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啄木鳥科

擬啄木鳥科

擬啄木鳥科分為八大類,他們形體相似,但也有區別。

概述

啄木鳥科分為藍喉擬啄木鳥金喉擬啄木鳥黃紋擬啄木鳥黑眉擬啄木鳥赤胸擬啄木鳥藍耳擬啄木鳥綠擬啄木鳥和大擬啄木鳥八大類。

藍喉擬啄木鳥

藍喉擬啄木鳥藍喉擬啄木鳥

全長約170毫米。額斑後面綴以金黃色,額斑與枕斑間具黑色橫帶。眉紋、頭側、頦、喉亮銅藍色,下喉兩側基部各具一朱紅色點斑。上體草綠,背、肩沾橄欖黃色。翼褐黑色,外側覆羽沾藍。尾羽深草綠。下體淡黃綠色,散綴以銅藍色。棲於1600米以下的山谷、丘陵及壩區多榕樹的闊葉林、村寨旁。多單個活動。食以榕樹果為食。

金喉擬啄木鳥

金喉擬啄木鳥金喉擬啄木鳥

體略大(23厘米)而色彩艷麗的擬啄木鳥。頦及上喉黃而下喉淺灰為本種特徵。頭頂色型為紅黃紅色,具寬的黑色貫眼紋。

虹膜-近紅;嘴-黑色;腳-黑色。叫聲:單調的ki-ti-yook或pukwowk叫聲;也作高聲啼叫如peeyu,peeyu。

體型:體重♂72-122g,♀79-96g;體長♂199-240mm,♀199-230mm;嘴峰♂22-27mm,♀23-25mm;翅♂95-108mm,♀98-105mm;尾♂67-88mm,♀64-71mm;跗蹠♂22-29mm,♀24-29mm。

前額和枕各具一大塊深紅色斑,頭頂金黃色。眼先、頭頂和枕的兩邊黑色,眉紋灰色或黑色。背、肩、翅內側、腰和尾草綠色,有時綴有黃色。翅表面可見部分綠色,翅上小覆羽和外側覆羽羽緣深藍色或紫藍色。飛羽內翈黑褐色,具淡黃色羽緣;除第一枚初級飛羽外,其餘初級飛羽外翈羽緣藍色。嘴基部有一橙色斑,頦和上喉金黃色,頭側、耳覆羽和下喉銀灰色,其餘下體淡黃綠色。虹膜褐色,嘴淡藍黑色,跗蹠、趾和爪灰綠色。

黃紋擬啄木鳥

黃紋擬啄木鳥黃紋擬啄木鳥

體大(24厘米)的綠色擬啄木鳥。與綠擬啄木鳥區別在於嘴更黑,頭部縱紋色深,耳羽綠色,無黃色眼周裸皮。

虹膜-褐色;嘴-近黑;腳-黑色。叫聲:per-roo-roo-rook的喉音;也發圓潤如笛音的升調pooouk叫聲。分布範圍中國東南部、泰國及印度支那。

亞種praetermisa在中國罕見,僅記錄於廣州灣及廣西東南部的硇洲島。生活環境:黃紋擬啄木鳥常棲息於開闊的落葉林中遷徙黃紋擬啄木鳥為留鳥。習性:棲於開闊的落葉林林地。習性同其他擬啄木鳥。食性:黃紋擬啄木鳥以樹木種子為食。繁殖:黃紋擬啄木鳥為卵生,營巢在樹洞中。

黑眉擬啄木鳥

黑眉擬啄木鳥黑眉擬啄木鳥

體型略小(20厘米)的綠色擬啄木鳥。頭部有藍紅黃黑四色。與其他擬啄木鳥區別在於體型略小,眉黑,頰藍,喉黃,頸側具紅點。亞成鳥色彩較黯淡。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灰綠。

赤胸擬啄木鳥

赤胸擬啄木鳥赤胸擬啄木鳥

體小(17厘米),額、頭頂前部朱紅色,其後具一黑色橫帶斑,與眼先、眼後的黑色相連。頰紋黑色。頭頂後部、枕、頸、頸側石板綠色,上體餘部為橄欖綠沾黃。翼上覆羽幾乎與背同色,稍綴灰藍。翼褐黑色。眉紋、眼下塊斑、頦、喉亮黃色,胸具朱紅色半月形斑,胸斑後圍以橙黃色月牙斑。下體餘部淡黃白色,雜以暗綠色條紋。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紅色。

叫聲一種共鳴的單調似金屬音的took?took?took聲持續數分鐘,音頻穩定在每分鐘約110個。每發一聲took尾便向前翹動。另一叫聲較緩慢而不規則,上下點頭但不動尾。

藍耳擬啄木鳥

藍耳擬啄木鳥藍耳擬啄木鳥

體小(18厘米)的擬啄木鳥。頭頂及頦藍色,額、腮及喉近黑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腳-綠灰。

叫聲:快速不停的tu?trruk聲,每分鐘約100次,頭同時不停轉動;或尖厲而重複稍慢的顫音(如棒球哨音),頭一動不動。

分布範圍:印度次大陸東北部至中國南部、東南亞及大巽他群島。

分布狀況:亞種cyanotis為雲南西南部及南部、西藏東南部的原始林、人工林及次生林中的地方性常見留鳥,高可至海拔1600米。

習性:雖不易見此鳥,但在有林的郊野時可聞其聲。常悄悄地與鴿子及其他鳥類一道在無花果樹上進食。

綠擬啄木鳥

綠擬啄木鳥綠擬啄木鳥

體型略大(29厘米)、頭部色淺帶縱紋的擬啄木鳥。體羽多綠色,頭及頸淡黃褐色,頭及下體多縱紋為本種識別特徵。

虹膜-草黃色;嘴-淺黃色;腳-黃色。

叫聲:無規律低音bul?tok?-?bul?tok叫聲,間隔約1秒;也有響亮的kuerr·kuerr叫聲,另有一種奇罕的"數數聲叫",包括一個長顫音接以一連串的四音節顫音。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西部至印度東北部、東南亞、爪哇及巴厘島。

分布狀況:亞種hodgsoni在雲南南部及西南部的低地有記錄。地方性常見,在西藏東南部可能也有分布。

習性:如其他擬啄木鳥,但在相對乾燥、開闊、有林生境較常見。

大擬啄木鳥

大擬啄木鳥大擬啄木鳥

中型鳥類。體長300-330mm,嘴大而粗厚,象牙色或淡黃色;整個頭,頸和喉暗藍色或紫藍色,上胸暗褐色,下胸和腹淡黃色,具寬闊的綠色和藍綠色縱紋;尾下覆羽紅色。背,肩暗綠褐色,其餘上體草綠色,野外特徵極明顯,容易識別。常棲於高樹頂部,能站在樹枝上像鸚鵡一樣左右移動。叫聲單調而宏亮,不斷重複的叫"go-o,go-o"聲。食物主要為馬桑,五加科植物以及其它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此外也吃各種昆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