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曹

、魏、郭、張,韓姓和楊姓是村中大姓,韓姓遷來四兄弟,有一支遷到了唐縣顯口村,有一支沒有後人,村中留下兩個支脈。 楊家遷來一戶有三子,王、趙、魏、郭、張各遷來一戶。 商姓是從別村遷來一戶後有三子,民國二十年發水災一支遷到了定村,民國二十八年發水災一支遷到塔頭村。

支曹村概況

支曹村現屬河北省曲陽縣東旺鄉管轄,地理位於曲陽縣、定州市、唐縣三縣交界處,清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定州將支曹村劃歸曲陽縣管轄,本村依唐河南岸,北、東臨定州市管轄的台頭村、岸下村、清辛莊、李村、大流村達子莊村。西北臨唐縣管轄的勺提村、釣魚台村。西、南臨曲陽縣管轄的北杏樹村、南杏樹村、塔頭村、高門屯村、崗上村。該村3500餘人,糧耕地面積約3000多畝16個村民小組組成。 該村以種植,養殖為重點經濟,人均收入4000元。種植以小麥,玉米,棉花,花生等為主要經濟作物。年出欄生豬3000多頭,肉雞10萬隻。苗木種植以速生楊為主。

村名由來

據村志記載支曹古稱支橋,其祖先於明朝永樂元年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移民至此。由於村北方被一條蜿蜒橫流的唐河攔截,村民就在河道上用木樁支起了一座簡易土橋,有便南北往來,這座橋每當遇到雨季河水上漲就會被沖毀,村民就會從新支架土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間斷,人們就把這座橋取名叫支橋,村名由此而來。這個橋和曹字是諧音後人就叫成了支曹,寓天不滅曹意。此後支橋便改為支曹村。

姓氏大村

支曹村 最初遷來是七姓 韓、楊、王、趙 、魏、郭、張,韓姓和楊姓是村中大姓,韓姓遷來四兄弟,有一支遷到了唐縣顯口村,有一支沒有後人,村中留下兩個支脈。楊家遷來一戶有三子,王、趙、魏、郭、張各遷來一戶。後來逐年有別的姓氏遷來,在支曹村東北方, 就是現在的林場附近,原有個太平莊村(當地叫人小村)約五六戶,在支曹村西北方,北杏樹村東,原有個東杏樹村大約也是五六戶。清嘉慶六年唐河發洪水,這兩個村受災嚴重,東杏樹村和太平莊村成為一片廢墟,過後經保定府批准,太平莊村併入支橋村,東杏樹村併入北杏樹村也有個別戶遷到了勺提村。太平莊村有一戶羊姓遷到本村就改為了木字楊,范姓據說是從東杏樹村遷來,在北杏樹村范姓是大姓。商姓是從別村遷來一戶後有三子,民國二十年發水災一支遷到了定村,民國二十八年發水災一支遷到塔頭村。許姓遷來一戶有兩子,只留下一支有兩子解放後分別遷到保定和太原定居。史姓是清朝康熙年間本村的一大財主,為人和善享譽四鄰八村都稱史家為史大善人,後期由於家中沒落絕跡。催姓是從催東旺村遷來後有五子在村里橫行霸道,結果全家人個個暴亡,家境鏇入貧困,最後賣房賣地就剩崔大雙和他老母住進了關帝廟裡,從此催姓在支曹村絕跡。雷姓也是家中沒落最後絕跡的。目前支曹村的姓氏分別是:韓、楊、王、趙,魏、郭、張、曹、朱、何、呂、文 、焦、商、路、范、於、辛,是曲陽縣姓氏聚集最多的村。

