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廢物水泥固化

放射性廢物水泥固化是將放射性廢物摻合入水泥中凝成固體的處理技術。是將放射性廢物摻合入水泥中凝成固體的處理技術,是中、低放(射性)廢物固化方法之一(見放射性廢物固化)。適於固化低放濃縮液、化學沉澱泥漿和廢離子交換樹脂,是最早用於工業的固化方法。

放射性廢物水泥固化

正文

基材和添加劑 固化中常用的基材是含等成分的矽酸鹽水泥和火山灰矽酸鹽水泥。常用的添加劑有蛭石、沸石和硅藻土等,它們的作用有降低放射性核素的浸出率,提高固化體機械強度,吸收游離水等。
用水泥固化廢液時對水灰比(即廢液和水泥用量比)有一定要求。要獲得大的減容比應採用高的水灰比,然而高的水灰比使固化體的含鹽量和含水量增加。含鹽量增加會降低固化體的機械強度,含水量增加會在水泥漿表面產生一層游離水。加入合適的添加劑雖能提高機械強度和消除游離水,但也使減容比降低和重量增加。因此必須權衡利弊,選用合適的水灰比和添加劑,一般水灰比不超過0.5。
方法 主要有兩種:①桶內混合法,廢液、水泥和蛭石等按比例加到作為貯存容器的金屬桶內,用機械攪拌或加蓋密封后滾動、振動的方法使它們混勻;②桶外混合法,廢物和水泥在混合器內混合,得到的漿料裝入貯存桶。
水泥固化的優點是工藝和設備簡單;可連續操作,也可在貯存容器中固化,進行間歇操作;處理費用低;無燃燒爆炸的危險;水泥本身具有良好的防護禁止性能。主要缺點是浸出率高,約比瀝青固化體高 100~1000倍(見放射性廢物瀝青固化);減容比小於1;固化體較重。
發展動態 為了改善水泥固化體的抗水浸出能力,提高機械強度和增加廢物包容量,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用聚合物浸漬水泥固化體。此外還開始了用熱壓水泥固化法處理高放廢液的實驗室研究。
聚合物浸漬水泥固化體 聚合物浸漬混凝土是一種新型建築材料,它具有機械強度高、孔隙率極低、耐化學腐蝕和耐風化等特點,特別適合於強腐蝕性場所使用。鑒於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的這些特點,研究了用它作為中、低放廢物固化基材的可能性。工藝過程如下:先將廢物轉化為水泥固化體,真空脫水後放入含引發劑的聚合物單體溶液中浸漬,將浸漬後的水泥固化體加熱或輻照使單體聚合(見聚合反應)。聚合後一般生成熱固性塑膠,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與普通水泥固化體相比,聚合物浸漬水泥固化體的性能有一定改善,如浸出率至少低一個數量級,機械強度提高2倍左右。
② 熱壓水泥固化高放廢液 一般水泥固化體的抗水浸出性能較差,強輻照下氣體輻解產物會使固化體破裂,因而水泥固化通常用於放射性水平較低的廢物。但是水泥經熱壓處理後孔隙率可降到3%左右,機械強度提高約10倍。初步研究結果證明:將模擬高放廢液煅燒物和濕水泥粉混勻,然後在150~250℃、2.4×106帕下熱壓,可得到緻密、不透氣、抗水浸出的固化體。它的機械強度與玻璃相似,比普通水泥高5~10倍。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