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英語課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教育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2月1日)
叢書名: 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進叢書
平裝: 27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英語
開本: 16
ISBN: 9787504155610
條形碼: 9787504155610
尺寸: 22.4 x 16.8 x 1.2 cm
重量: 381 g

內容簡介

《改進英語課堂》是《中國小課堂教學改進叢書》之一,書中收錄了聚焦課堂的教學研究、提升課堂提問的品質、擴大小組學習的實效、促進三維目標的整合、探尋語篇新授的範式、充實複習過程的收穫等七章內容。
《改進英語課堂》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第一章 聚焦課堂的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一個永恆的主題就是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效教學(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起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其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什麼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教學。20世紀60年代以後,教學研究開始密切關注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成就、學生自我發展之間的關係。當今的教學研究則越來越集中在那些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教師的關鍵行為(keybehaviors)上。
第一節 教學研究的國際背景/(1)
西方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研究"只是將教師特徵與教育結果機械相連,而幾乎忽視了課堂實際"。在課堂教學問題診斷及改進方面的研究,當數聞名世界的日本課例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逐漸興起課例研究的熱潮,在諸多的州和學區展開。美國教育、多樣性和高質量研究中心於1998年發表報告提煉出了有效教學的五大原則,對全美的教學改革及研究發揮著重要影響。
第二節 教學改進的本土探索/(7)
在中國小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常常會有一些教學的難關讓廣大的教師費心勞神,甚至費盡九牛二虎之力還不得法,成為深入推進新課程的瓶頸和障礙。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客觀上要求教學研究的專業人員和廣大的一線教師攜手合作,讓教學研究回歸常態、深入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研究,在研究的狀態下教學。於是教學改進的本土探索就此蓬勃展開。
第二章 提升課堂提問的品質
課堂教學提問在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方面往往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研究小組基於研究專題"提升課堂提問的品質"的目標定位,由三名不同的教師針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了"接力棒"式(“試教課一改進課一再改進課”)的教學實踐與研討,最後得出了有益的經驗與啟示。
第一節 課堂改進報告/(11)
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問判別的四個標準:引發有意義的內容生成;實踐挑戰性的思維訓練;驅動持續性的學習過程;實現預設性的教學目標。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問要堅持五個原則:以教學內容的深化為目的設計問題;以教學目標的達成為標準篩選問題;以相關知識的聯繫為橋樑鋪墊問題;以課堂生成的促進為目的完善問題;以全體學生的參與為保證提出問題。有效的課堂教學提問要加強的三個環節:以學生的學習起點為出發點,加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以學生最近發展區為參照系,促進知識學習的拓展升華;以課堂的真實情境為反光鏡,調整原有問題的內容形式。
第二節 課堂教學實錄/(18)
三次課表現出了這樣的演進脈絡:第一次課“問題零亂,關注學生不夠,課堂生成不足”;第二次課"問題相對集中,教學實現了層次推進,學生的情感體驗也變得豐富。
……
第三章 預約情境創設的精彩
第四章 擴大小組學習的實效
第五章 促進三維目標的整合
第六章 探尋語篇新授的範式
第七章 充實複習過程的收穫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