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權

接近權就是不擁有新聞媒介的一般民眾(客群)自由地接近、利用報紙、廣播等新聞媒介的權利。 以下是接近權中意見廣告的一個典型案例:■公民以在新聞紙做廣告的形式來和人大、政協溝通。 “公民以在新聞紙做廣告的形式來和人大、政協作意見的傳遞與溝通,這在新中國新聞史上可能算是第一遭。

接近權就是不擁有新聞媒介的一般民眾(客群)自由地接近、利用報紙、廣播等新聞媒介的權利。表現形式有反論權和意見廣告。是關於政府,媒介,客群的理論。
主張大眾(客群)即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有接近、利用媒介發表意見的自由,也就是客群應當擁有利用新聞媒介“言”的權利。客群對新聞媒介行使接近權的具體內容有:在報紙的廣告付費刊登意見廣告,購買廣播、電視節目的時間;對報紙刊登的一方的見解、批評、攻擊的報導、來信、意見廣告或在廣播、電視台播送的類似節目,另一方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反駁;報紙的讀者來信專欄免費登載來信和來稿。
以下是接近權中意見廣告的一個典型案例:
■公民以在新聞紙做廣告的形式來和人大、政協溝通。
■這種尋求意見渠道的方式表現了公民越來越強烈的參與政治與公共事務的願望,對推進政治文明建設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5月24日下午,穿著深藍色連衣裙的李紅光女士,坐在深圳的一家咖啡館裡滔滔不絕地談論現在與過去。她之所以大笑的原因是,兩年後的5月24日,她一不小心就做了回像“我為伊狂”咼中校那樣的言論先鋒。但她施展的平台不是網路而是報紙。她在這天的《南方都市報》37版上自費萬元做了一個廣告。
廣告稱:“深圳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和四屆政協一次會議召開在即,我收集了反映民生及個人建議十多條,希望通過你們在‘兩會’期間提出,有意者請與我聯繫。”並公布了傳真號碼與電子信箱。接著羅列了12條建議的題目,總計300餘字。建議涉及降低的士起步價、建立公平社保、打破管道煤氣壟斷等方面內容。 廣告末尾的署名是:公民李紅光。
“公民以在新聞紙做廣告的形式來和人大、政協作意見的傳遞與溝通,這在新中國新聞史上可能算是第一遭。”國內新聞與傳播學的知名學者展江教授和喻國明教授均作出了相似的判斷。有專家指出,這樣的公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方式,是在黨的十六大要求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的背景之下的一次探索,對於社區精神文明的建設和完善,都有一定的標本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