古廟興衰

從明朝中期支曹先民就開始籌款修建廟宇了,到民國初期本村廟宇以有十幾座,遍及全村周圍分別是:玉皇廟、關帝廟、馬王廟、土地廟、龍王廟、河神廟、文章廟、藥王廟、三官廟、五道廟、高兒廟、大寺、小寺等,其中玉皇廟面積最大,始建年代已不得知,整個建築布局坐北朝南呈長方形,沿中軸線主要建築有:戲樓、山門、姥母殿、元君殿、玉皇殿、兩側建有鐘樓和鼓樓。鐘樓內原有高約兩米直徑約一米的鐵鐘一口,其中姥母殿的建築最為宏偉,面闊三間屬於三重檐歇山式建築,可見當時的建築水平。解放後玉皇廟改成了村學校,馬王廟始建年代不詳是一座高約一米,寬約一米的漢白玉歇山式石屋,屋脊兩邊的螭吻、脊獸和瓦當都是精心雕刻而成的,是一件很好的石雕藝術品,村中每座廟裡都有大量的碑刻,可惜這些古建築和碑刻都沒能保留下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全部拆毀,因馬王廟是石制建築沒遭到毀壞被村民填埋至今。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村里修公路為籌款就把廟裡的石碑全部賣掉連村志碑也不知所蹤這使支曹村的歷史和文化遭到巨大的毀滅。現在古廟宇的遺址大都蓋起了民房,只有關帝廟遺址保存完整,村民俗稱關老廟,廟宇位於現在的支曹國小院內始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建築布局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屬於斗拱歇山式建築,原有院牆和戲樓後拆毀,廟內供奉關公、關平和周倉三位尊神。廟外有兩通石碑王公碑記和關帝廟碑記,現只有王公碑記保留了下來,記載了王家先祖為修關帝廟籌款的事跡,募捐者和工匠的姓名,為後人了解關帝廟的修建歷史起到了很好的依據。

民俗文化

支曹秧歌是在明朝中期從定州秧歌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是本村獨有的地方劇種,清朝末期還成立了業餘戲班經常去外鄉演出久演不衰。支曹秧歌的藝術特點多是以生活小戲為主,戲文淺顯易懂,以唱見長,善於敘事,富有生活氣息,聽來親切感人。唱詞的結構也很自由,而且多用襯字,但都押韻;還有時為了強調某一情節或某種情緒用“疊句”的唱法反覆,如喲、噢、哎、我那、本是、那個、再不然、你來看等,在唱段中隨處可見。女腔還用本嗓,但男腔出現了部分假聲的情況。演唱技巧中滑音使用較多,顫音極富特色。鏇律以下行鏇律較多,但唱法中不乏詼諧俏皮;節奏以一板一眼為主,一般用2/4拍記譜,傳統板式變化很豐富,有二十八種之多。 支曹秧歌的伴奏只有打擊樂,即板鼓、大鑼、水鑔、手鑼。上句唱完兩鑼,下句唱完用六鑼,故又稱“大鑼腔”。 常唱劇目 有《老少換妻》、《四大勸》、《借女弔孝》、《雙鎖櫃》、《劈靈棺》《賣妙郎》等,支曹秧歌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達到鼎盛時期,文革後期走向衰弱。秧歌老藝人主要有韓洛泰、何振武、何為英、焦季敢、趙洛素、楊常順。目前再世的老藝人只剩楊常來一人以有八十高齡,支曹秧歌應該受到保護和傳承搶救迫在眉睫。支曹村原先也有集市是農曆的四、九日五天一集,只不過人少買賣不興旺後來集市就沒了,只留下了每年農曆八月十四一個集市。村里還流傳著一種喜慶打擊樂曲,主要有鼓、大鑔、小鑔組成已有好幾百年的歷史,村東、村西各一班,音律原有十五段現只留下了七段。據說是敢廟會時敲的原先支曹村有十二會之說,還有春節前往廟裡送燈油時敲打的樂曲,現在已失傳,只留下這個打擊樂曲還在訴說當年支曹村的鼎盛,現在會敲得也五六十歲了如果失傳了支曹村就只剩下了一個空殼。

支曹名人

王延春(1910--1984),今河北省曲陽縣支曹村人,1910年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30年曲陽縣鄉村師範學校畢業,到曲陽國小教書。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被捕入獄,西安事變後被釋放。193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期間,任曲陽縣委秘書、組織部副部長、縣委書記。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晉區黨委宣傳部長、山西孟縣縣委書記、中南局江漢區黨委宣傳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宜昌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1951年至1955年調任廣東省粵東區黨委第三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1955年至1961年任湖北省委副書記,主管農業。1961年初,調湖南省委工作,歷任省委常務書記、第二書記、代理省委第一書記,並任中南局委員、“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殘酷迫害,被打成“叛徒”、“走資派”,關押數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中共中央批准,湖南省委為他平反,恢復名譽。1979年當選為湖南省政協第一副主席。1984年3月19日在長沙病逝,終年74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