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食解衣

推食解衣,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成語: 推食解衣
發音: tuī shí jiě yī
解釋: 推:讓。把穿著的衣服脫下給別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別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 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後因以“推食解衣”極言恩惠之深。《隋書·沉光傳》:“帝每推食解衣以賜之,同輩莫與為比。” 唐 皇甫冉 《送陸鴻漸赴越》詩序:“尚書郎 鮑侯 ,知子愛子者,將推食解衣以拯其極。” 明 李贄 《又書使通州詩後》:“推食解衣,至今猶然。”亦省作“ 推食 ”、“ 推解 ”、“ 推衣 ”。 北周 庾信 《司馬裔墓志銘》:“玉案推食, 河 橋勸酒。” 宋 李綱 《謝賜御筵表》:“臣敢不仰懷推食之仁,力刷飲 河 之恥。” 明 鄭瑄 《昨非庵日纂·方便》:“ 陸平泉 先生《勸方便》十則云:‘……饑寒良可憫,推解莫厭頻。’” 清 鈕琇 《觚賸·雪遘》:“賞於風塵之外,加以推解之恩。” 寧調元 《壬子感事》詩:“塞上秋高馬漸肥,將軍推食復推衣。”

示例

某奉別公近二十年矣,別後不復一致書問,而公念某猶某也。~,至今猶然。 ★明·李贄《又書使通州詩後》

典故

當淮陰侯韓信還是一個平民時,家中貧窮,無法維持生活,有時只好到熟人家裡吃口閒飯。很多人都瞧不起他。後來,他先投奔項羽,也不被賞識。劉邦封為漢王后,韓信又投奔了劉邦。開始時他做一名糧倉管理員,仍是默默無聞,鬱郁不得志。於是韓信時常想返土歸鄉。一次,他棄官逃走,卻被宰相蕭何堅決追了回來,蕭何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韓信終於被任命為大將軍。從此以後,韓信逐漸嶄露才華,表現得有智有勇,建立了功勳,越來越受到劉邦器重。項羽知道後非常恐慌,派人去遊說韓信,離間他與劉邦的關係,並企圖使他背漢助楚。然而,韓信拒絕了他的好意,說:“我在項王那兒做事,建議不肯聽,計謀不被採用,所以我才背棄楚王而投奔漢王的。漢王讓我掌管大將的印信,讓我率領幾萬人的部隊。漢王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給我穿,把自己吃的食物給我吃,採納我的意見,用我的計策,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漢王對我如此信任,我怎么能背叛他呢?到死我也不會改變心意,謝謝項王的一片苦心!”
後來,人們用“推食解衣”來比喻慷慨地幫助別人,關心別人的行為。

近義詞

解衣推食

用法

作謂語、賓語、分句;指對人熱情關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