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必修課(上)

《攝影必修課(上)》是2015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鐘山、史林平。

圖書簡介

《攝影必修課》是一套為攝影愛好者量身打造的攝影教材。本書為《攝影必修課》的上冊,對鏡頭、濾鏡、三腳架、閃光燈、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景深、測光、曝光控制、畫幅、主體與陪體、光影、色彩、構圖等攝影基礎知識進行了詳實、系統的梳理,並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攝影作品的解讀,清晰、透徹地講解了這些知識點及其作用,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如何運用等,目的是使讀者對攝影以及相關基礎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並能在拍攝過程中靈活、正確地套用,從而在攝影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本書內容豐富、詳盡、實用,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既可作為攝影愛好者從入門到精通的自學用書,也可作為攝影培訓機構、大專院校、成人教育等相關專業的教材。

圖書目錄

第1章

攝影的魅力 001

1.1 攝影的內容:萬事萬物 002

1.2 攝影的作用:表達情感 003

1.3 攝影的學習:循序漸進 003

1.4 優秀攝影作品應具備三個基本要素 004

1.4.1 主題鮮明 004

1.4.2 主體突出 005

1.4.3 畫面簡潔 005

1.5 學攝影首先要學會欣賞作品 006

1.5.1 優秀作品解讀一:夜海 007

1.5.2 優秀作品解讀二:垂而不死——胡楊魂 008

1.5.3 優秀作品解讀三:春到賽里木湖 009

1.5.4 優秀作品解讀四:牽手 010

1.5.5 優秀作品解讀五:開心一刻 011

1.5.6 優秀作品解讀六:冬天的唯一 012

1.5.7 優秀作品解讀七:獵豹 014

1.5.8 優秀作品解讀八:聖徒 015

1.5.9 優秀作品解讀九:塔吉克人 016

第2章

鏡頭及濾鏡 019

2.1 鏡頭的使命 020

2.2 鏡頭的焦距 020

2.2.1 焦距的定義及作用 020

2.2.2 焦距與影像大小的關係 020

小貼士 什麼是鏡頭視角? 020

2.2.3 按焦距的長短分類鏡頭 021

2.3 廣角鏡頭 021

2.3.1 廣角鏡頭的特點及適用範圍 021

2.3.2 魚眼鏡頭的特點及適用範圍 023

2.4 中焦鏡頭 024

2.4.1 認識中焦鏡頭 024

2.4.2 標準鏡頭 025

2.4.3 微距鏡頭 026

2.5 長焦鏡頭 028

小貼士 微距鏡頭上的1∶1、1∶2標記表示什麼意思? 028

2.6 定焦鏡頭與變焦鏡頭的優劣 030

2.6.1 定焦鏡頭 030

2.6.2 變焦鏡頭 031

小貼士 如何拍攝一張全景都清晰的照片? 033

2.7 特殊鏡頭 034

2.7.1 防抖鏡頭 034

小貼士 是否可以“一鏡走天下”? 034

2.7.2 移軸鏡頭 035

2.7.3 折返鏡頭 036

小貼士 如何正確擦拭鏡頭 037

2.8 常見品牌鏡頭標識解讀 037

小貼士 鏡頭上通用的字母標識 037

2.8.1 佳能鏡頭標識解讀 038

2.8.2 尼康鏡頭標識解讀 039

2.8.3 賓得鏡頭標識解讀 040

2.8.4 適馬鏡頭標識解讀 040

2.8.5 騰龍鏡頭標識解讀 041

2.8.6 圖麗鏡頭標識解讀 041

2.8.7 奧林巴斯/松下鏡頭標識解讀 042

2.8.8 美能達/索尼鏡頭標識解讀 043

2.9 常用濾鏡 044

2.9.1 UV鏡 044

2.9.2 偏振鏡 044

2.9.3 中灰密度鏡 047

2.9.4 漸變鏡 048

2.10 好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049

2.10.1 優秀作品解讀一:宏村的菜農 049

2.10.2 優秀作品解讀二:魚眼的魅力——大學運動場紀實 050

小貼士 什麼是眩光? 045

小貼士 遮光罩的作用 046

第3章

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 053

3.1 光圈 054

3.1.1 光圈的概念及作用 054

3.1.2 光圈的表示方法 054

3.1.3 大光圈與小光圈對畫面的影響 055

3.1.4 儘量使用最佳光圈 056

畫幅不同,最佳光圈也不同 057

最佳光圈能讓被攝對象更清晰 057

3.1.5 光圈影響景深大小 058

景深的定義 059

影響景深的主要因素 059

