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表

收益表

又稱損益表。 公司的一種報表,報告某時期的銷售收入或所獲收益。收益表(income statement),公司的一種報表,報告某時期(通常為一年)的銷售收入或所獲收益,所售商品的合理的成本,還有剔除成本後所剩的利潤(淨收入)。收益表主要有3個部分組成。直線折舊法與加速折舊法兩者應繳納的總稅額相同,但繳納的時間先後不同,成本加速補償法的主要特點是,它放棄了有效使用期限的原始劃分,人為地把各種資產進行分類,並規定各類資產的成本補償期限。

基本定義

收益表(income statement),公司的一種報表,報告某時期(通常為一年)的銷售收入或所獲收益,所售商品的合理的成本,還有剔除成本後所剩的利潤(淨收入)。又稱損益表(statement of profit and loss)。

恆等式

收益表的恆等式:淨收益(或利潤)=總收入-總支出

組成部分

收益表收益表

收益表主要有3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營業收入或銷售額;第二部分是與營業收入有關的生產性費用和其他費用;第三部分是利潤和利潤在股息與留存收益之間的分配。其利潤等於營業收入減去營業費用。

1.營業收入

是指企業通過銷售產品或對外提供勞務而獲得的新的資產,其形式通常為現金或應收帳款等項目。對一般公司來說,銷售收入是公司最重要的營業收入來源。一般而言,公司的營業收入通常與它的營業活動有關,但也有一些公司營業收入的某些部分與其自身的業務並無關係。因此區分營業收入和其他來源的收有重要意義。

2.營業費用

是指企業為獲得營業收入而使用各種財物或服務所發生的耗費。銷貨成本是一般公司最大的一筆費用,它包括原材料耗費、工資和一般費用。一般費用包括水電雜費、物料費和其他非直接加工費。與銷貨成本不同的銷售和管理費用包括廣告費、行政管理費、職員薪水、銷售費和一般辦公費用。利息費是指用以償付債務的費用。上述費用都會導致公司現金開支的增加。折舊費的攤提費是非現金開支。折舊費的增加表示公司固定資產價值的下降,攤提費的增加則表示公司所擁有的資產或資源價值的減少。計算折舊費的方法通常有4種:直線折舊法(Straight line Method);折舊年限積數法(Sum-of-the-years-Digits);餘額遞減法(Declining Balance);成本加速補償法(Accelerated Cost Recovery System)。直線折舊法是一種使用最廣泛也是最保守的折舊方法。這種折舊法在資產的有效使用年限里每年提取等量的折舊費。折舊年限積數法和餘額遞減法屬於加速折舊的方法。加速折舊法在資產有效使用年限初期提取的折舊費較多,以後逐年減少。具有加速資產折舊,推遲初期稅款繳納的作用。直線折舊法與加速折舊法兩者應繳納的總稅額相同,但繳納的時間先後不同,成本加速補償法的主要特點是,它放棄了有效使用期限的原始劃分,人為地把各種資產進行分類,並規定各類資產的成本補償期限。這種期限通常比資產的實際有效使用期限短。它可以折舊全部資產價值,不再計算殘值(Salvage Value),它規定了種類資產不同年份的折舊率。

計算公式

其具體計算公式是:

(1)直線折舊法,每年折舊費的計算公式:

成本-殘值

每年折舊費=——————————

估計有效使用年限

(2)按折舊年限積數法,每年折舊費的計算公式是:

本年起算所剩的使用年限數

每年折舊費=————————————————×(成本-殘值)

使用年限積數

(3)按餘額遞減折舊法,每年折舊費的計算公式是:

每年折舊費=————————×2×(成本-累積折舊額)

估計使用年限

一般而言,3種折舊法相比較而言,餘額遞減折舊法在資產最初的使用年限里折舊的費用最高,折舊年限積數法次之,而直線折舊法最小。但在最初的使用年限里,直線折舊法的應繳稅額和稅後利潤最高,折舊年限積數法次之,而餘額遞減折舊法最少,其原因是直線折舊法在使用年限的初期所提取的折舊費最少,因而公司利潤較高,按一定稅率上繳的稅額比較多。由於以上差別,有些公司可能在繳稅時使用一種折舊方法,而在編制財務報表時則使用另一種折舊方法。某些公司在繳稅時使用加速成本補償的折舊方法,以增加營業費用,減少利潤金額,從而在初期可以少繳納稅款;而在計算公司淨收益時則使用直線折舊法,以減少營業費用,增加利潤金額,從而向股東報告較多的收益,宣傳公司的業績。不管採用哪種折舊方法,折舊本身並非是一種定值過程。一般而言,公司資產的帳面值並不等於該資產的市場價值。資產折舊,帳面價值減少的同時,其市場價值還可能會增加。因此,折舊費是對公司固定資產成本的一種分配,並不反映資產市場價值的情況。

3.利潤

稅前利潤由通常的營業收入與營業費用之差來決定。從稅前淨利潤中減去稅款,再給非常項目調整後,剩餘的利潤就是稅後淨利潤。稅後淨利潤又分為支付給股東的股息和公司的留存收益兩項。公司若虧損,公司的留存收益就將減少,公司多半會因此而停止派發現金股息。若公司盈利,這些收益將首先用於支付優先股的股息,之後再由普通股取息分紅。若公司收益不足以支付優先股時,則有兩種情況出現:若優先股是累積優先股,則本年度的所有股息轉入到期未付的債務項下,待有收益時再優先償付;若優先股是非累積優先股,則優先股與普通股一樣不能得到股息。每股收益等於普通股的收益除以已發售普通股的股數。每股收益的水平和增長情況是反映公司增長情況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