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外記採訪二記

“採訪”系列的六七十萬文字,是曹聚仁的先生自1950年從上海到香港後的五六年當中最重要的寫作。 1950年到香港,為多家報刊撰寫專欄文章,並參與主辦《循環日報》、《正午報》。 1956年後,曾數次回大陸採訪,並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

內容介紹

《採訪外記》《採訪二記》《採訪三記》加上《採訪新記》,合起來就是曹聚仁先生的“採訪”系列了。這次依據新加坡的創墾出版社地世紀50年代版本刊本,為大陸簡體初版。
“採訪”系列的六七十萬文字,是曹聚仁的先生自1950年從上海到香港後的五六年當中最重要的寫作。書中記錄了他四十歲前後至五十歲前後的人生變化,記錄了他從抗戰到內戰時期的採訪經歷和所見所聞,也記錄了他在大時代巨變的驚濤駭浪中的彷徨、複雜心緒。要了解他,不能不細讀他的“採訪”。以時間劃分,《採訪外記》以抗日戰爭“八年生活為第一段落”,以中日戰爭為主線,兼及國共兩黨間的分合恩怨,應是1953年前後所寫;接著的《採訪二記》,寫的是國共內戰時期兩條戰線上的戰事與各談,兼及民主黨派的活動。以“採訪”作為書題,當然與新聞採訪相關,是要留下一點“舊事陳跡”,給下一代的青年作參考。但綜觀全書,卻有著回憶錄的味道。他晚年正式寫回憶錄《我與我的世界》時,就把《採訪外記》中的一些內容和章節納入其中。

作者介紹

曹聚仁《1900—1972),字挺岫,浙江浦江人(出生地蔣畈村現劃屬蘭溪)。中國現代作家、學者、記者。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畢業。1921年到上海教書,後任上海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並從事寫作,以散文創作立足文壇。30年代初主編《濤聲》、《芒種》等刊物。1937年抗戰開始,從書齋走向戰場,任中央通訊社戰地特派記者,曾採訪淞滬戰役、台兒莊戰役及東南戰場,並主持《正氣日報》編務。抗戰勝利後回上海,在大學任教,同時從事新聞工作。1950年到香港,為多家報刊撰寫專欄文章,並參與主辦《循環日報》、《正午報》。1956年後,曾數次回大陸採訪,並致力於祖國統一大業。1972年7月病逝於澳門。一生著述逾四千萬言,生前出版成書約七十多種。

作品目錄

總序 曹雷
採訪外記
前記
讀報微言
一、從事實到謠言,從謠言到事實
二、時事分析
三、讀者的心理
1.一般的興趣
2.真實與正確
3.反常的與新奇的
四、新聞文藝論
1.什麼是新聞文藝?
2.新聞眼
3.材料處理
4.藝術筆觸-特寫
戰地八年
一、戰場初旅
二、淞滬線上
三、火的洗禮
四、西南行
五、政圈裡的疑團
六、贛南行住
七、下筆難
八、又一村
九、戰場的側面
十、亂離人語
十一、戰場異聞錄
十二、一些高鼻子的故事
十三、勝利前夕
十四、別頁
十五、我的獨白
採訪二記
前記-與長女曹雷書
一、勝利之歌
二、風雨吳山又八年
三、望平街上一團糟
四、上海三月記
五、千頭萬緒從何說起
六、國共之間
七、民主同盟
八、政治協商會議
九、一九四六年的夏天
十、台灣行
十一、最後的調停
……
後記 曹景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