小貼士 被攝對象與背景之間的距離能影響景深嗎? 060

3.2 快門速度 061

3.2.1 快門速度的概念 061

3.2.2 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 061

3.2.3 快門速度的主要作用 061

3.2.4 安全快門速度 062

3.2.5 高速快門 063

小貼士 什麼是高速連拍? 063

3.2.6 慢門 064

慢門的兩種拍攝方法 065

小貼士 什麼是追隨拍攝? 066

適合慢門拍攝的題材 066

慢門拍攝的關鍵 070

小貼士 如何選擇三腳架? 070

小貼士 B門、T門的區別 072

3.2.7 高速、低速快門表現動體的形態大不同 073

小貼士 達到壽命的相機快門還能繼續使用嗎? 074

3.3 感光度 075

3.3.1 感光度影響畫質 075

3.3.2 提高感光度能提高快門速度 076

3.4 光圈、快門速度和感光度三者之間具有互易關係 076

小貼士 數位相機存在互易率失效的情況嗎? 078

小貼士 決定光圈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078

3.5 好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079

3.5.1 優秀作品解讀一:採花的小精靈 079

3.5.2 優秀作品解讀二:雨中鬱金香 080

3.5.3 優秀作品解讀三:四隻火烈鳥 081

第4章

對焦、測光與曝光控制 083

4.1 對焦模式 084

4.1.1 自動對焦(AF) 084

小貼士 自動對焦難以合焦時怎么辦? 086

4.1.2 手動對焦(MF) 086

4.2 常用測光模式 087

4.2.1 評價測光 087

4.2.2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 088

4.2.3 局部測光 089

4.2.4 點測光 090

4.2.5 根據主體和明暗層次選擇測光方式 091

4.3 常見曝光模式 092

4.3.1 程式自動模式 093

4.3.2 光圈優先模式 093

小貼士 大光圈、小光圈畫面有哪些特點? 094

4.3.3 快門優先模式 095

4.3.4 手動曝光模式 096

4.4 直方圖 097

4.5 曝光補償 098

4.5.1 正確理解曝光補償 098

4.5.2 白加黑減——曝光補償的原則 099

小貼士 什麼是曝光EV值 099

4.5.3 曝光補償受測光方式的影響 101

4.6 包圍曝光 101

第5章

閃光燈的妙用 103

5.1 閃光燈的作用 104

小貼士 什麼是閃光指數 105

5.2 閃光燈的種類 105

5.3 內置、外接閃光燈的區別 105

5.4 用閃光燈打造魅力畫面 106

5.4.1 減小或加大畫面的明暗反差 107

5.4.2 為人物添加眼神光 107

5.4.3 減弱被攝體陰影並改善畫面色彩 108

5.4.4 調節色溫拍攝富有韻味的畫面 109

5.4.5 利用反射光線避免破壞現場氛圍 109

小貼士 反光板及其作用 110

5.4.6 照亮鏡頭前的雨或雪使其更顯輕盈 111

5.5 不適合用閃光燈拍攝的兩種情況 111

5.6 如何防止人物出現“紅眼” 112

第6章

畫幅 115

6.1 相機的7種畫幅形式 116

6.1.1 全畫幅 116

小貼士 135相機(35mm相機)名稱的由來 117

6.1.2 APS-C畫幅 118

6.1.3 APS-H畫幅 118

6.1.4 4/3畫幅 118

6.1.5 CX畫幅 118

6.1.6 中畫幅 118

6.1.7 大畫幅 120

小貼士 感光元件CCD與CMOS的優劣 120

6.2 畫幅主要影響什麼 121

6.2.1 影響畫質 121

6.2.2 影響景深控制範圍 121

6.2.3 影響機身體積 121

6.2.4 影響鏡頭的視角範圍 122

小貼士 等效焦距及等效係數 122

小貼士 數碼鏡頭 123

6.3 橫畫幅、豎畫幅、正方形畫幅 123

6.3.1 橫畫幅 123

6.3.2 豎畫幅 125

6.3.3 正方形畫幅 126

6.3.4 用畫幅形式加強主體動勢或畫面氣氛的表達 127

第7章

主體與陪體 131

7.1 主題依賴主體的表現,主體需要陪體的襯托 132

7.1.1 主題要有恰當的主體作為載體 133

7.1.2 陪體圍繞主體來安排 133

陪體必須遵循的原則:不能喧賓奪主 135

隱藏對主題表達無益的陪體 136

前景、背景的取捨與其作用相關 136

陪體的間接表現 145

7.2 巧用點、線、面、體積突出主體 146

7.2.1 點——點亮整個畫面 146

用色彩對比突出點 147

通過大光比強化亮點 147

利用虛實對比彰顯點 148

利用差異體現點 148

7.2.2 線——明確的指向性 149

7.2.3 面——整理畫面及增強形式感 150

7.2.4 體積——顯現厚重感 151

