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鏡

支氣管鏡

支氣管鏡適用於做肺葉、段及亞段支氣管病變的觀察,活檢採樣,細菌學、細胞學檢查、配合TV系統可進行攝影,示教和動態記錄。該支氣管鏡附有活檢取樣機構,能幫助發現早期病變,能開展息肉摘除等體內外科手術,對於支氣管、肺疾病研究,術後檢查等是一種良好的精密儀器。

基本信息

概念

支氣管鏡檢查是利用直徑約0.6公分的支氣管鏡,在施行咽喉局部麻醉後,經(一)由口腔放入或(二)由鼻腔放入或(三)由氣管切開口放入。

分類

(一)硬支氣管鏡:是金屬製成的細長中空管鏡,遠端為一斜面開口,邊緣光滑圓鈍,易插入氣管而不損傷黏膜,近端有一枚鏡柄與遠端斜坡形開口所對方向相反,不僅為手持物並可確定開口方向。主要有三種:Jackson式、Negus式和附有Hopkins內鏡的支氣管鏡。

(二)軟支氣管鏡:

主要有兩種:纖維支氣管鏡和電子支氣管鏡

臨床意義

1.不明原因的咯血、痰血、長期咳嗽、支氣管阻塞或肺部瀰漫性病變。

2.痰內找到癌細胞或抗酸桿菌而X線不能定位者。

3.查明縱隔及肺部陰影性質、侵犯氣管和支氣管的部位及範圍。

4.肺部瀰漫性病變作活檢術。

5.協助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取出較小的阻塞物。6.向病變部全注藥。

範圍

(一)診斷上的適應症: (A)不明原因之咳血,無法解釋之慢性咳嗽患者,不明原因聲音沙啞者,不明原因橫膈上升者。 (B)肺癌患者診斷及分期的依據,利用支氣管鏡做切片以得到組織診斷。(C)良性支氣管病變之診斷: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結核,呼吸道吸入性傷害,氣管或支氣管狹窄,懷疑支氣管食道

廔管。(D)診斷瀰漫性肺部疾病。

(二)治療上的適應症: (A)拿取氣管內異物,(B)抽取氣管內分泌物及血塊。 (C)配合雷射裝置切除支氣管內腫瘤或肉芽組織。 (D)氣管狹窄病患可施行擴張術或放置氣管內支架。

(三)研究上的適應症:

檢查報告所需時間:切片及細胞學檢查,為5-7天;細菌和黴菌培養結果需一星期,結核菌培養需8星期才會有結果。

禁忌

支氣管鏡檢分為絕對禁忌與相對禁忌兩類:

(一)絕對禁忌;神智混亂而無法控制的病患,有出血傾向者,低血氧患者,急性呼吸性酸中毒者,嚴重心律不整或高血壓控制不佳者,未曾治療之開放性肺結核患者

(二)相對禁忌:各種疾病之末期患者,心肺功能不良者,肺動脈高血壓者,氣喘發作或控制不良者,大量咳血者。

注意事項

支氣管鏡支氣管鏡

本項檢查前至少需禁食四小時以上,以避免操作時誤嗆導致肺炎。檢查前會對喉嚨噴灑局部麻醉劑Xylocaine,操作過程中會從鼻腔提供氧氣,以確保氧氣的充足;操作時患者不可說話,以免聲帶受傷,但是操作過程中如有不舒服或是胸痛可以舉手表示。檢查後兩個小時內,因為局部麻醉藥效未退,應避免進食(包括喝水),以免造成誤嗆,如兩小時後喝水不會嗆到才可進食,如有接受切片檢查者,術後可能會有短暫少量的血痰或咳血,屬正常的現象。如有下列情形: (1)咳血量較大,持續不停; (2)有劇烈胸痛; (3)呼吸困難,請立即到本院急診部就診,住院病人請立即告知醫師或護理人員。

併發症

支氣管鏡檢查可能的併發症:麻醉藥劑過敏、換氣不足、支氣管或喉頭痙攣、缺氧、發燒、菌血症,根據報告支氣管鏡檢本身引起的氣胸機率約0.4%,而出血率約0.2%,死亡率約0.03%左右。經支氣管肺生檢引起的氣胸發生率平均約4%,而生檢之出血率以出血量小於50cc計算,約2.1%。上述狀況極少發生,大體而言,支氣管鏡是一種尚屬安全的檢查,可以給臨床醫師很多診斷及治療上的訊息。

高危人群

哪些病人做支氣管鏡檢查危險性較高呢?

