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為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

第二部分是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之一。 第三部分是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之二。 第四部分是結論與政策建議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內容介紹

本研究的內容從內在邏輯上為四部分,從形式上為七章。
第一部分為導言和研究基礎。導言介紹了本研究的目的、意義,進行研究前概念與假設的界定,對已有的國內外研究進行梳理;第一章為理論基礎與分析框架,理論基礎是以各種理論解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來源為主線,分析古典貿易理論與新貿易理論對競爭力解釋的演進;分析產業組織理論中S-C-P範式與波特國家競爭優勢理論中“鑽石”模型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的影響;分析政府行為理論與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的關係。在確立理論基礎之後,在第一章還構建了一個理論分析框架來統領全文。
第二部分是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之一。從對外貿易政策角度,用奶業的數據,研究政府行為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顯現對外貿易政策是政府行為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直接方式、短期方式、見效較快但作用空間越來越小的方式。第二章對貿易政策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理由、機理、方式與效果進行理論分析;第三章以奶業為例,計算與比較了各主要奶業大國的產業國際競爭力指標,並分別從奶製品國際市場總體發展趨勢、不同貿易政策工具的變化以及CATP模型和GATP修正模型模擬結果的驗證等三個角度,研究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化對奶業國際競爭力的實際影響。
第三部分是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之二。利用“鑽石”模型的分析範式,藉助於包括奶業在內的產業與產業環境數據,從產業環境角度研究政府行為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顯現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是政府行為影響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間接方式、長期方式並且效果最持久的方式。第四章以“鑽石”模型四個因素為線索,對政府通過營造良好的產業環境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經濟學依據、機理、途徑進行理論分析;第五章是以奶業為例對各國營造產業環境進而提高奶業國際競爭力進行考察,顯現奶業國際競爭力與產業環境的“鑽石”模型四因素--要素稟賦、國內需求、產業鏈條與產業組織有密切關係,政府的著力點應該從這四個因素入手。
第四部分是結論與政策建議及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第六章是概括本研究的主要結論,並據此對政府如何更有效率地提高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最後是梳理出與本研究相關的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