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溪村

折溪村

折溪村是貴州省修文縣的一個小山村,全村總面積8.9平方公里,總戶數434戶,總人口1592人,耕地面積1509畝,其中田814畝,林地面積7342畝,其中金秋梨3235畝,獼猴桃1386畝。該村以金秋梨、獼猴桃的質優味美被人們譽為貴陽市的“水果第一村”,也因水果產業和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經濟特色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折溪村是遠近聞名的“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距貴州省修文縣縣城8公里,隸屬谷堡鄉,2008年轄11個村民組,人口525戶1737人,勞動力1067人,全村區域面積12957畝,其中耕地1509畝。進村道路、串戶路、沼氣池、梨園觀光路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
折溪村碩果纍纍的金秋梨
折溪村大力培育特色農業,已形成了以金秋梨、獼猴桃種植為主,以生豬、奶牛養殖為輔的農民增收支撐產業。2008年該村共發展金秋梨種植3000畝、黃圓梨種植400畝、獼猴桃種植1800畝、小葉苦丁茶種植100畝,生豬養殖戶376戶,全年出欄生豬1841頭,奶牛養殖戶37戶,養殖奶牛600頭,創收240萬元。
憑藉產業規模效應,以觀光農業為重點的鄉村旅遊、“農家樂”等第三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6257元,比2007年度增長34%。由於發展成效顯著,2005年折溪村被授予“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稱號,2006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全市十大生態文明村”、“貴州省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1998年的折溪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基礎設施落後,進村路上到處是牛糞垃圾,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該村主要以傳統農業為主,村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可就是富不起來。1999年,經村支兩委研究,確立了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種植金秋梨為突破口,以養殖業為補充的科學發展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原村黨支部書記劉永祥,黨員孟炳華等率先帶領民眾試種了金秋梨1000畝,幾年後,試種的金秋梨取得豐收,創收50萬餘元。在嘗到甜頭後,村民競相模仿發展種植業,並組建了金秋梨種植協會。到2003年,折溪村特色種植業初具規模,全村種植金秋梨3000畝,圓黃梨400畝、獼猴桃1800畝、小葉苦丁茶1000畝。在特色種植業取得成功後,折溪村又發展起了養殖業,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大旺養殖場(養豬)和旺城奶牛場等2個養殖企業,依託企業技術優勢,發展生豬、奶牛養殖。到2008年,生豬養殖戶達376戶,全年出欄生豬1841頭,戶均年增收3萬元;建成奶牛養殖基地1 個,養殖規模368頭,帶動農戶37戶,戶均年增收4萬元。
折溪村在鄉黨委、政府的幫助指導下,村支兩委結合自身實際,擬定了產業發展實現“三個轉變”的產業發展思路。一是種植業重點從山頭向田間的轉變,充分發揮金秋梨協會的作用,組織民眾做好果園管理,安裝滅蚊燈等設施,提高水果品質,增加經濟效益,2008年全村金秋梨產量達200萬餘公斤,直接增收400餘萬元。同時,在改造提升水果品質的基礎上,加強糧食蔬菜生產,發展種植優質水稻500畝,並積極爭取市、縣農業部門支持,試種牛腿南瓜100畝獲得成功;二是養殖業方式由單戶養殖向規模化養殖轉變。在鞏固傳統養殖業的基礎上,依託養殖場的技術優勢,折溪村建成優質生豬養殖小區,組建旺城奶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民眾發展規模化養殖,提高了村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傳統農業向觀光農業的轉變,以發展鄉村旅遊為重點,2003年折溪村在風光秀麗的梨花湖畔舉辦了第一屆“梨花節”,吸引了遠近遊客6萬餘人次。村民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在黨員孟炳華、李峰等人的帶頭下,村民辦起了集“吃農家美味、喝獼猴桃酒、賞梨園風光、住農家旅舍”為一體的農家休閒樂園,並組建農家樂協會,現有接待戶17家,戶均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2005年被授予“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稱號。
2006年,折溪村以打造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村寨為目標,按照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針和市委、市政府“水、電、路、氣、房、林、電視、電話”的十字方針,一方面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36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進村(寨)公路硬化6.25公里,修建梨園觀光便道4公里,串戶路9.6公里,機耕道10公里,溝渠9.5公里,沼氣池274套,溝渠9.5公里,小水池150口,危房改造29戶,立面整治81戶,庭院美化81戶,院壩改造12150平方米,修建花池95口,排污溝500米,排污池3個,垃圾池5個,垃圾箱10個,梨園觀景台1個,寨門標示石1處,公共廁所2間,占地1500平方米的民眾文化休閒廣場1個,水果批發市場1個,水、電、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全部到位。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寨環境整治工作已初見成效,村容村貌取得較大改觀。另一方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通過開展農村新型農民科技培訓、籌建村級圖書室、搭建遠程教育學習平台、推進農村合作醫療、實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加強農村社會保障建設、開展各類文化娛樂活動等,提高了村民整體素質,村民精神生活不斷豐富,民眾對村支兩委的滿意度極大提高。
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不僅讓折溪村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也讓廣大村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提高,更進一步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們掌握知識技能的水平,讓廣大村民充分發揮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生態文明村寨主力軍的作用。村支兩委在每年春節期間組織黨員和民眾開展新春樂和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不斷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走進如今的折溪村,躍入眼暮的是滿山遍野的掛滿金秋梨的梨樹,乾淨整潔的道路,一座座漂亮的樓房,梨花湖畔花果飄香,全村上下老人笑,兒童跳。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現在的“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貴州省的“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貴陽市的“全市十大生態文明村”。
