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鱗

李生,豪俠士也。 今人每曰:“某者,虎狼也,慎遠避,勿攖其怒。 李生,是個豪俠之士。

披鱗
出自<繪圖雙百喻>
原文:昔者,韓非造言曰:“龍頷下有逆鱗,披之則殺人。”’千載而下,莫不斂手,無敢攖之者。
李生,豪俠士也。嘗語人曰:“披逆鱗果殺身乎?吾不之信也,當以身試。”聞其言者,皆駭然遠避,如見不祥。李生乃隻身提劍而至東海。擒龍,以劍披其逆鱗,龍輾轉反側,吐驪珠以求免。李生擲劍長嘯,大笑曰:“殺人者,固如是乎!”
今人每曰:“某者,虎狼也,慎遠避,勿攖其怒。”是使驕橫者益無忌也。此亦批逆鱗之比矣。所欠者,李生耳。
譯文: 從前,韓非子揚言說:“龍的嘴巴下面有倒生的鱗片,如果誰劈它將會被龍殺死。”一千多年來,沒有不收住手,沒有敢惹它的。
李生,是個豪俠之士。曾經對人說:“劈下倒生的鱗片果真能使人死亡嗎?我不相信這種說法,我想我應該親自試一試去。”聽過他說過這話的人,都很驚訝,遠遠地躲著他,就像碰見不吉利的東西一樣。李生於是就孤身一人拿著寶劍到了東海。捉住龍,用劍劈它倒生的鱗片,龍痛得輾轉反側,不能忍受,就吐出寶珠來求饒。李生把劍一拋長吼一聲,大笑著說:“能殺人的東西,原來不過如此而已。”
現在每個人都在說:“某個人就像虎狼一樣,要謹慎點離他遠一點,不要惹他生氣發怒。”這就使那些原本就驕橫的人更加的毫無忌憚。這也是劈倒生龍鱗的故事所比喻的意思。世間所缺少的,是李生這樣的人。
字詞解釋:1.批:翻動;2.攖之:觸犯它;3.驪珠:一種珍貴的珍珠,傳說出自龍的頷下。
摘自網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