1氣喘病患者。

2凝血功能障礙的病人。

3冠狀動脈疾病患者(如狹心症、心肌梗塞) 。

套用

纖維支氣管鏡(纖支鏡)發明後已廣泛套用於臨床。除在呼吸系統疾病診斷方面取得很大進展之外,在治療方面也得到廣泛套用,現簡述如下。

摘取異物

當前常用的纖支鏡有PENTAXFB-15P,FB-15BS(後一種是攜帶型纖支鏡,可用交流電及電池做光源)以及OlympusBF-P30及P40型,外徑為4.8~4.9mm,屬成人纖支鏡中管徑較細的纖支鏡,也可用於6個月以上的小兒患者,年齡在6個月以下者,以上各型纖支鏡難以插入與通過氣管,可選擇用PENTAXFB-10P型,以及OlympusBF-3c30型,它們的外徑為3.5mm,並有活檢孔,可用於新生兒的檢查及摘取異物。由於異物種類繁多,有金屬的,有植物,也有動物骨頭,在摘取時,要選擇合適的異物鉗(如鱷齒鉗、鼠咬鉗、刮匙或帶金屬籃網的鉗子等)。病情危重時,特別是7歲以下小兒要在手術室內全麻下進行,並有SaO2監測才可。金屬異物,如大頭針跌到段支氣管、亞段支氣管以下時,要有X線或TV引導下進行摘除。手術中,操作要求小心、迅速,防止出血、縱隔氣腫、外傷性氣胸、窒息及心臟停搏。術後觀察有無繼發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或出血,小兒要觀察氣道是否通暢,由於手術過程中可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破損出血、炎性分泌物滲出等,要經常吸痰並用血氧儀監護,防止氣管分泌物過多或聲帶水腫而發生窒息。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1慢性呼衰病人呼吸道、肺部感染未控制者,由於多量分泌物阻塞氣道使病情加重,加上病人咳嗽無力,從鼻或口腔吸痰不能達到徹底清除分泌物目的,這時要使用纖支鏡直視下把氣道分泌物抽吸乾淨。

2.2各種原因引起呼吸衰竭的病人,氣管插管人工通氣後,由於濕化不夠,氣道乾燥,氣道分泌物粘稠,引流不暢阻塞氣道,使氣道阻力加大,人工通氣效果不好,這時要定期用纖支鏡吸痰,加強氣道濕化管理等。

2.3肺部手術後病人由於滲血、出血與氣道內分泌物集聚阻塞患側或健側氣道,可造成肺不張,如不及時清除氣道分泌物,可使病情加重,直接威脅病者生命,這時要立即用纖支鏡清除氣道分泌物,進行抗感染治療並加強氣道管理。

支氣管肺泡灌洗(BAL)的治療

3.1BAL治療呼吸衰竭在國內已有多家醫院用BAL對呼吸衰竭進行治療,在常規方法治療不能奏效時採用此法治療,病情可得到改善。灌洗用的液體通常用滅菌消毒的生理鹽水加入對氣道無刺激的抗生素或皮質激素,每次30~50ml,注入後再以13.3~26.6kPa壓力抽吸,重複數次,左右側交替灌洗、抽吸,然後注入抗生素。多數醫院通過此BAL治療後患者PaCO2下降,神志清醒。

3.2BAL治療肺部感染性疾患嚴重肺部感染如支氣管擴張症、肺化膿症、肺炎等由於支氣管黏膜充血、腫脹及膿性分泌物增加,引流支氣管被阻塞,全身用藥局部難以達到有效藥物濃度,感染往往難以控制,用BAL治療使傳統方法難以治療的患者經治療後大多數病例獲得滿意效果,嚴重感染者慎用。在抗生素方面,根據細菌培養的藥敏檢查報告,選用青黴素、先鋒V、西力欣、復達欣及妥布黴素等,此外加入適量地塞米松。BAL治療頻度,每周予以2~3次為宜。

