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擲

拋擲

拋擲,漢語辭彙。 拼音:pāo zhì 釋義:(1).投;扔。2).丟棄;棄置。

基本信息

詞語

拋擲

拼音

pāo zhì

注音

ㄆㄠ ㄓㄧˋ

引證解釋

1、投;扔。

唐 曹唐 《織女懷牽牛》詩:“封題錦字凝新恨,拋擲金梭織舊愁。”

元 宋無 《鯨背吟·拋矴》:“想見夜深拋擲處,警魚錯認月沉鉤。”

清 東軒主人 《述異記·狐祟》:“衙齋有狐作祟,白日拋擲沙土,污穢幾席。

巴金 《新生·五月十九日》:“幾個西洋孩子站在池邊叫喊地向它們拋擲石子。”

2、丟棄;棄置。

唐顏師古《隋遺錄》卷上:“帝飲之甚歡,因請 麗華 舞《玉樹後庭花》。 麗華 辭以拋擲歲久,自井中出來,腰肢依拒,無復往時姿態。”

唐 李九齡《山舍南溪小桃花》:一樹繁英奪眼紅,開時先合占東風。可憐地僻無人賞,拋擲深山亂木中。

宋 柳永 《輪台子·中呂調》:乾名利祿終無益。念歲歲間阻,迢迢紫陌。翠蛾嬌艷,從別後經今,花開柳拆傷魂魄。利名牽役。又爭忍、把光景拋擲。

元關漢卿《玉鏡台》第三折:“把你似糞堆般看待,泥土般拋擲。”

清 吳偉業 《臨頓兒》詩:“我本貧家子,邂逅遭拋擲。”

沙汀 《選災》:“於是他又開始工作,什麼顧慮他都拋擲腦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