理清思路謀發展 能人帶村興產業
從修文縣城西出5公里就可到折溪村,一幅秀麗迷人的圖案就展現在你的面前。一片片果園星羅棋布分布在山坡上,一戶戶農舍錯落有致鑲嵌在青山綠水中,一條條硬化了的進村道路像一條條白色的絲帶把一個個村寨和果園串聯起來,山腳下還有一灣碧波蕩漾的湖水,小鳥在林間翻飛歌唱,遠處不時傳來陣陣的雞鳴聲,好一幅寧靜和諧的山村景象。
在本世紀初,折溪村還是修文縣的一個貧困村。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民眾看的是幹部”,要發展農村經濟,就要充分發揮好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在引領農民發家致富中的作用。為此,修文縣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特別是注重“班長”的選用和培養,確保有一個能力強、素質高的帶頭人,讓“班長”做給民眾看,領著民眾乾,幫著民眾賺,實現能人帶村致富;折溪村正是通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逐步走上了強村富民的道路。由於有了強有力的村級領導班子,民眾看到了發展的希望,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信心和感召力。在發展之初,該村通過廣泛調查研究,提出了“種植水果、建立基地、示範帶動,形成產業,強村富民”的發展思路,並決定以金鍬梨、獼猴桃為主栽品種,走“一鄉一品、一村一特”的發展道路。思路決定出路,說乾就乾,村支兩委一邊給民眾做思想動員工作,一邊積極找到縣、鄉有關部門尋求支持幫助,在2000年就栽種金秋梨600餘畝,獼猴桃300餘畝,產業基地初具規模。此後基地規模逐年擴大,特別是在2002年至2003年的兩年間,在果樹掛果見效後,該村以基地為示範引導,通過組織其他農戶到基地現場觀摩和算帳比較,讓民眾看到了發展水果種植的美好前景,激發了民眾的種植熱情,轉變了民眾“等、靠、要”的思想,變“要他乾”為“他要乾”,廣大民眾自覺投入到興業致富的行列中來,基地規模得以迅速擴大。該村的荒山野嶺全部種上了果樹變成了花果山,如今荒山綠起來了,農民富起來了,折溪村率先邁入全縣小康村行列。今昔對比,廣大民眾感受最深的是:包穀栽到山頂上,照樣窮;調整結構種果樹,致了富。這是折溪村發展的真實寫照。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13畝(其中:田726畝,地287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9133.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畝,主要種植梨、桃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2畝,其中養殖面積40畝;草地100畝;荒山荒地560畝,其他面積1436.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電、路、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有27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279戶通電,有1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和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64戶(分別占總數的81%和66%)。
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機車28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60畝,有效灌溉率為35.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2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6戶;建有小水窖119口;已完成"一池三改"的農戶160戶。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7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農村經濟總收入10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5%;畜牧業收入120萬元,占總收入的11.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39頭,肉牛105頭,肉羊217頭);漁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0.7%;林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652萬元,占總收入的62.3%;工資性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15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23人(占勞動力的15.9%),在省內務工112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養植業、種植業,主要銷往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79戶,鄉村人口1079人,其中男性548人,女性531人。其中農業人口1012人,勞動力70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656人,彝族378人,其他民族2人。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9人,占人口總數的15.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86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6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公里。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684平方米,擁有教師6人,在校學生94人,距離共和鎮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5人,其中小學生87人,中學生38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013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3萬元,有固定資產22.7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是,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5人,少數民族黨員23人,其中男黨員38人、女黨員7人。
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7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共有團員23人。

人文地理

該村委會民風淳樸,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當地的村民喜愛民間傳統藝術---手工刺繡、彈弦子、跳左腳舞歌舞等,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新農村建設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該村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進行村容村貌整治、大力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