掉,在變換後的陳述句中適當的地方必須加一個否定詞,才與原反問句意思一致。比如:“難道他承認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變換陳述句:“他不承認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若變換為“他承認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就與原反問句的意思不一致了,答案就是錯的,因為否定詞“不”放的位置不當。

同樣,肯定句變反問句,在變換後的反問句中,必須在適當的地方加一個否定詞,才與原句意思一致。比如:“你應該去看他。”變為:“難道你不應該去看他嗎?”

否定句變反問句,去掉句中否定詞或在變換後的反問句中再放上一個否定詞,才與原句意思相符。比如:“他不應該看她。”變為“難道他應該去看她嗎?”或“難道他不應該不去看她嗎?”由此可見:反問句的問號,起了一個否定詞的作用。反問句是對一個肯定內容或否定內容的否定。

反問變陳述

1.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嫌它不夠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2.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這種桔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積,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

3.那電線上停著的幾個小黑點,不正是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嗎?

4.如果沒有人們的辛勤勞動,這裡還不是荊棘叢生的荒坡嗎?

5.不耕耘怎么有收穫?不學習怎會有知識?

6.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靈,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嗎?

7.難道我們能隨意砍伐樹木,破壞綠化嗎?

8.學習如登山,需要有踏實苦幹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嗎?

9.肺結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他怎么會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個在馬路上隨便吐痰的人呢?

10.字典不正是我無聲的朋友和老師嗎?

11.這一朵朵絢麗的鮮花不正是園藝工人辛勤勞動的結晶嗎?

12.當你聽到這段英雄事跡的時候,難道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最可愛的嗎?你不為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嗎?

13. 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14.看到那數不清的青松白樺,誰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5.外公,這不是您最寶貴的畫嗎?

16.白石老人看後好不吃驚,這不是自己“練筆”時扔掉的廢畫嗎?

17.這上面明明標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說是你的呢?

18.你們看見過這樣的總理嗎?

陳述變反問

1.這幅畫是我們班蔡穎畫的。

2.不好好學習,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績。

3.對少數同學不守紀律的現象,我們不能不聞不問。

4.那賓士的列車正是我們祖國奮勇前進的象徵。

5.功課沒做完,不能去看電影。

6.犯了錯誤旦不敢向老師、同學承認,這不是一個少先隊員應有的態度。

7.我們不能因為學習任務重而不參加體育活動。

8.沒有革命先輩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優異成績正是她勤奮學習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