3.3BAL治療肺結核國內有學者對痰中找到結核菌確診的各型活動肺結核,對其中初治病例和復治病例進行全身抗癆治療局部BAL治療(每周1次,共4次),1個月後,X線顯著吸收為60%以上,比口服化療藥治療3個月、6個月的療效要好,而痰菌陰轉率達到了口服化療藥治療的效果,其中復治病例的病灶吸收顯效率明顯高於文獻中口服半年化療藥物的復治病例組。

3.4BAL治療支氣管哮喘有人對哮喘持續狀態1個月以上者,以大量肝素行BAL治療,有效率達90%以上,有人用生理鹽水進行BAL治療,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少學者認為哮喘持續狀態患者由於粘液栓和大範圍通氣不足易引起嚴重的低氧血症,此種粘液栓可通過鹽水經支氣管吸出。有人認為此法有一定危險性,對治療的病人要有條件地進行選擇,通常在監護病房內,由訓練有素的醫生進行操作。

3.5BAL治療肺不張肺不張多發生在右中葉及左舌葉,也有發生在其它肺葉。對於右中葉炎性引起肺不張,時間在2個月以內者用BAL方法治療多可奏效(包括兒童)。時間超過2個月以上者僅部分有效。抽吸之後向局部注入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黴素0.2g或西力欣0.75g。右中葉因炎性肺不張者,時間在2個月之內者,每周進行BAL治療2~3次,6~8次多可治癒。

3.6BAL治療塵肺通過BAL中的全肺灌洗(WLL)來對塵肺急性期進行治療,國內已有數家醫院在進行此項治療研究,有很好的成功經驗。

3.7BAL治療肺泡蛋白沉著症早在1963年Ramirez首次給肺泡蛋白沉著症患者用大量液體進行WLL,這是在全麻下進行,灌入液體量大,至今為止尚未制定出統一標準。經WLL治療後能改善患者症狀。

3.8BAL治療吸入放射性微粒及其它疾病套用BAL中的WLL進行清除肺內放射性物質,在進行狗和狒的研究中,確定了WLL的清除效果。

經纖支鏡注射藥物治療腫瘤

4.1治療鼻咽癌對鼻咽癌(NPC)放射治療後復發的病人,採用經纖支鏡直視下,對鼻咽頂部復發病灶用纖支鏡注射針向NPC病灶內注入5-Fu,每周注射2~3次,共注射6次,2個月後鼻咽頂部的癌性病灶完全消失。如果新病人,用此法加上放射治療,效果較好。

4.2治療中央型肺癌對於不能手術的病者,經纖支鏡直視下,向腫瘤組織中注射5-Fu,每周2~3次並加用放射治療,可使腫瘤縮小,使氣道阻塞改善,可改善通氣功能。

4.3治療肺泡細胞癌對於肺泡細胞癌患者,特別是雙肺罹患此症者,除施用全身化療外,局部使用大劑量5-Fu或DDP(順鉑)灌注治療,尤其當患者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全身化療者可用此方法治療。常規纖支鏡檢查,如氣道內有多量分泌物時,可抽吸,必要時用類似BAL方法灌洗抽吸後,向一側肺各葉支氣管注入抗癌藥物,每周2~3次(兩肺輪流注藥),每次注入藥物劑量約為全身化療每次用量的1~2倍,注藥後套用止嘔劑及鎮靜劑。

用纖支鏡替代胸腔鏡

用氣管導管插入胸壁之切口到胸腔內,進行引導。纖支鏡沿導管進入胸腔內,在所檢查的範圍內,如見到自發性氣胸,髒層胸膜有小的破裂孔,有氣泡溢出時,可向裂孔處注入粘合膠或50%葡萄糖液,可使裂孔粘合。如因在髒層和壁層胸膜之間有纖維條索粘連,使裂孔不能閉合時,可用活檢鉗或微型電刀把纖維條索切斷使裂孔處能閉合,起到治療自發性氣胸的作用。如發現胸腔內有出血時,可用電燒灼止血。

