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檻

基本信息

拼音:shé kǎn
注音:ㄕㄜˊ ㄎㄢˇ
解釋:直言諫

典源

《漢書》卷六十七〈楊胡朱梅雲列傳·朱雲〉~292~
朱雲字游,魯人也,徙平陵。少時通輕俠,借客報仇。長八尺余,容貌甚壯,以勇力聞。年四十,乃變節從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好倜儻大節,當世以是高之。……至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上書求見,公卿在前。雲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謂『鄙夫不可與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願賜尚方斬馬劍,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訕上,廷辱師傅,罪死不赦。」御史將雲下,雲攀殿檻,檻折。雲呼曰:「臣得下從龍逄、比干游於地下,足矣!未知聖朝何如耳?」御史遂將雲去。於是左將軍辛慶忌免冠解印綬,叩頭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於世。使其言是,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臣敢以死爭。」慶忌叩頭流血。上意解,然後得已。及後當治檻,上曰:「勿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雲自是之後不復仕,常居鄠田,時出乘牛車從諸生,所過皆敬事焉。薛宣為丞相,雲往見之。宣備賓主禮,因留雲宿,從容謂雲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東閤,可以觀四方奇士。」雲曰:「小生乃欲相吏邪?」宣不敢復言。

釋義

漢槐里令朱雲朝見成帝時,請賜劍以斬佞臣安昌侯張禹 。成帝大怒,命將朱雲拉下斬首。 雲攀殿檻,抗聲不止,檻為之折。經大臣勸解, 雲始得免。後修檻時,成帝命保留折檻原貌,以表彰直諫之臣。後用為直言諫諍的典故。

同源典故

上方請劍 丹檻折 叱禹 尚方請劍 折檻 折檻英風 折檻郎 攀檻 攀檻朱雲 斬馬上方劍 斬馬劍 斷佞臣頭 朱雲劍 朱雲地下游 朱雲折檻 朱雲直言 朱雲請 朱雲請劍 檻獨攀 直言旗 請劍 請劍折檻 賜尚方劍

示例

唐 李嘉祐 《故燕國相公輓歌》之一:“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元 宇文虛中 《古劍行》:“嶙峋折檻霽天威,將軍拜伏奸臣泣。”
清 龔自珍 《癸未十月初七日以言事下獄》詩:“九重容折檻,萬死待浮 湘 。”亦作“ 折庭檻 ”。
明 無名氏 《鳴鳳記·燈前修本》:“怪當朝無肯折庭檻,又誰箇敢牽裳?”
作者詩題詩句
崔塗寄舅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杜牧商山富水(一作春)驛(驛本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當時物議朱雲小,後代聲華白日懸。
杜牧洛中監察病假滿送韋楚老拾遺歸朝十載丈夫堪恥處,朱雲猶掉直言旗。
杜甫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揚鑣隨日馭,折檻出雲台。
耿湋贈別劉員外長卿不學朱雲能折檻,空羞獻納在丹墀。
邵謁論政朱雲若不直,漢帝終自由。
鄭谷蜀江有吊折檻未為切,沉湘何足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