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習慣

嬰兒一出世,大便和小便都是天生就有的無條件反射。糞便在直腸內聚積很多就引起排便反射,再由神經系統發令,就會自動排便了。尿在膀胱里充盈到—定程度就會自動排出,由於膀胱的容量小,嬰兒不能自己有意識地排尿,半歲以內,一晝夜小便20次,每次只有30毫升,7~12個月減少到15次,每次約60毫升,2~3歲時又減少到10次左右,每次尿量也會增加。大便的次數比小便次數少得多,一歲以內1—4次/日,吃母奶的嬰兒次數可更多些。1歲斷奶吃飯後,大便只有一兩次。這時家長更應重視排便的調教,使小兒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首先,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通常在什麼時候大便、小便,便前都有哪些表情,如凝視、不動、臉發紅,發現這種情況時應立刻讓嬰兒坐盆,並用“噓噓”或“嗯嗯”的聲音,促使嬰兒大便或小便。這個月的嬰兒,大部分一日排大便一次,所以最好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這樣逐漸形成時間條件反射,到時就大便了。每次坐盆時間不宜太長,坐盆時要專心致志,不能用玩具分散精力,更不能養成坐盆時吃飯、吃零食、喝水的壞習慣。只要父母能做到持之以恆,良好的排便習慣一定會逐漸形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