其他套用簡介

6治療支氣管胸膜瘺及氣管食管瘺

瘺孔非腫瘤引起,孔洞約0.3cm以下多可“修補”成功。有人用過的藥物有:10%硝酸銀、粘合劑、速高捷(Solcoseryl)、纖維蛋白膠等。

7咯血的治療

有人曾用無水酒精注射至出血部位。常用藥物如立止血(Reptilase)可注射到出血部位,也可靜脈推注,止血效果肯定。再有可用高頻電刀通過纖支鏡止血,也可用導管氣囊止血,也可用氣管插管插入氣管打脹氣囊起到止血作用。

8高頻電刀治療氣管支氣管良性及惡性病變

對外傷瘢痕引起支氣管狹窄,手術後支氣管內生長的肉芽腫,異物引起的肉芽腫,以及氣管支氣管內良性腫瘤和其它良性病變(如原發性氣管支氣管澱粉樣變)、氣道內原發性惡性腫瘤均可治療。

9雷射治療氣道阻塞

現常用YAG(釔鋁石榴石)雷射和Nd-YAG(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治療肺癌,也可以治療良性腫瘤及炎性肉芽腫等。

10微波治療肺癌

有人對中心型肺癌有氣道阻塞症狀又不適於手術者或手術後復發者,用微波治療機加溫同時加用放射治療,增強了療效,另有通過纖支鏡進入氣道,可對中心型肺癌、良性疾患進行切割治療類似高頻電刀作用,切割面碳化程度比微型電刀小。

11冷凍治療肺癌

多通過金屬氣管鏡治療氣管或左右主支氣管的惡性腫瘤同時加用放射治療,降溫是用CO2氣體,低溫的氣體連線探頭可伸入氣管對惡性腫瘤進行治療。

12治療氣管支氣管內膜結核

在套用全身的化療治療外,局部套用在病灶處注藥(異煙肼)、微型電刀切割治療,以及“支架置放”多種方法(視具體情況)進行治療。

13通過纖支鏡進行氣管插管

常用於協助麻醉插管,呼衰病人的人工通氣以及對支氣管哮喘的哮喘持續狀態的治療。

14纖支鏡對危重病人置放胃管

常用於神志不清患者,全身及較大面積燒傷病人,許多內、外科危重病人,不能進食而需胃腸道補給營養者,常規方法置放胃管失敗者而採用此法可奏效。筆者創此法從1986年以來共對50餘例病人套用,全部獲成功。

15“支架”的套用

支架(Stent)主要套用於氣管及支氣管病變,套用在氣管及支氣管狹窄處並避免進一步狹窄,起著支撐及擴張作用。也用於各種原因所致的氣管壁薄弱、失去支撐作用造成的氣管萎陷。也有人用於難修復的氣管食道瘺。支架的材料有選用塑膠、矽膠、金屬。金屬中多選用鎳鈦記憶合金。用特製的鉗夾持,在X線引導下進入氣道病變位置中,起支撐作用。如要拔出時,注入冰水,可以將其鉗出體外,由於金屬支架對局部黏膜、軟組織刺激性大,可使局部潰瘍感染等,局部可生長炎性肉芽組織從金屬縫隙穿過進入腔內,可造成氣道梗阻。現德國已製成金屬及矽膠合制的支架,有氣管的形狀(後壁與食道接觸的部位呈半圓形,凹陷下去),又有左主及右主支氣管的分支,支架中間是金屬支撐,外邊是透明質軟的矽膠,且有不同型號,減少了對局部黏膜軟組織的壓迫與刺激,減少損傷。國內外有人套用在肺和心肺移植後氣道狹窄的治療中,套用支架後,病人氣道分泌物的引流常出現不暢,局部摩擦,易形成慢性細菌感染,可造成血管糜爛出血,甚至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有待深入研究解決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