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小說]

擺渡[小說]

《擺渡》,葉仲建所寫的一篇小說,出自豆丁網。

原文

河東村和河西村隔著一條河,村民來往很不方便。不知從哪一天起,河上出現了一條渡船,船主人姓張,河西人,久了,人都喚他張擺渡。
河東村的後面是山,河西村的前面通往城市;河西村的人要上山,河東村的人也要進城。那年頭,收成不好,張 擺渡靠著這條船和一身搖櫓的功夫,竟過得不差。
河東一戶柳姓人家瞅著眼紅了,為啥一條河,好處都讓你張擺渡給占去了?為啥河東人的錢要塞進河西人的腰包?柳家窮,卻也砸鍋賣鐵添置了一條與張擺渡相仿的船。
沒有爭執,沒有商議,卻有了規距:河東人過河,得上柳擺渡的船;河西人過河,得上張擺渡的船。即便柳擺渡的船在彼岸,河東人也不會蹬上張擺渡的船,而是向對岸吆喝兩聲,朝柳擺渡招招手。
所賺到的錢少了一半,但熙來攘往的人頻繁,好歹混了個囫圇飽。沒事的時候,張擺渡會跟柳擺渡嘮上幾句;剛好泊在一起的時候,兩人還會坐下來抽袋旱菸,吐著煙圈兒說事。張擺渡最愛說他兒子的事;柳擺渡最喜歡說城裡人的事。據說,柳擺渡曾經在城裡混了不少時日,日子便在這搖櫓聲和談笑聲中流逝。
一年後卻發生了一件事。那天,柳擺渡的船載著河東村的一對母子過河,船行至河中央,便緩緩地往下沉。船艙里進了水,沒一會兒水就漫過了船身。柳擺渡無法一下子救倆人,丟下女人在河中亂撲騰。柳擺渡將小孩拖到河岸,轉身要下水救女人,發現女人也向對岸漂移過來。救女人的是張擺渡。
張擺渡救了女人一命,也相當於救了柳擺渡一命。柳擺渡的船沉到了水底。第二天,柳擺渡沒來吊船。第三天,還是沒來。幾天過去了,柳擺渡還是沒有出現。那幾天裡,張擺渡經常盯著沉船的水面,沉默不語,總覺得失去了什麼。
兩岸的蘆葦青了枯,枯了又青。陽光把張擺渡的身子曬成了古銅色。除了載客,張擺渡還網起了魚。河水,滋潤著張擺渡的生活,也滋潤著他的身體。
船,修補了一回又一回,所費掉的材料足可以做好幾條全新的船。張擺渡便在這不經意的修補中度過了他中年的時光。張擺渡老了,臉上多了許多皺紋,背部微微傴起。
上了年紀的張擺渡很孤獨。其實這么多年來,他一直覺得孤獨。張擺渡餵了只鸕鶿,他會跟鸕鶿說話。更多的時候,他只靜靜地坐在船頭,抽著旱菸,對著河水沉思。
河西岸過來一個年輕人。“爹,你別搖船了,去我那住吧。”年輕人蹲在岸邊,對張擺渡說。這樣的話,他說了已經不止一兩回。
“能搖就搖,搖不動時,自然會上你那。”張擺渡淡淡地囁嚅著。
“可你已經老了啊!也該享享清福了,再說,這一天幾塊錢的營生能頂什麼事?我又不是養不起你。”
“混賬!要不是這幾塊錢,你能上大學?能有今天?”
“過河的人太少了。”年輕人換了一種語氣說。
“可還需要一個搖櫓的。”張擺渡說。
“逢個急事,總得從這河上過。他們的錢供了你上大學。”張擺渡又說。
“那我去老家轉轉。”年輕人嘆了口氣,轉身朝村落的方向走去。
河東河西的人似乎真的少了很多。大多數年輕人都去城裡謀生了,留下的老弱病殘,一年出不了幾次門。張擺渡的生意顯然淡了下來,除了逢年過節,這條河上的一切,平靜得如同一幅畫。張擺渡和他的船,自然是畫上的一景。
“人老了,眼花了,鄉里鄉親的都瞅著陌生了。”那年的中秋,張擺渡對著一個西裝筆挺的人嘆道。
“老哥,還認得我不?”那人沒動身子,卻這樣問張擺渡。
張擺渡認出來了,是當年的柳擺渡。張擺渡一下子激動了起來:“你……你回來了?這幾年,你……去哪了?”
“嗯,回來了,去了一趟外地。”
“當年,謝謝你,你把這搖船的生意讓給了我。”張擺渡踏上岸,指了指河,又緊緊地握住柳擺渡的手。“不,應該是我謝謝你才對,要不然,我也不會有今天。老哥,我今天又來搶你的生意了。”
“喔?”張擺渡疑惑不解地望著他。
“我要在這河上建一座橋。建好了,你就沒法搖船了。”
張擺渡笑了,連連說著:“好,好……”
在一聲又一聲的“好”中,張擺渡很想接下來告訴柳擺渡一件事,關於那年沉船的事。他想告訴柳擺渡,他這么做只是為了能有足夠的收入供兒子上大學。他還想告訴柳擺渡,因為這件事,他愧疚了一輩子。
張擺渡最終沒有把這個秘密說出來。其實,他早就把這個壓在心底的秘密說出來了。他跟船頭的那隻鸕鶿說了無數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