挹婁文化風情園

挹婁文化風情園

挹樓風情園位於友誼鎮西2公里處,總投資11325萬元,該項目規劃占地10公頃。園區分為遊客中心區、歷史文化展示區、水上活動區、古山城遺址展示區、休閒度假活動區。 風情園大門,高 14.5 米,寬64米。大門上方的“挹婁文化風情園”七個漢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張雪明先生書寫,原稿已珍藏在友誼博物館。大門兩側的十四根圖騰柱是按照北斗七星排列形狀設計建造的,上面雕刻有七星女,分別為天樞、天琁、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這是古老的挹婁民族所崇拜的圖騰之一。 正面刻有“滿洲故里”源於嘉慶皇帝於在嘉慶二十五年五月初四御批:“古城腹地,滿洲故里,佃田宅宅,洵善事也”。挹婁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以田畜為業,以漁獵為生,男耕女織,安居樂業,故此地被稱為“滿洲故里”。背面的“天子墨寶、懷古閱今、挹婁文明、歷久彌新”十六字是由我縣原副縣長楊喜成所提,由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愛新覺羅啟鑲先生書寫。 風情園中的這座雕像是挹婁王,名為木爾哈勤,是當時“巴如古蘇霍通”的城主。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我國民族學家凌存聲先生沿松花江下游考察赫哲族後所寫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書中介紹:松花江下游南岸的七星河畔有一對古城“巴如古蘇霍通”,老百姓俗稱為“對面城”(這就是目前的鳳林古城和七星祭壇址)。書中介紹了巴如古蘇霍通的城主是木爾哈勤罕王。木爾哈勤罕王足智多謀、威武善戰,帶領部下經多年征戰統一了周邊各部落,建成了規模宏大的挹婁王城——巴如古蘇霍通(鳳林城址)。

挹樓風情園位於友誼鎮西2公里處,總投資11325萬元,該項目規劃占地10公頃。園區分為遊客中心區、歷史文化展示區、水上活動區、古山城遺址展示區、休閒度假活動區。 風情園大門,高 14.5 米,寬64米。大門上方的“挹婁文化風情園”七個漢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張雪明先生書寫,原稿已珍藏在友誼博物館。大門兩側的十四根圖騰柱是按照北斗七星排列形狀設計建造的,上面雕刻有七星女,分別為天樞、天琁、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這是古老的挹婁民族所崇拜的圖騰之一。 正面刻有“滿洲故里”源於嘉慶皇帝於在嘉慶二十五年五月初四御批:“古城腹地,滿洲故里,佃田宅宅,洵善事也”。挹婁人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們以田畜為業,以漁獵為生,男耕女織,安居樂業,故此地被稱為“滿洲故里”。背面的“天子墨寶、懷古閱今、挹婁文明、歷久彌新”十六字是由我縣原副縣長楊喜成所提,由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愛新覺羅啟鑲先生書寫。 風情園中的這座雕像是挹婁王,名為木爾哈勤,是當時“巴如古蘇霍通”的城主。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我國民族學家凌存聲先生沿松花江下游考察赫哲族後所寫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書中介紹:松花江下游南岸的七星河畔有一對古城“巴如古蘇霍通”,老百姓俗稱為“對面城”(這就是目前的鳳林古城和七星祭壇址)。書中介紹了巴如古蘇霍通的城主是木爾哈勤罕王。木爾哈勤罕王足智多謀、威武善戰,帶領部下經多年征戰統一了周邊各部落,建成了規模宏大的挹婁王城——巴如古蘇霍通(鳳林城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