7.3 好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152

7.3.1 優秀作品解讀一:冬語 152

7.3.2 優秀作品解讀二:雪夜的二胡聲 153

7.3.3 優秀作品解讀三:凝望 154

7.3.4 優秀作品解讀四:執著 155

7.3.5 優秀作品解讀五:月光下的現代舞 156

第8章

光影性格 159

8.1 攝影用光離不開的六大基本因素 160

8.1.1 光度 161

8.1.2 光色 161

8.1.3 光質 162

硬光 162

軟光 164

陽光的光質特點 165

8.1.4 光比 168

光比的定義 169

如何計算光比 170

利用光比控制光影效果 170

8.1.5 光型 172

小貼士 相機的寬容度對照片的影響 172

主光 173

輔光 173

背景光 173

修飾光 174

輪廓光 175

模擬光 176

8.1.6 光位 176

順光 177

側光 178

前側光 180

逆光 182

側逆光 185

頂光 186

底光 188

8.2 影子隨光而來 190

8.2.1 影子的形成 190

8.2.2 影子反映光的信息 191

8.2.3 影子的作用 192

參與構圖 192

影響造型 193

淨化畫面 193

渲染氣氛、表達情緒 194

8.3 好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195

8.3.1 優秀作品解讀一:遠山的呼喚 195

8.3.2 優秀作品解讀二:鄉間 196

8.3.3 優秀作品解讀三:過界的遊客 197

8.3.4 優秀作品解讀四:草原馬群 198

第9章

五顏六色 199

9.1 三原色 200

9.2 色彩的三個屬性 201

9.2.1 色相 201

9.2.2 飽和度 202

9.2.3 明度 203

9.3 色彩的三個屬性相互影響 204

9.4 消色 205

9.5 色相環 206

9.5.1 色相環里的秘密 207

同一色系的顏色放在一起時一定和諧 207

90°以內的顏色放在一起時同樣會顯得和諧 207

180°兩端的顏色對比效果最強烈 208

9.5.2 對比色調與和諧色調 209

對比色調 209

小貼士 色彩的情感 212

和諧色調 213

對比色調與和諧色調的關係 215

9.6 色彩的作用 216

9.6.1 營造氣氛 217

9.6.2 增強空間感 219

9.6.3 色調直抒情感 220

對比色調的情感傳遞 220

和諧色調的情感傳遞 221

9.7 如何用色彩成就主題 224

9.7.1 確立主色 224

9.7.2 明度、飽和度是表達情感的利器 225

9.8 物體顏色不是一成不變的 226

9.9 色溫改變色彩 228

9.9.1 色溫 228

9.9.2 白平衡 229

小貼士 RAW格式的優勢在哪裡? 231

9.10 好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233

9.10.1 優秀作品解讀一:經幡 233

9.10.2 優秀作品解讀二:雪野馬廄 234

小貼士 什麼是空氣透視現象 234

9.10.3 優秀作品解讀三:雨後二月蘭 235

9.10.4 優秀作品解讀四:臥佛寺的紅牆 236

第10章

構圖形式 239

10.1 什麼是構圖 241

10.2 20種常見的構圖形式 242

10.2.1 三分法構圖 242

10.2.2 橫線構圖 245

10.2.3 斜線構圖 247

10.2.4 對角線構圖 249

10.2.5 曲線構圖 250

10.2.6 平衡式構圖 253

10.2.7 對稱構圖 255

10.2.8 三角形構圖 257

10.2.9 框式構圖 259

10.2.10 隧道式構圖 261

10.2.11 十字形構圖 262

10.2.12 垂直構圖 263

10.2.13 散點構圖 264

10.2.14 放射式構圖 266

10.2.15 向心式構圖 267

10.2.16 變化式構圖 268

10.2.17 A字形構圖 269

10.2.18 L形構圖 270

10.2.19 C形構圖 271

10.2.20 中心式構圖 272

10.3 運用恰當的構圖形式成就精彩畫面 274

10.3.1 多角度取景 275

10.3.2 後期“再構圖”——剪裁 276

10.4 構圖形式靈活多變 277

10.4.1 幾種構圖形式的結合運用 277

10.4.2 將照片倒過來看 278

10.4.3 必要時打破常規 279

10.5 好照片是這樣誕生的 281

10.5.1 優秀作品解讀一:雨·花 281

10.5.2 優秀作品解讀二:夢中白天鵝 282

10.5.3 優秀作品解讀三:“上香的女人” 283

10.5.4 優秀作品解讀四:風中的小白楊 2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